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10/2 lundi 何六1-10
這裡突然來了一個呼召(1-3),這個呼召,為何插入來呢?代表甚麼呢?這是神的呼召,或是何西阿的呼召呢?不論是何西阿的話,或是神的話,都代表神的心情、神的心意、神的盼望;也代表神的一種嘆息、一種無奈。神很想他們悔改,但他們所走的路,是與神的路相反的,他們不懂得神的心意,也不懂得神的心情。他們對罪是無感的,也對屬靈的事無感,只會行在自己的路中,不會行在神的路中;因此,這個呼召似乎是插進來的,是神在這種無奈的狀態中,把祂的心情及嘆息說出來。祂是多麼的想以色列人可以了解自己的狀況,然後可以歸向耶和華。祂也把自己的作法說出來了,祂其實不是想撕裂他們,而是想醫治他們;也不是想打傷他們,乃是想纏裹他們。然而神又指出人的路,就是務要認識耶和華,竭力追求認識祂,祂就會臨到人們像甘雨,像滋潤田地的春雨。
對比14章的1-2節,也有同樣的話語,就是要以色列人歸向耶和華,不要再向亞述求救,因為神是憐憫孤兒的神(14:1-3)。原來神的心情就是憐憫的心情,是愛的心情,是因愛而痛心的神。因著愛、神的心是痛苦的,若沒有愛,神就以公義的方式滅絕以色列人就好了。然而因為神有愛,祂雖然不能不施行公義,但祂的心是痛苦的,這個痛苦是因為愛、因為人不懂得神的心、因為人不知道神的愛!這就是神在懲罰人的時候,一下子又插入了幾句要他們歸向神的話。
這段話到底是何西阿說的,或是神說的呢?我們說過,這不論是誰說的,都代表神的心意,神的盼望。這一段話,就如14:1-3節,神教導他們如何禱告一樣。在那裡神連禱告詞都教他們如何說了,甚麼都教好了,就等你行上去而已。原來神恨不得人都照神的方法去行,神的路是清楚的,只要行上去,就必然得到神的憐憫。然而有一個障礙,就是神不能替人行,只能告訴人如何行;行上去的是人,而不是神。這是第十四章中,神教導人如何禱告的例子;這與第六章的例子相同。這裡神似乎以「我們」歸向神開始說話,這個「我們」,當然不包括神自己,但神卻教導他們要歸向神,之後並說出神的心情、神的原則、神的憐憫,以及神在等著施恩等。
當神用「我們」開始,來告之他們要如何如何時,但這個「我們」,又不包括神在內時,這代表甚麼呢?這代表神恨不得替他們走上去,但神不能,於是就借用何西阿的說話,勸勉他們要走上神的道路中,因為神等著施恩、等著憐憫。這就如同十四章一樣,神把禱告詞都寫好了,但不能由祂唸出來,而是由以色列人從心中唸出來才有用。同樣地,這裡神把道路都指出來了,神很希望他們走上去,然而神不能替他們走。神只能把自己的心,都「挖」了出來給他們,讓他們看到神的心腸、神的慈愛;但惟有一件事神不能作,就是不能替他們走上去而已。因此,1-3節是突然插進去的話語,是與其他的話語不同的,這代表神的盼望、神的傷感、神的無奈,因為神的愛,就使祂的心是痛苦的,是恨不得以色列人能自己走上去的;但他們似乎還是不懂事,還是不能如此,這是更令神傷心的地方。
今天我們是否也常是不體會神的心、不知道神在企盼我們能走在神的道路中,但我們卻不想走神的路,令神傷心而不自知呢?我們有多少時候是令神傷心的呢?神在責備以色列人的話中,突然插入這幾句話,可見神的心不是想懲罰,乃是想施恩,我們能體會神的心嗎?
之後,神又說:以法蓮哪,我可向你怎樣行呢?猶大阿,我可向你怎樣作呢?因為你們的良善,如同早晨的雲霧,又如速散的甘露(4)。這樣的話語,也代表神其實一直想找機會去施恩,找機會去憐憫他們的。然而神卻找不到任何一絲的良善及機會,以致神無法施恩。這一章聖經,其實是道盡神的心情,而不只是說出以色列人的問題;或說,這一章聖經,是藉著以色列人的問題,而說出神的心情,而說出神的無奈、神的憐愛、神的痛苦。
原來當我們犯罪時,我們所看到的,是自己的問題,是懲罰的問題;但我們是很少同時看得到神的心情,神的痛苦的。我們大多是只顧自己的問題,自己的好處,但卻少顧神的益處、神的心情的。我們所做的一切,都只是想滿足我們自己而已,但卻很少想到要滿足神的心的。這一章聖中,道出了神的心情,祂的難過、祂的慈愛、祂的痛苦。同時,神也說到祂所喜愛的是甚麼:祂喜愛良善、不喜愛祭祀、喜愛認識神、勝於燔祭(6)。這樣的喜愛及不喜愛,是告訴人神的心情,神的盼望;然而人所喜愛的,常是與神的喜愛相反的,這就是令神傷心的地方。
神喜愛良善,不喜愛祭祀,但人覺得祭祀比良善容易,因為祭祀是外表的行為,而良善則是心裡出來的、生命出來的態度。宗教比生命容易,因此人就從生命的操練,變成宗教的外表;把生命變成宗教了。神喜愛真正的認識神,就是存一個敬畏耶和華的心,去認識祂(因為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);然而我們覺得敬畏是難的,是心裡的問題,但燔祭是易的,因為是外面的行為。原來我們常常把心裡的生命,變成外面的宗教,於是就會產生把生命變宗教的行為。今天我們事奉神時,是否也是如此呢?這是值得我們檢討的。
當以色列人如此敗壞之時,神真是只有無奈的心情,然而在這種無奈的心情下,祂還是要作事,還是要拯救。當全地都犯罪,城被血沾染,祭司也結黨殺戮時,神的心是如何傷痛呢?若到了一個程度,神的話語已經不能導引他們歸向神之時,那神的話就只能成為審判他們的話、殺戮他們的話了(5)。當我們不聽神的話,不照著神恩典的話而行時,那神的話到了最後,就成為審判我們、定罪我們、殺戮我們的話(5)。這就是神的無奈,也是神的公義出來的結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