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王上2:13-46



2017/4/1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vend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上2:13-46

這裡說了幾件所羅門處理大衛所遺留下來的命令及事情,以及處理亞多尼雅的問題。亞多尼雅的問題,大衛沒有交待,是所羅門觀察言行而作出的決定。大衛所交待的事,似乎與亞多尼雅的叛變是沒有關係的,因為他所說的約押的問題,不是由於服從亞多尼雅而致死,乃是由於在太平時殺了兩個人而致死的。然而,當一個人對大衛忠心時,他還可以保住他的生命,若然是不忠心於他的主人,那他所做的,就沒有意義,就是為己了。亞多尼雅的問題,是所羅門看得到的,而示每的問題、巴西萊的問題,以及約押的問題,都是所羅門所看不到的;因此,大衛所提的問題,是所羅門沒有看得到的。而所羅門第一個對亞多尼雅的處理,是從所羅門的智慧出來的。他是可以從一個人的言語、行為、動機去判斷這個人的心態。而當他知道這個人以前的問題,加上現在的想法時,他就明白了這個人的動機,就知道他仍是有野心的了。

一個人的罪性是難改過的,因為他向拔示巴的說話中,其實已經透露了信息,就已經說明他的心態:他覺得以色列眾人都仰望他作王,但耶和華卻把國位給了所羅門(15)。因此,他是不服的,但他卻在無奈中生活,是很憂累的。一方面是耶和華的計劃,是神把位給了所羅門,是不是給他;另一方面是人的盼望,是他一廂情願、自作多情,覺得眾人都仰望他。那他要走那一邊、服從神還是服從自己的想法呢?

若我們所想的,不是耶和華所要給我們的,我們是否可以服從神所給的計劃呢?雖然這計劃是與我的心願不一樣,但我們會否因著耶和華的計劃,就放棄自己的想法呢?亞多尼雅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,他仍是想盡辦法,用人的方法,希望可以把事情挽回來、把王位奪回來。這就如巴蘭一樣,當他知道耶和華不讓他去咒詛以色列民時,他覺得如此會失去得財物的機會,就還是用自己的方法,希望把事情挽回來。這是不自量力,不服神的計劃,而要用人的方法,去抵抗神。最後的結果,巴蘭就是死亡被人用刀殺了。

亞多尼雅也是一樣,他在拔示巴面前所說的,一是以色列眾人都仰望他作王,一是不料國反歸了所羅門,因他得國是出乎耶和華(15)。當然第一句話(就是眾人都仰望他作王),只是他自己的想法,是不對的。但當一個人自己有了一些己意時,我們常常是以為自己是對的,也會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擴大;這就成了一個假的結論,是從人意出來的了。而當他愈往人的方向想時,雖然也知道神的旨意不是如此,他仍是要用人的方法,希望可以去抵抗神的,這就是亞多尼雅取死的原因。

原來亞多尼雅取死的原因,不只是因為國度的問題,不只是要作王的問題;而更重要的,乃是他不服神的權柄。因為他既然知道這國歸於所羅門,是出於神,那他為何心中不服神?為何要用人的方法,希望去破壞神的計劃呢?若一個人不服神的話,他作王就很危險了,他就只會為自己想,而不會以神的計劃為主的了。若是他作了王,就會如北國的王一樣,不會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了。因此,他的取死,是因為不服神的權柄,不只不要所羅門作地上的王,更不要神作天上的王,他乃要自己篡位,不只篡所羅門的位,而且要篡神的位呢!

今天我們對神的權柄、對聖經的話語,是否會服從呢?我們若碰到一件事,是聖經中明明說不對的,例如同性戀、例如信與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能同負一軛時,我們的反應如何呢?是否因為覺得環境都支持我而不服神的話語,而去偏造理由,把神的話否定,而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呢?若是如此,那就會把聖經的話、把神的權威完全否定,那就是自己作王,不是神作王了。本來亞多尼雅的問題是明顯的,當我們讀到他的問題時,也都會覺得是自取滅亡的;但我們對聖經的話語,也會如他一樣,明明說了,還會用人的方法、用開會的方法、用科學的方法、用同情的方法…,不斷想法破壞神的話語,而建立自己的一套理論嗎?這是基督徒會發生的事情嗎?這是值得我們思想的。

當亞多尼雅來到拔示巴面前時,其實他已經把他的心中的秘密透露了出來,但拔示巴仍是不知道,仍是看不出來。他在王面前,把他所說15節的話忽略了,而覺得這只是一件小事;她只把求女子的事說出,而不知道他裡面的意思是求國,後者是所羅門點出來的(22)。對拔示巴而言,這只是小事;但對所羅門而言,卻不是小事,而是大事了。所羅門為何知道這不是小事,而是大事呢?而拔示巴卻不知道呢?這就是所羅門的智慧了。拔示巴覺得這只是家庭的事,只是把之連於夫妻之事,但所羅門卻是把之連於整個國度當中,這就不是小事,而是謀反的開始了。我們可以如此敏感,知道一件小事所隱藏的大事嗎?我們可以把凡事都連於神國度中來看事嗎?

約押的問題,是他逃了,這個逃是畏罪而逃,他的逃似乎是促使他死亡的原因。那我們要問,他除了逃外,還有別的方法嗎?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認罪悔改,而不是逃亡。今天我們犯了罪,逃是逃不了的,因為逃只是地方的改變,但罪的本身,是逃脫不了我們的身上的。只有一個辦法,就是把罪「逃」出,就是認罪、就是悔改,就是接受神的恩典,這是惟一的方法,而不是逃走。今天神已為我們預備救恩,我們不是逃,乃是悔改接受救恩,這才是約押的方法。他應該來認罪、來悔改、求恩典,這才是惟一免死的路。

示每呢?所羅門已經為他預備了一個救恩,就是等同「逃城」的耶路撒冷,讓他可以因著躲在裡面,而得以免死。然而,他後來卻因為利益的關係,或是其他的關係,他出了城外了。他覺得僕人逃去是他的損失,就忘了自己的遮蓋,就為了一點小小利益,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了。這也常是我們的寫照,我們為了世界一點點好處,就忘了繼續在神的救恩中、就離開神的救恩去尋求世界的歡樂了。因此,示每的死亡,是忽略了這麼大的救恩,使他不能逃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