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結卅七15-28



2018/12/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ar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結卅七15-28

前面一段是說到神要使枯骨復活,要把生命給回以色列人,他們本是枯骨,是無藥可救的人;但因著神的主動及願意,神再次把氣息、生命給了他們,使他們得以歸回故土。他們不只是可以歸回,但歸回不是最終的目的,那只是表面的目的;神在他們身上,還要做更多的工作,那就是這一段所述的。讓我們來看一下,神除了使他們歸回外,還要作些甚麼,而這些做的事,就代表今天神在我們身上的企盼,代表在屬靈上神對我們的期許。

第一,神要把分裂的以色列國,成為合一的一個國(16-22)。在未被擄前,他們是分裂的,是分為兩國;因著一些工作的問題、支派的問題、利益的問題,他們就分裂了;然而分裂後各走各路,卻讓大家都得不到屬靈的益處。人是容易分裂的,人是自然傾向於與相同的人在一起的(人只注意屬世的相同,而不注意屬靈的相同),你說的語言,你的年齡、你的籍貫、都是自然分的原因。這兩國一分就是永遠的了,若不是神把他們擄到外邦時,他們是不會想到再合一的。他們的分裂是容易的,但再合一就難了,因為人是容易分,卻是很難合一的。今天我們在教會中,很自然的就會分,就會結黨,雖然我們不覺得我們是會結黨的,我們也不覺得我們是會分的,但卻常是如此;有些分是明顯的,但有些分卻是隱藏的,連分的人也不自知的。在教會中我們會分,但有時到了外面,我們還可以較容易合一呢!因為對外面的人而言,若我們都是基督徒,我們就會成為相同的,就會合一;但在教會中,我們都是基督徒,於是我們反而想找出其他與我相同的,就自然在一起。

分是人的性格,因為人都喜歡找相同的,都喜歡合自己心意的;但我們只找世界的相同,卻不找屬靈的相同。那我們是否可以違反我們的自然律,特別注意分的問題呢?當教會人數增加時,當我們說的話不同時,我們的性格不同時,自然就會分,就會結黨。分是從結黨開始的,而結黨是因為我們自然會找相同的性格的人,因為人都要找到愛,也要找到溫暖,因此,這樣的性格,就容易在人中找相同的人,而找到相同的人,就容易不知不覺分出來了。如何解決呢?是否要對付這樣的問題呢?教會的合一,與牧者、與肢體的關係都有關,我們應注意更多我們不喜歡、不同類的人,我們應學習不只是注意靈命好的人,也應關心靈命不好的人,對每一個人都一視同仁,才可以保持神所賜的合一,因為這種合一,是神所賜下的。我們若有神的生命,那就是相同的性格,我們就要向這相同的性格發展,我們就可以找到相同的性格,一同相交,這就不要看其他的不同了。

杖本來已死的,是不會再合一的,因為死的生命、或是世界的生命,是不能合一的。但神卻可以使杖復活、賜給它們生命,他們才可以合一的。因此,我們要在基督的相同中相交,而不要在世上的不同中分裂,世上每一個人都不同,但我們的相同點,都是有基督的生命,我們就應在這方面發揮其功用,讓我們在神的生命中相交,就是在神的話語上,神的恩典上相交,學習過一個有生命、有合一的生活。

第二,神要除去人的罪,要把偶像及可憎的物除去,也把一切的罪過除去,免得這些罪玷污他們,神要潔淨他們(23)。這是神要把人的偶像除去,讓人過一個聖潔的生活,就是無罪的生活。原來神要我們過的生活,不是經常犯罪的生活,乃是一個聖潔不犯罪的生活。約翰說:凡從神生的,就不犯罪,他也不能犯罪。神的心意,是要我們靠基督的寶血,靠基督給的生命,讓我們既然從神而生,就得以過一個勝過世界、勝過罪的生活,這是約翰壹書的重點,是告訴我們一個豐盛生命的內容,也是神把我們從不同的世界歸回神的國度後,神所要我們表現的生活。今天我們不只是得生命,而且還要得豐盛的生命,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基督徒,才是神要我們走的路。

偶像不只是外面的偶像,更是裡面的偶像,是心中無形的偶像,心中的倚靠,這是裡面的問題。而罪是外面的表現,是外面的問題;但它是從裡面的偶像出來的。這就如生鏽的鍋,因著鏽的存在,它的污穢就不能除去(廿四11-12);若我們心中存有偶像而不除去,我們的污穢就會不斷出來,就不能過一個無罪的生活。我們應檢討,我們心中有甚麼是向著世界、倚靠世界的,就應把之除去,否則我們的追求,只是事倍功半、徒勞無功而已。

第三,神要給他們一個王(2224-25),這個王不只是王,而且還是牧者。通常王是高高在上的,但牧者是與羊一同生活在一起,帶領羊走前面的路,保護他們、服事他們的。因此,一方面是王、另一方面是牧者,不只是管理他們的王,更是牧養他們的牧者。這就說明神的心意,所立的王,不是階級上高高在上的王,不是世界所定義的王,乃是神所定義的王。當初以色列人立王之時,他們是看到世界的那一套系統,就是立王的系統,他們要的是世上的系統,而不是屬靈的系統;他們羨慕世上的王,可以建立安全感,這是立王的目的。神不是要他們建立世上的系統,乃是要他們建立倚靠神的系統,就是飛鳥生活的系統,但他們不懂,也不願意,於是立王就開始,神也只得容許他們如此行了。

神要的王,是大衛王,是一個一方面牧養他們,另一方面保護他們的王,神藉著大衛作王,讓大衛聽了神的旨意後,就頒布出來,讓人可以遵守。因此,大衛的作王,其實就是神的作王;若有一個王,他是願意按神的吩咐去牧養眾民的話,那才是神所要立的王。然而人所要的王,不是如此的王,乃是要為他們建立一個世上的安全感的王,因著有這個世上的倚靠,就把他們倚靠神的心奪去了。人若沒有王的倚靠,人會學習倚靠神,但因著人有了王的倚靠,反而離開神了。這是人的問題,但復興後,神要再把一個合神心意的王賜給他們,讓他們真正被神管理,真正倚靠神,而不是倚靠世上的制度及系統。

教會有王嗎?教會的王是基督,但教會有大衛嗎?教會應有如大衛這一類的王,而不是作威作福的王。作為一個教會的牧者,我們應求神讓我們有大衛的心腸,是按著神的心意而牧養群羊的,不是按己的心意管轄他們的。教會有領袖,也有牧者,但這不是階級,而是職分及責任;教會不應走世界的一套,在教會中分階級,牧師最高級,之下就是傳道人、之下就是長老、執事、一般弟兄等。這樣還覺得不夠,還要分主任牧師及一般牧師;有些教會還有傳道及副傳道,這就是把世界的一套帶入教會,不是真正的牧養,而是分階級了。因為有這些階級,結黨就出來,合一就破壞了。

第四,神要與我們同住(26-28),這是神最初的心意,也是神最後要達成的旨意。約翰壹書也說到,我們住在神裡面,祂也住在我們裡面,這是一種直接相交的生活,是每一個得救的基督徒,都應有的生活,就是與主相交的生活,就是與神同住的生活。豐盛生命的得到,就是不斷與主相交,不斷的與主相住:祂住在我們裡面,我們也住在祂裡面,這就是與主互住。我們有與主相交、也有與主互住;我們有與神同工,也有與神同心、與神同行,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。

神把以色列人歸回成為一國,在屬世上是使他們復國,但在屬靈上是要他們復興,而這些復興,不只是屬世的國度的問題,更是屬靈的國度的問題。神把祂的心意,藉著以色列人的回歸而告訴了我們,這不只是以色列的復興,更是要預言神藉基督所要做的事,而這些事就是教會當行的事。這四件事是我們要在教會中實行的,因為這是神的心意,是神要在教會中做成的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