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約20:1-18



2017/4/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vend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:1-18

這是復活第一天的事。因為有一些愛主的女士,她們不死心,一定要來看耶穌,她們本來是要來看耶穌的墓,要用香膏抹耶穌的(24:1)。她們是有愛心的人,因著她們的愛心,她們就發現了耶穌的復活。這時是她們主動找耶穌的,不是耶穌主動顯現給她們看的。耶穌可能要主動顯現給門徒,但卻不一定要主動顯現給婦女們的;因為門徒是耶穌的主角,耶穌升天前,還要把使命給門徒的。然而,本來不應是最先優先的次序,耶穌卻是第一個顯現給馬利亞的。這是甚麼原因呢?

婦女們是單純的,她們心中只有愛,但卻不是很理智,甚至有點不自量力的來找耶穌。她們的心是好的,是有愛的,但在理智上是缺乏的,因為她們怎可以用婦人之力,把石頭挪開呢?她們是沒有力量的,因為那石頭是重的。然而她們心中的愛,驅使她們不顧一切的去見耶穌,雖然只是耶穌的身體,也是甘心的。她們的愛,是使耶穌向她們顯現的原因。今天我們是否對主有愛呢?這裡說到有一個耶穌所愛的門徒,跟著彼得去看耶穌。他是耶穌所愛的,但他對主的愛,卻不是主動的,因為可能有很多的顧忌,有很多的不方便。也可能因為理智的關係,覺得耶穌已經死了,就不必去找耶穌了。他們是理智的人,但理智卻沒有進入信心,沒有加上耶穌的話,則理智是沒有用的,是不能進入信心的。理智要加上神的話,加上聖靈的啟示,然後才可以成為信心的。

當理智的門徒,看見了石頭的挪開、看見了細麻布、看見了裹頭巾,之後,他們卻沒有把聖經的話放進去,於是他們的結論,就只是人的結論,就只是相信人的話就是馬利亞的話了。今天我們讀經,不只是要看見表面的石頭挪開,還要看見所有深層的事物;之後,還要加上聖經的解釋,就是以經解經,如此才真可以明白神的話語的。若我們探討了所有的資料,只是用人的結論,就把神跡變科學而已(16:1-4),而不是看見神跡中的神了。

門徒看見了墳墓的屍體不見了,他們就回家去了,但馬利亞呢?她卻還是留在墓中,要查看究竟,因著她有鍥而不捨的心,耶穌就向她顯現了。耶穌所揀選的門徒,本是要承接耶穌的使命的,但他們卻是遲些才見到耶穌,因為他們沒有追求耶穌,沒有深深的愛耶穌。馬利亞是不顧一切的,雖然沒有理智,但還是要探究事實,要知道實情是如何的。雖然她是不太理智的,但耶穌的顯現,補足了她的沒有理智的缺點。我們雖然有不足之處,但我們的心若是向著耶穌的,我們的不足,耶穌是會補足的。馬利亞只有一個本領,就是賴著不走,就是愛的驅使,使她一定要見耶穌不可。而她來到墳墓的目的,本是要膏耶穌的,因此,她一定要達到這目的。然而,主給她達到的目的,是比她想要達到的目的好得多了。

今天我們來到耶穌面前,是否只要賴著不走,就可以達到目的呢?原來馬利亞所作的,不是為自己的利益,乃是為了愛耶穌,而捨己犧牲自己的。她天還黑的時候就出發,她是付代價的,她是不自量力的,她只是為了愛而要把香膏膏主的。有兩個馬利亞要膏主,一是馬大的姊妹,二是抹大拉的馬利亞。第一個馬利亞是在主生前膏耶穌,因為她把握了時機,因為她了解耶穌的十字架之路。另一個馬利亞,是與主接觸較少的,她也拿了香膏,是用買的(16:1),要膏耶穌。雖然是稍遲了,雖然也是另一種浪費,但她也不顧是否浪費,只是表達她對耶穌的愛。她不理耶穌是否活著,愛不只是對活著的人,也可以對死了的人。而主所給她的,是比她所想的更多,因為她的愛,使主在還沒有升上去見父前,就先向她顯現了。第一個馬利亞的愛,達到了她的目的,第二個馬利亞的愛,達不到她的目的,因為她不明白聖經的話,當然不能達到目的了。然而,她達不到自己的目的,卻因著主的主動,把更好的目的給了她,這是主的憐憫,主的恩典,而主是時常會施恩給愛祂的人的。

今天我們對主的愛有多少呢?馬利亞的愛,是不灰心的愛,是即使對死了的人,也要表達的愛。這種愛是不求回報的,因為死人怎能回報呢?因此,這時的愛,是單方面的愛,是不求回報的愛,是把自己獻上的愛。我們對主的愛,是否可以如此鍥而不捨的愛祂呢?我們不只接受耶穌的愛,而且要對耶穌的愛,有具體的回報,有行動的回報,而且是不計代價的愛,甚至是不自量力的愛,這是需要的。

第一個馬利亞的愛,是有智慧的愛,而她的智慧是從耶穌的話而來的。第二個馬利亞的愛,因著沒有耶穌的啟示,就有點不自量力了。然而,雖然是不自量力,雖然是沒有啟示,她還是要付代價的愛主,這就把她覺得死去的耶穌,變成活的耶穌了。對馬利亞而言,她本是覺得耶穌是死了的,她去愛一個死去的人,但因著她的愛,雖然是不自量力,但卻是有效果的,這種愛是把耶穌從死中變成活的了;這是對馬利亞而言的。第一個馬利亞,是為了主的死而倒香膏的,第二個馬利亞,本是為了膏已死的耶穌的,但因著她的愛,耶穌竟活在她面前了。

我們今天無論如何,第一要緊的是要愛耶穌,其次是要按聖經的啟示去愛祂。當我們有了神的話後,我們的愛就顯得有智慧,就可以及時而愛主了。今天我們已經有了神的話,我們的愛應是有智慧的愛,而不只是無知的愛了。同時,我們的愛是要付代價的,是不求回報的,是有行動的。馬利亞的愛,雖然是沒有知識,但仍是感動了耶穌,要先向她顯現,安慰了她的心。原來神的愛對我們是有大能力的,而我們的愛也是大有能力,可以把耶穌暫緩見神,而先見我們的。當我們愛主時,耶穌就把祂的優先次序,轉向她然後再見神了。因此,若我們的愛是加上知識的固然是好,即使我們的愛是傻傻痴痴的,神還是對我們的愛賣賬的。

彼得及約翰不是對主沒有愛,但卻不是如此積極,不是如此有行動。他們是理智多於愛的人,因此,就不能明白聖經的話了。他們的理智,沒有進入到靈性方面,沒有從悟性進入到靈性,是他們的缺陷。我們的理智,與我們的愛,有時是衝突的,高理性的人,比較會少愛的。因此,一般是婦女對主的愛較多的,這也是教會中的一種現象。然而我們若能兩者俱備,才真是可以更蒙主的愛的。

故此,這裡有兩種人,他們心中都只是有死的耶穌,而不是復活的耶穌。其中一種人心中有愛,另一種人有理智;他們或都有目的找耶穌,但他們的目標是找死去的基督,而不是活著的基督。而因著人對主的愛,神就把人心中死去的基督的目標,變成活著的基督的目標了。這個達成的目標,雖然不是人當初的目標,但卻比人當初的目標更好。因著神的憐憫,神把人錯誤的目標,變成正確且可以達到的目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