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多二


20181220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jeu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多二

這一章是保羅勸提多在教會中要做的事。提多要做的事,第一是要講(115),第二是要做出榜樣來(7);而當他能夠如此做時,他就可以勸導別人,也可以在行為上做得出榜樣來。這就是教會中的以身作則的原則,是我們自己先要有好的榜樣,然後才可以印證我們所講的道,而別人才可以容易被說服。若我們所說的,與自己所行的是不一致的,那別人不只不會信神,而且還會因而使人跌倒,使人因而不想信耶穌,成為負見證的(5)。因此,第一我們在教會中所講的,一定要是純正的道理(1),這是準確的真理,而不是偏差的真理,或是斷章取義的真理。第二,我們要活出這些真理來,使神的道理不致被毀謗(5),也使人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,便自覺羞愧(8)。這代表有行為的講道,一是會使人的心裡受感動、心裡自覺羞愧的;二是會使人的嘴巴不能說話,是口服心也服的。一個有行為的證道,是非常重要的,是可以使人心中感動,口中也不能說出毀謗的話來的。反之,一個沒有行為的證道,不只不能使人信服,還會使人不想信耶穌,成為反效果、反見證呢!

今天一個有機會講道、有機會為主作見證的人,他不只是要說出純正的道理、全面的真理,而且他還需要活出他所說的真理,如此他的講道,才真算是好的講道,他才算是完成他的任務,得到正面的效果,而不是負面的效果。原來我們今天講道的人,是有兩種可能的效果出現的:第一種效果是好的,是可以使人服的,是可以使人自覺羞愧,而使人歸服於主的權下的。另一種效果卻是壞的,是使人對基督的信仰反感的,因為他看見了一個講道的人,他所行的卻不是他所講的,於是他就覺得信仰是虛假的,不是真誠的,就會使人跌倒。故此,水能載舟、也能覆舟,一個服事主的人,是應謹慎的。要傳講神的話比較容易,但要同時能活出神的話,就比較不容易了。我們所講的,不是用幾個鐘頭來預備自己作紙上的工夫、乃是用整個生命來活出我們所講的,用整個生命來預備我們所講的,這是講道的人所要注意的事。

保羅在這裡要提多勸老年人及老年婦人,在生活上、在舉止行動上要有好的榜樣;然後才可以教導少年人。也就是說,老年人一般而言,應是信主久的老年人,他們的靈命,一般應是比較好的,於是他們就負有教導下一輩的責任,這是自然的任務及原則:就是年長的帶領年少的,屬靈先行的帶領屬靈後行的。而當他們要教導下一輩時,最重要的還是要用榜樣來教導,而不能倚老賣老的教導。要使人服的話,就必須自己先行過,自己先行得出來,才可以有資格教訓人的。我們教訓人不是因為自己年長、不是因為自己資深,乃是因為自己有好的榜樣,自己有好的見證,能活出神的真道時,我們才可以教導別人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

保羅為何會從老年人開始,要他們有好的行為呢?老年人可以代表年紀老的人,也可以代表屬靈上先走的人。保羅勸老年人的原因,第一,是因為老年人負有一個責任,就是教導後來的少年人(或是後來信主的人),這是自然的責任。第二,有時老年人會倚老賣老,覺得因為我先走了一步,就一定比你更屬靈,更可以有資格教導你。然而保羅要他們先有好的行為,要先有好的榜樣,在信心、愛心、忍耐上,都要純全無疵(2),然後才可以指教少年人。原來能指教少年人,不是因為自己老,而是因為自己有好的行為,這才是真正能教導人的基礎。

今天我們是否信主很久呢?我們是否覺得比一個信主短的人更屬靈、更有資格教導他呢?若是教導知識,或者是可以的,然而我們要傳下去的,不只是知識,更是生命,若我們對活出真理還是有問題的,那我們怎能把生命傳承下去呢?這時最多只是傳授知識,而不是生命;若是這樣,教會只是充滿知識,而不是生命。當教會的知識愈來愈多時,反而會把生命阻塞的,因為人看不到活出來的生命,就覺得有知識就好了,這就是教會的問題所在。因此,保羅要提多做的,是從生命的見證開始做,而不是從知識而已。雖然保羅確是要提多所講的,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(1),但保羅更注重的,乃是提多要顯出善行的榜樣,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,言語純全、無可指責(7-8),這才是能使人信服的重點。今天人可以聽很多的道,但卻不太容易看得到所活出的道,如此就會使人覺得有知識而沒有生命,這就使聖經的真理論為空談,使人覺得聖經不實用,這就是講道者及帶領者的問題。講道的人很容易把知識傳承下去,但卻不容易把生命傳承下去,因為若沒有活的見證,讓人可以看見,那知識只是叫人自高自大,卻不能幫助人的生命成長的。

說出真理是容易的,但活出真理卻是難的;說出真理只是一小時內即可,但活出真理卻是需要時間,是一生之久而不改變的。說出真理使人很快明白真理是甚麼,然而活出真理,卻不是馬上可以改變人心的,但其效果卻是比說出真理更能深入人心的。因此,我們不求速成的讓人明白,而是求別人可以恆久的明白真理,而且能使人的生活成長,而不只是知識增加而已。知識增加而沒有生命,就會阻塞生命的成長的。

保羅勸僕人要順服自己的主人,凡事討他的喜歡,不可頂撞他(9)。保羅沒有叫人革命,反而叫人順服在一個不合理的制度下,而且是要用生命的見證,去改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,而不是用道理來改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,這是值得我們思想的。一般而言,我們看到不合理的制度時,我們最快的方法,就是用道理去辯論,想用道理及知識去改變這不合理的制度,但保羅卻要僕人用行為來作見證,而當他這樣做時,他的盼望就不只是今世,而是將來的福(13),同時,他就以服事主為他的任務(10),就可以在不合理的制度中,仍然可以得到喜樂的。

除了外面的行為外,保羅也勸導我們要除去不敬虔的心,和世俗的情慾,在今世自守、公義、敬虔度日(12),等候所盼望的福,並等候至大的神的榮耀顯現(13)。外面的行為,是連於裡面的心的,若裡面的心不是向著神,而是向著世界的,那我們是無法有好的外面的行為的。我們的盼望不是今世的報償,乃是基督的獎賞,這是每一個服事神的人,都應有的觀念及盼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