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申十八1-8



2016/11/15          mar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申十八1-8

利未人所過的生活,是事奉神的生活,這種生活,是完全與世界所要過的生活不同的。世人所過的生活,是犯罪後所要過的生活,這種生活,就是靠勞苦、靠流汗、靠自己而活的生活。因為在被趕逐出伊甸園後,人就沒有所靠的,就必須要靠人自己的勞力了。這是犯罪後的咒詛,人不能靠神了,沒有伊甸園中的生活,沒有不種、不收、不積蓄的生活環境了。這時,人必須要走人自己所要走的路,因為離了伊甸園也。

然而,有一個人,他雖然是離了伊甸園,他雖然是被逐出伊甸園,他還是可以過一個不種、不收、不積蓄的生活,就是飛鳥的生活。那個人就是亞伯了:他選擇的路,不是汗流滿面,才得糊口的路,乃是不種不收不積蓄的路。這條路是沒有人行過的,是他從神的恩典中發現的,是他的觀察、留心神的作為後,自己要走上去的路。而該隱呢?他所走的路,就是又種、又收、又積蓄的路,是人犯罪後所走的一條咒詛的路,是靠自己勞力的路。

伊甸園的生活,是沒有自己的勞力,就可以白白得吃的,因為這時只有神,而沒有人的己也。然而,當我們出了伊甸園後,就沒有神,而只有己了。當我們沒有己,而只有神時,我們要倚靠神是容易的,因為只有倚靠神也。然而,出了伊甸園後,就只有己而沒有神了,這時你的選擇是如何呢?很自然地,因為看不到神,因為再也沒有果樹可以摘了,於是就只能靠自己了。靠自己是自然的,因為看不到神,因為沒有神也。

然而,有一個人,他懂得還是可以靠神而活,因為抓住神的恩典而活也。這人就是亞伯,他是一個留心觀察神的作為的人,他從亞當的口中,知道了人的犯罪,也知道神預備了救恩,因此,他所走的路,就不是一般人的路,而是恢復的路,而是仰望神的恩典的路了。這條路是他找出來的,不是人告訴他的,乃是他得啟示後而走的路。那時人是只能吃植物,而不能吃動物的;因此,人的路似乎只有種植一途,就是該隱所走的路,而不是牧羊之路了。

該隱所走的路,似乎是必然的路,因為這是自然的,是人離開伊甸園後所要走的路;似乎是沒有錯的。這不是錯的問題,是人犯罪後,只能無奈地走犯罪後墮落的路,是人犯罪後的結果。若沒有救恩的話,那確是只有一條路,就是該隱的路了。然而,神在創世之前,就為人預備了救恩,就給人另一條路,但這條路是恩典之路,不是犯罪的人所熟習的,卻是有福的路。該隱找不到這路,因為他沒有留心神的啟示,而亞伯找到了這路,他就走一條完全靠恩而活的路了。這條路也是如伊甸園一樣,是不種不收不積蓄的路,可是這條路卻不是明顯的路,是需要信心的路。

在伊甸園中,他們清楚看得到果子纍纍,是不愁吃、不愁穿的(那時不必穿);然而,亞伯的路呢?卻是看不到果子、看不到樹木的路;是要吃要穿,但卻沒有看得見果子及樹木的路。這樣的路,就是人犯罪後找恩典的路;這樣的路,就不是如伊甸園如此明顯的路了。然而,這條路還是存在的,是你要把之找出來的;雖然不如伊甸園的明顯,它還是存在的。利未人所要走的路,就是這條恩典之路,是不明顯的,但卻是實在的;是存在的,是神應許要給的(2)

一般的人所要走的路,就是該隱的路,就是犯罪後所必須要走的路;但一個服事神的人,就必須學習走另一條路,這條路就是恩典的路,是走在神的應許之恩典中。一個事奉神的人,原來要學的一個功課,就是要看得到神的恩典,要找得到恩典,走在恩典的路中;而不只是全職事奉神而已。利未人的事奉神,那是利未人的職分,也是神揀選他們出來的。然而,他們可以事奉神,是神揀選的;而他們自己呢?也要學習揀選神、倚靠神,這才是雙方面配合的。他們的揀選,就是要學習走一條飛鳥的生活,就是完全倚靠神的生活。一個服事神的人,若不懂得倚靠神,那他的服事就會存有退路,就會不容易全心的服事了。

神所要的,不只是全職的服事,而且是全心的服事。全職的服事,就如利未人一樣,是神所揀選的,他們是不能避免的。然而,在這被揀選的服事中,他們還要學一個功課,這個功課,就是學習全心事奉。全心的事奉,就是完全倚靠神,就是學習雖然看不到果樹,還是知道有果樹,因為神就是他們的產業、就是他們的供應。他們不只是外表上事奉神,這還是容易的;他們內心中更是要學習過一個完全倚靠神的生活。是看不見產業,但卻有豐富的產業的環境,因為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。在伊甸園中,果樹是看得見的;但在出了伊甸園後,他們沒有果樹了,那他們有甚麼呢?就是有神自己,神是他們的果樹,這就需要學習看得見神的恩典了。

因此,利未人的揀選,是外面的服事,但這時神又啟示他們一樣重要的學習,就是要在生活上倚靠神。若一個服事神的人,在生活上不懂得倚靠神,那他們服事,就只有外面的服事,而沒有裡面的服事的配合了。利未人的服事是外表的,但要加上內心的配合,這樣的服事才是完全的。因此,神是他們的產業,這是一個很不容易學的功課,但神卻要利未人一定要學的。今天我們服事神的人,我們被揀選全時間服事神的人,我們有學習這功課嗎?飛鳥的生活,是看不到食物,但卻看得到神的供應的生活,我們若要全心事奉神,就必須也要學會這功課,然後才會有美好的事奉的。因為不只是服事的外表,而我們內心的倚靠,內心是否可以全然倚靠神,可以走恩典的路,完全靠神,這才是更重要的。

其實神在我們的周圍中,常常給我們恩典,而且是主動的給的。我們要學習看得到神的恩典,而且學習靠恩而活。就如詩71篇的詩人作者(應是大衛),他說到年老的時候,求神不要離棄他。這代表他知道一切都是靠恩典而活,不是他的手能抓住神,乃是神的手把他抓住。神的手比他的手大得多、有力得多了。我們能抓住甚麼呢?我們的手是小的,但神的手是大的;讓神的手把我們抓住,才是真正的福氣呢!

當人犯罪後,要能仍然把耶和華作為我們的產業,那是難的,是不容易的。因為這是人不習慣走的路。這就是投靠神的信心之路,是看不見仍然要信的路,是神說了話後,我們仍然看不見,但卻仍要走的路。其實不只每一個服事主的人,都要學習走這樣的路;每一個基督徒,都應學習走這條路,因為這是恩典之路,是神為了犯罪的人而開的路。求神幫助我們,讓我們如亞伯一樣,看得到這條路,並且可以走得上去。

除了這條飛鳥的生活之路外,利未人還有兩條路要學習走。一條是過一個簡樸的生活的路,另一條是過一個喜樂、無憂無慮的生活之路。這裡我們看到的,是只論到羊毛及吃的東西而已,羊毛是為了穿的,牛羊之祭物是吃的。這就是有衣有食、就當知足的生活,就是簡樸的生活。今天基督徒的生活太複雜了,我們太多衣食之外的需求了,例如電視、手機等。因此,這就把我們的生活塞住了,使我們不能專心事奉神了。利未人的生活,是簡單的,神必然會供應他們的衣食(住行也會),這就夠了,就當知足而不必外求了。

還有一條路,就是要過一個無憂無慮、喜樂的生活。這裡說到油及酒(4),尤其是酒,目的是使人喜樂,因為酒能暢快人心。有些人有產業是仍會憂慮的,因為怕別人把之搶去也;但沒有產業的人呢?也會憂慮的。有產業的人是怕產業不夠多,也怕被別人搶走;而沒有產業的人,是會憂柴憂米的。因此,沒有產業還不夠,還要學習靠主而喜樂,就是以神為我們的產業,就不必憂慮了。我們喜樂的來源不是從屬世的產業而來,乃是從屬靈的產業而來,若看不見這些,我們雖然過飛鳥的生活,還是會憂慮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