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民十八20-32


2018/9/19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ercredi          民十八20-32

這一段到底說甚麼呢?神對亞論的事奉,所說的話是直接對他說的(1-20),沒有透過摩西來說,目的就是要準確地將神的心意說出來,讓亞倫及其子孫可以清楚了解神的心意,按神的心意而事奉;因為神的心意,就是要讓事奉祂的人得福。有關利未人的事奉條例,21-24節是透過亞倫說的,而25-32節,則是透過摩西說的。這就間接代表,亞倫是利未人的領袖,祭司的位置是特殊的,是最重要的;利未人的服事,是由祭司所負責的;因此,就向亞倫及摩西說出,由他們負責利未人的服事。

我們看到無論是對亞倫及利未人說的話,神都告訴他們,他們不可有產業(2023),因為神是他們的產業(對亞倫說),也因為以色列人中出產的十分之一,就是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,神已賜給利未人為業,所以神不讓他們在以色列人中有產業(對利未人說,24)。原來對亞倫及利未人而言,神告訴他們的重點,第一,神是他們的產業,第二,以色列人的十分之一,就是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,就是他們的產業。第三,他們不能再有固定的產業;亦即不只是積極的神是他們的產業、而且還要加上一點,就是不能有其他的固定產業。這是甚麼意思呢?就是不只是穿上神,而且還要脫去世上的一切!就是不只是穿上,還要脫去。要走十字架的道路,不是穿上就好,若要穿上,就必須要脫去。我們的問題是只會穿上,而不懂得脫去,原來脫去才是能夠穿上的要缺,這是我們很少認知到的真理。

若神說,神是他們的產業,但不限制他們同時地上也有產業,那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,而且這不是有雙重的福嗎?那不是很好嗎?然而神不只是說神是他們的產業,同時又告訴他們,不可以有其他的產業,那我們可以接受嗎?若神如此說,那就代表神的心意,是讓我們只要神自己,而不要世上來的固定產業;就是要除去其他一切的倚靠,才可以單單倚靠神。我們可以如此嗎?神如此說,就是一個事奉的人要有的操練,這個操練,就是單單的倚靠神,而完全不倚靠世界。若要我們有時倚靠神、有時倚靠世界,我們是可以辦得到的,很多基督徒也可以如此,而且大都如此的。然而,今天神所揀選屬祂的人,特別分別出來事奉神的人,卻是要他們先學習一個功課,就是單單倚靠神,把世上的固定供給斷絕掉,只以神為產業,這就很難了。但神卻要亞倫利未學習這個功課,因為神知道這是最大的福,只是我們不覺得是福,或是覺得很難得到而已。

原來神的路是清楚的,當我們要得到屬靈的福時,我們不能心中存在也要得屬世之福的心態;一切屬靈的福及屬世的福,全都是從神來的。若我們只求屬世之福而不求屬靈之福,固然是不對的,這是我們都知道的;然而,我們又求屬靈之福與屬世之福時,這樣也不好嗎?在這裡神告訴我們,這也不是神的心意。因為當我們兩者都求時,我們就不能專一求神,就不能單單專注於屬靈之福,就容易失去屬靈之福的。神知道我們的問題,就先以這樣的啟示來告訴我們,我們若不能單求神的福,就很易被世界所引誘,就會失去屬靈之福;而當我們失去了屬靈之福時,也必然會失去屬世之福的。反之,若我們只要屬靈之福時,我們發現原來屬世之福,也不會失去的,因為屬世之福,是包含在屬靈之福內的。

原來十字架的路,是不能有岔路的,是只能有一個方向,就是單單向著基督而行,一切屬世的固定產業,都會成為事奉者的拖累,使他得不到屬靈的福的。十字架的路是絕對的,是要信心走下去的。若不需要信心,那就人人都可以得到;但屬靈的道路,是完全與世上的事物隔絕的,是很不容易走的。但若我們真有完全倚靠神的信心,那就可以靠著主而完成我們要走的道路的。

如此我們就明白了,原來我們一般只想穿上,但神卻要我們先脫去,才能穿上。穿上是人人喜歡的,但脫去就不是人人願意的;然而原來脫去卻是穿上的條件,若不脫去,我們就不能穿上。神要成為我們的產業,條件就是我們不要有其他的產業,才能得到神自己成為我們的產業。原來脫去這一步才是重點,但我們卻很容易把之忽略、把之略去,而直接想穿上的。若我們不想脫去,只想穿上,那是永不會有穿上生命的可能,這是現今基督徒不能穿上的主要原因,是我們要省察的。

對亞倫而言,神說神自己是他們的產業;對利未而言,神說以色列人出產的十分之一,就是他們的產業。前者是看不到,摸不到的,後者卻是實際的物質,是可以吃、可以看、可以摸得到的。這是甚麼意思呢?神答應神自己是亞倫的產業,這在人似乎是看不到的、不實際的;但在這之後,神又說以色列人的產物,就是他們的產業。這就代表神是豐富的神,祂若是我們的產業,就必然比一切不定的產業來得好。神若把屬靈的福氣先賜給我們時,必然會把屬物質的福氣,也同時給我們的。就如神對亞倫說話時,神給了他四樣的福氣作為賞賜,一是揀選他辦理會幕的事(6),二是給祭司的職任當作賞賜(7),三是舉祭作賞賜(89-19),四是神自己作為賞賜(20)。神說的這四樣賞賜中,最多說的就是舉祭及其他物質的賞賜,可見神並非不關心我們的肚腹的。若我們願意把自己完全交神的手中,而且又相信祂,專一的跟從祂,我們是不必愁我們的肚腹的。因為屬世的福,是從屬靈之福而來的;屬世之福,是包含在屬靈之福裡面的。我們若得到屬靈之福時,裡面一定會有屬世之福的;但當我們只要屬世之福時,我們會失去了屬靈之福,也會失去屬世之福的。而神希望我們學習不要世上固定的財產,那是告訴我們,屬世的東西,會攔阻我們想得到的屬靈之福的,我們應學習單單的仰望神,單單的只求屬靈之福,那我們就必同時得到所有之福的。

神又告訴利未人,要從以色列人所得的十分之一中,再取十分之一,作為舉祭獻給耶和華;這又是甚麼意思呢?原來沒有產業的,也可以奉獻給神的,原來十分一是天上的福,是神答應打開天窗而賜福給人的。原來當他們除了得到屬靈的福,就是神自己作他們的產業外,他們也會得到物質之福的。而神給了他們物質之福後,又盼望他們可以再從物質之福,變成屬靈加屬世之福,於是又要他們再獻上十分一(28),以得到更多的福。神要我們學習不要貪圖物質之福,但卻可以以物質之福,換取屬靈加屬世之福;這就是十分一的獻上所代表的意義。

因此,每一個人都應要獻上十分一,因為神知道,獻十分一的人,是把地上的福,轉變為天上的福的一種方法。地上的十分一,是物質的福,是看得到的福,但神要我們試試祂,把十分一獻上,如此我們就可以得到更大的福,而且這福不只是物質的,更是屬靈的福。因為當我們這樣行時,就是信心的試驗,就是使我們學習看到神的信實,使我們直接經歷神的信實,就使我們的信心成長,得到屬靈之福。因為信心就是屬靈的財富,是要經歷而成長的。因此,神要利未人獻上十分一,這又是另一種他們可以得福的管道,讓他們完全學習要得屬靈的福,要單單仰望神,要學習感恩,有願意捨的心態,如此才是事奉的人所走的道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