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3/9 mercredi 太十16-20
耶穌差門徒去的環境,不是好的環境,因為我們背後的力量,主要是撒但的力量。當神作工時,撒但也是作工的;因此,當我們傳福音時,是會短兵相接的。我們是要從世界中得人,這是不容易的工作,也是一個危險的工作。因此,今天的經文,耶穌是告訴我們一個認知,這個認知就是福音本就是危險的工作。從門徒傳福音開始,到現今的世代,傳福音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,因為這是一場爭戰。然而,我們的爭戰,不是肉體的爭戰,乃是屬靈的爭戰。因此,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,不要怕他,我們要怕的,是靈魂的永恆,而不是身體的被殺。因此,耶穌要我們有一個認知,這個認知,就是我們傳福音時,是自動進入一種危險的環境中,尤其是到遠方去傳福音,尤其是到一些未知之民處去傳福音。
這裡有一場戰爭是要面對的,我們面對的爭戰,其實不是肉體的爭戰,但撒但用的方法,或是人間所用的方法,乃是肉體的方法。他們用肉體的方法,去停止我們的傳福音,就是停止我們的屬靈的爭戰。原來我們要了解的一點,就是我們要去作的,乃是屬靈的爭戰,但人們用方法去攔阻我們的,乃是用屬肉體的方法,希望可以停止我們。但我們領受的使命,是屬靈的使命,這個使命,是不能以肉體的方法去停止的。
耶穌為何說這麼可怕的話呢(16)?這好像要門徒去送死一樣!如祂說了這些話,會否使門徒害怕呢?若這是真實的情形,那耶穌當然不能不說的。若不說就讓門徒以為這是容易的事了。然而,若這是如此艱難的事,耶穌還是要他們做,那代表甚麼呢?那就代表這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要做的事,是不能退縮的,是必然要承擔的使命。這時的門徒,還算是幼嫩,但耶穌就把這任務交給他了,這就可以讓我們明白了一點,就是無論得時不得時,務要傳道。我們傳道不是在得時才傳、有機會才傳,乃是要自己找機會去傳道的。不得時是指沒有機會、沒有好的環境。然而,在這種環境中,我們還是要傳道的。我們必須有一個認知,就是傳福音永不會有得時的,這不是我們坐著就可以傳道的,是要去把不得時變為得時的。如何把不得時變為得時呢?第一是我們要出去傳,不能偷懶;第二我們認知其艱難,但靠聖靈而為,因為神會把我們的難變為易的。第三我們要有裝備,這主要還是屬靈的裝備,例如靈巧像蛇、馴良如鴿子;例如讓聖靈充滿我們,讓祂主導我們的一切,讓祂在我們裡面帶領及說話等。這都是屬靈的裝備,是傳道音的人需要的。當我們是一個有屬靈裝備的人,就可以把外面的不得時,變成得時了。亦即使是我們被捉後,我們還是可以在君王面前作見證的,這時我們的見證,就把被捉的不得時的環境,變成屬靈的得時的環境了。
倘若昨天經文說的,是一般的裝備,那今天說的,就是屬靈的裝備了。昨天是要我們過一個簡單的生活,不必帶太多的日用品,只要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。今天是告訴我們面對的,不是人而已,其實是背後的撒但。他們的目的,乃是要害我們的命。然而,若我們有永恆的生命,他們是害不了我們的命的;因為我們的盼望,不是在地上,而是在天上也。因此,我們的裝備,除了一般的裝備,生活的裝備外,就是屬靈的裝備了。
靈巧像蛇、馴良像鴿子是智慧、是生命。當一個人有神的靈同在時,他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;當一個人的生命是豐富之時,他就是一個謙卑及馴良的人。他的馴良,是在一般的事上不與人爭,但在真理的事上是站穩的。這就是彼得前書說的為主受苦,以生命來作見證,而不是以抵抗來作見證。我們每一個傳福音的人,需要有智慧,讓真理找到適合的器皿承載,而可以讓人得聞救恩。
雖然耶穌知道傳道是危險的,是有可能喪失生命的,但祂還是要門徒去如此作,這就表示傳道是無可推諉的事,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每一個人,都應該作的。一方面這是危險的,但另一方面也是不能避免的;因此,我們就要有足夠的屬靈裝備了。第一我們必須認知,這是一場屬靈的戰爭,我們必須有屬靈的裝備。第二,若我們的屬靈裝備是足夠的,我們是站在對的立場上,是站立在基督堅固的磐石上,是站穩在基督的根基上的,那我們就不必害怕,就必然得勝的。第三,我們也必須認知,撒但的攻擊,最多是要了我們的命,但他不能殺靈魂。因此,我們所怕的,不是撒但,而是神!我們要完成的,乃是屬靈的任務,而這任務,撒但是不能用肉體的方法去破壞的。第四,若我們是一個聖靈充滿的人,我們即使在艱難的環境中,我們還是可以靠聖靈而作出美好的見證的(19-20)。而不單只是我們的話成為我們的見證,而一個殉道的見證、一個不怕死的見證,更是明白的表彰了基督生命的不一樣。而撒但愈強迫使徒,就愈會使神的生命顯出來,就愈會把生命的種子種在人的心中,日後也必會發出豐富生命的果子出來的。因此,殉道其實就是把屬世的生命,變成屬靈的生命;屬世的生命似乎沒有了,但卻結出了很多屬靈的生命來,這就是殉道的真正意義。神把不好的環境,變成好的環境,把仇敵的殺害,變成傳福音的果效,這是神所作的。
如何能在這危險的光景中,還可以不害怕、不憂慮呢?這才是重點。若我們的生命,是有盼望的生命,是放在天上的生命,就如保羅一樣,他知道有公義的冠冕為他存留,他也把他的生命澆灌在壇上時,他就不會害怕了。我們要學習過一種生活,就是與主相交的生活,若我們能嘗過天恩的滋味的話,我們就不只不會怕死,而且還會如保羅一樣的渴慕「死」呢!因為他說,他情願離世與主同在,這是好得無比的。我們可以如此嗎?只有一種人可以,就是經常與主相交的人,經常有主同在的人,才會渴望馬上到天上去與主同在的。
耶穌給門徒的這一篇說話,其實不只是對門徒說的,也不只是說到當時門徒的光景,乃應是把對門徒所說的話,泛指一切之後為神傳福音的人,所要遭遇的事及所要面對的問題。因為門徒這時可能還沒有如耶穌所說的這些危險,但耶穌所說的,不只是當代門徒的問題,而且是所有之後要來的問題。因為當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人數愈來愈多時,羅馬的逼迫也愈來愈大了。後來的尼祿皇帝就直接的殺害基督徒了。這是因為撒但的地盤被侵犯了,他有所不甘,他所要作的,乃是用殺身體的方法,去把基督徒殺害的。因此,耶穌所說的這些話,是用預言及遙望將來的角度來說的,是泛指整個福音的工作而言。尤其是23節所說的人子就到了,這就說到福音的傳遍,以及基督的再來了。
因此,傳福音是兩個國度的戰爭,也是代理人的戰爭。當門徒在君王面前說話,他是面對世界最高的領袖;但他的說話,原來不是他說的,乃是在他裡面的聖靈說的。因此,不是我們面前世界的君王及其背後的撒但,乃是神自己面對的。表面上是君王及門徒的爭辯(或審判),其實是聖靈與撒但的爭戰,是聖靈藉審判而作出見證,不只是言語的見證,且是生命的見證,就結出屬靈生命的果子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