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約13:12-20



2017/3/2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un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約十三12-20

耶穌問,你們明白嗎?洗腳有很難嗎?耶穌這話是甚麼意思呢?要明白些甚麼呢?原來一個簡單的動作,人還是不明白的。耶穌的說話固然是難明白的,但耶穌的動作呢?也是難明白的。因為祂說:你們稱呼我夫子、稱呼我主,你們說的不錯,我本來是。我是你們的主,你們的夫子,尚且洗你們的腳,你們也當彼此洗腳(13-14)。這樣的話,只是表面的意思嗎?還有其他意思嗎?

在人而言,老師是要弟子洗老師的腳的(若有此洗腳的風俗的話),而不是老師洗弟子的腳的,否則就會違背倫常了。孔子沒有洗他的門徒的腳,而他說:「有事弟子服其勞」。這就是人間的理。人間的理,是弟子服事老師,而不是老師服事弟子。那麼,為何耶穌要做違背倫常的事呢?其實對弟子而言,是應當服事老師的,這是應該的,這是站在弟子的立場而言的。然而,老師呢?他若是用愛去對待弟子,或是有權威的人,用愛去幫助低級的人,這就是統治之法。用權威是壓制人,不一定可以使人心中服;但用愛去扶持人,就可以服人的心。權柄是從愛而來的,真正的統治,是從愛而來的;這是耶穌要用行動來告訴門徒的。用說話容易,但用行動是難的。而耶穌的行動,是真出於愛,而不是表演的;祂要用行動表明對猶大的愛,而不只是嘴巴的述說而已。天主教的教宗,每年也都洗一次的腳,但這洗腳不一定出於愛,但卻更多的是訓練自己的愛。然而耶穌所洗的腳,是出於真心的愛、出於知道自己的權柄是萬有的權柄而做的(13)

因此,耶穌的洗腳有兩個原因,一是知道自己的權柄是大的,是萬有的權柄,是可以用任何的最大的權的權柄。二是祂愛世上的人,包括賣祂的猶大;而祂知道猶大將要賣祂,因而作出這個洗腳的動作。當一個人有了萬有的權柄,又知道有一個人要賣他時,他會怎辦呢?人的方法就是用權柄把之殺了,或是直接說出這人的問題來,處罰他,把他定罪就好了。然而耶穌的方法,卻不是這樣。祂是用洗腳的方法,針對猶大最後一招,就是把祂的大愛更顯出來,希望猶大可以悔改,可以再歸回耶穌,而不要被撒但掌握。

原來這時耶穌仍然愛猶大,而且把更大的愛顯出來,為的是要猶大悔改。原來世上最大的力量、能使人悔改的力量,不是用高壓的手段,乃是用懷柔的手段就是用愛去感動人。愛看起來是最軟弱的,但它的力量卻是最大的,也是最有功效的。彼得犯了錯,耶穌事後沒有責備彼得,還把最大的責任托付給他;而彼得因受了愛的感動,使他悔改,使人得力,使人可以繼續為主作見證。因此,愛可以使彼得悔改,卻不能使撒但悔改。這就告訴我們,原來除了被撒但佔據了心的人外,愛是最能使人悔改、最有功效的。

因此,這次的洗腳,主要的目的之一,就是針對猶大而為的。耶穌要用最有力量的愛,去改變猶大;不只是嘴巴的愛,而且是行動的愛。若猶大能有感覺的話,他是應該體會到的。然而,我們看不到猶大的反應,只看到彼得的反應。彼得對主的愛是敏感的,這是他的優點。一個對主的愛敏感的人,雖然跌倒了,但也可以爬起來的;但一個對主的愛不敏感的人,跌倒了也不會爬起來的。當神的愛臨到我們時,我們是否有一個柔軟的心,可以接受神的愛呢?

這一次是耶穌特別針對猶大而作的,因為耶穌既已有了天上地下的權柄;祂不是用這個有能力的權柄去命令猶大去悔改,也不是用這個權柄去懲罰猶大,揭露出他的惡行,使他在眾門徒中被羞辱;祂乃是用祂的愛就是最大的力量,盼望去改變他。當然猶大是不能被改變的了,這代表撒但是死不悔改的人,耶穌特別把一個不悔改的猶大帶在身邊,仍然要讓不悔改的人,嘗一下主的愛,這是我們想像不到的。不只是悔改的人可以享受主的愛,原來未悔改的人、不願意悔改的人,主也是用祂的愛去愛他,讓他知道不是因主的懲罰讓他死,而是讓他知道是他的不肯悔改、不肯接受主的愛而讓他死的。

猶大的死,後來是自己吊死的,而且是在耶穌釘十字架前就死了。這代表他的死,是自己讓自己死的;一個不悔改的罪人,本身的罪,就可以讓他死亡了。也就是說,人的滅亡,是因他的罪,而主雖然不能愛罪,但卻仍然是愛罪人的。當神的愛發生功效使人悔改時,神固然會愛這個悔改的人;而我們想像不到的,就是神對不悔改的人,還是一直愛他,並且會用更大的愛,去盼望改變他的。而一個人的不悔改、不接受主的愛,是他們的罪令他們滅亡,而不是神的權威而已。

因此,耶穌明知猶大是滅亡的,明知猶大是不會悔改的,但祂仍然揀選了他,目的是告訴我們,神愛的人是世上所有的人,包括會悔改的人,以及不會悔改的人。無論是悔改的或是不悔改的,神都會把祂的愛顯出來,目的是要我們接受神的愛,而得到永恆的生命。若神對不悔改的猶大仍然有愛,而且是用更大的愛去對待他,目的希望他悔改;那我們就知道,原來神的愛是我們想像不到的,是不可思議的愛!

從猶大的例子中,我們就明白了一些事,第一,撒但是不會悔改的,因為他對神的愛無感。第二,撒但犯罪後,神不馬上懲罰他,因為神要撒但明白神的愛,讓他知道他的滅亡,不是因為神的公義而已,更是因著神的愛而滅亡就是雖然神有愛,他還是不感受到神的愛,而他是在愛及公義中滅亡的。神的公義是百分之百不會改變的,然而神的愛也是百分之百不改變的。但我們若拒絕了神的愛,我們就在神的愛中及公義中滅亡了。因此,撒但不只是在公義中滅亡,而且是在愛中滅亡的。我們每一個人,若不接受神的救恩,就會在神的公義及愛中滅亡的。

耶穌的洗腳,除了是特別針對猶大之外,當然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榜樣(15),可以讓祂的門徒學習的。祂的門徒是不明白耶穌作為夫子,還要為人洗腳的(6-9);其實不是是作為夫子與弟子的關係,更是主()與人的關係呢(13)!若今天神要為我們洗腳,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事呢!但這事真的發生了,我們可以體會得到神的愛嗎?

彼得只是用世上的想法去衡量耶穌的作為,就不明白了。耶穌要告訴他們,真正的權柄,是從愛中出來的,愛才是最大的力量及最大的權柄。而耶穌所隱藏的一個愛,是愛仇敵的愛,是對反對祂的人的愛。當我們發現了一個仇敵時,人間的方法,就是用權柄把之滅掉,但耶穌的方法,是希望用愛把之除掉(化敵為友),這是耶穌要我們學習的方法,是人間所沒有的。而這是一條新命令,是愛仇敵的命令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