20200111 samedi 詩十一
詩人在這篇詩篇中,應是在一個不好的環境中,但他只有一件事要做,就是投靠耶和華,以耶和華為他的根基,把他這個人交在耶和華的手中,他就安然居住,不再害怕。大衛覺得他是義人,他的根基是在耶和華那裡,他的倚靠是耶和華,以及他行在神的路中,他就安然居住,在任何的環境中,他就都不必然害怕,而可以安居。別人對他說,要他像鳥飛往他的山去(1),這就是要他逃避、用自己的方法逃避;但大衛的逃避方法,不是自己想辦法,乃是尋求神、捉住神、得到神,這就是他的逃避方法:以神為他的避難所。他把自己交給神,也把仇敵交給神,他不自己處理,乃是由神來處理,這是最聰明的方法。
詩人的眼所看的,不是環境,不是那些惡人,他對這些惡人是知道他們的結局的(6),他也知道自己的結局,就是必得見神的面(7)。這個見神的面,就是有神的同在,有神的保護。他就可以把自己交神的手,而不是交給環境。現在環境是不好的,是有惡人彎弓,把箭搭在弦上,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(2);但他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。外面有一個不好的環境,但他也有神的同在,他不是把自己交在外面的環境中,他乃是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,這就是他的秘訣。
外面的環境是看得到的,是屬於是個世界的,但大衛知道還有一個看不見的世界,那是屬神的世界,這個看不見的世界,不是撒但掌權的,乃是神掌權的。他要把自己交在這個環境中,這個環境,不是我們的肉眼可以看得到的,卻是神掌管的環境,是異於世界的環境的。世界的環境,一看就知道,這個環境,是惡人彎弓,把箭搭在弦上的惡劣環境,但有一個環境,是這裡沒有形容出來的,是聖殿的環境,是天上的環境。神不只是在地上的聖殿,而且是在天上,那誰可以看得到呢?大衛看得到的環境,是神的公義,是神的慧眼察看世界(4),是耶和華試驗義人,是耶和華恨惡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(5)…等等。後面的看見,雖然不是那麼具體,似乎只是原則性的,但他不必看到具體的,只要知道原則性就好。
當以利沙被亞蘭的軍隊圍困在多坍時(王下六14),神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,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,僕人對神人說:哀哉!我主阿,我們怎樣行才好呢?神人說,不要懼怕,與我們同在的,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(王下六15-16)。然後以利沙禱告神,讓這少年人的眼目可以看見,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(王下六17)。以利沙不必先看見甚麼,他只是知道一點,就是與我們同在的,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。如此就夠了,就不必再看見甚麼;這時他仍未看到甚麼,但對以利沙而言,就已經夠了,然而對僕人而言,卻是不夠的。以利沙只知道一個原則,就是與我們同在的,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,如此就好了,他不必再看見甚麼!他也不必求神讓他看見,他只是求神讓他的僕人看見而已。
因為以利沙的信心,看見了一個原則,就是與我們同在的,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,就不必懼怕。然而,僕人看不見這個原則或真理,於是他就沒有信心,他要看得見火車火馬的同在,他才不會懼怕。故此,以利沙的信心,不必看見具體的保護,他只投靠耶和華,只知道一個原則,就是與我們同在的,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就好。但我們卻像這個以利沙的僕人,要看見火車火馬才得安穩,因為他沒有投靠神的信心。大衛卻是有投靠神的信心,他看見了一個外面的環境,就好像以利沙看見亞蘭王的軍隊圍住多坍一樣;這是一個不好的環境,但大衛不看這個環境,乃是看另一個環境,就是「與我們同在的,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」的這個環境!這是一個原則,是神的同在,是投靠神的信心,是知道神的保護,而不必看見具體的甚麼!我們可以如此嗎?
那大衛看見甚麼原則呢?他不是看見具體的東西,乃是看見神的原則:他看見神是公義的(7),他看見神是必然會施報應的(6),他看見耶和華喜愛公義,也看見祂向惡人密布網羅,有烈火、硫磺、熱風、作他們杯中的分(6)。然而這些看見,都不是具體的作為,只是看見原則,而不是看見已成就的事。但我們看見了原則,就可以看見具體的作為,因為神作事,是按祂的原則作的。雖然或許現在仍未出手,但遲早還是會出手的;神既然是喜愛公義,恨惡惡人,這是神的性格,那神就必然會按祂的公義來審判及懲罰惡人的。
既然大衛自己是行在義人的道路中,既然他所面臨的環境,都是惡人當道,同時,他又知道神是不會容許惡人橫行的,那雖然神現在仍未出手,他就不必緊張、不必害怕,因為神不會違背祂的原則的。我們只要行在神的道路中,我們只要不行惡事,那至終神必然會按祂的原則行事的。因此,我們要懂得看神的原則,而不是一定要看到神的出手,然後才相信。
為何大衛會投靠神呢?為何他把耶和華成為他的避難所呢?因為他捉住的是神的原則,他看見的是神的慈愛、信實、恨惡惡人、喜愛公義,這都是神的原則,也都是神的性格。同時,他也相信,神不會背乎自己,祂一定會按祂的性格及原則行事的;於是他就找到了一個最好的避難所,是不會有問題的避難所,於是他就可以在患難中安然居住。
耶和華在祂的殿裡,耶和華的寶座又在天上(4),到底祂在那裡呢?在天上是必然的,是永恆的,是不會變的;然而除了在天上外,還有一個可能,就是在聖殿裡。但在聖殿裡不一定是永遠的,因為若人不要神,神最終還是會讓祂的殿拆毀的,這是後來以色列人的光景。您可以讓神一方面在天上,另一方面又在殿裡嗎?甚麼是神的殿呢?不是物質的殿,乃是屬靈的殿,就是我們的心靈,就是神住在我們的心中。神一方面是在天上,另一方面是要住在我們的心中,那甚麼人才可以讓神居住在我們的心中呢?就是大衛這種投靠神的人,就是大衛這種相信神的人、行在神的道中的人,就可以從天上把神拉到地上來。
今天神在天上是肯定的,但誰有本領可以把神從天上拉下來呢?就是有信心、投靠神的人、以及遵守神的道的人,神就可以住在他的心中。那就如但以理一樣,他因為行神的道,就用信心把神從天上的居所拉下來,使神可以住在但以理的心中,這就是投靠神的人,他就可以把神從天上拉到自己的心中,與神同在,於是他就不怕世上一切的苦難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