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士16:15-31


2015/12/1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m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6:15-31


參孫已經被騙了三次了,但他仍沒有悔改的心,也沒有警醒之心。他還是以為不要緊,還是要把秘密說出來。他這一次的說出來,是屈服於美色之下,他所持的是甚麼呢?他或許以為自己是免疫的,是不會出問題的。他所利用的,是神剩餘的恩典,以為前三次都沒有問題了,這一次也就不會有問題了。他在神的恩典中走鋼線,游走在危險的邊緣中,還不知道危險。可能因為他的成功是太大了。每一次的成功,都是如此容易,他就以為神的恩典是廉價的,以為自己都不會有問題了。豈知他的成功,不是來自他自己,乃是來自神的憐憫。他只是在神的恩典中放縱而已,他沒有在神的恩典中長進,而是在神的恩典中犯罪。因此,他是代表一個有()神的恩典,但又不行在神的道路中的人。我們是否也是如此的人呢?


神的恩典是大的,神的憐憫是只要我們有一點點可以憐憫的地方,神就給我們憐憫的。這是在神這方面來看的,然而,我們不能利用神的恩典,就可以放縱。我們應該在神的恩典中長進。參孫有很多可以長進的地方,但他卻沒有長進,他卻只是不斷地消耗生命,把他的恩賜使用淨盡而已,這是很可惜的。今天我們是只靠神的恩典而活呢?還是靠我們與神的關係、靠神的自己而活呢?參孫只要神的恩典、神的恩賜,但卻不要神的自己,也不行在神的道路中。他已經有了大恩賜,就不覺得需要神了。當他作拿細耳人時,神是因著這約而與他同在,雖然這約參孫其實已經破壞了,只剩下外表的頭髮而已。然而神還是給他恩典,仍是給他機會;但他把自己的秘密說出,這是自尋死路,沒有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,以為神的恩典永遠都是不改變的。


因此,參孫的失敗,是很不可思議的。在我們來看,他怎會如此呢?他怎會把自己的秘密說出來呢?明明大利拉騙了他三次了,這是明顯的;但為何他還是要把他的秘密說出呢?以前他對自己的妻,曾經因她騙了他的謎語答案,就拋棄了她,這一次卻仍是不發怒,且最後把自己的秘密都說出來了。這是不可理解的,是超越理智的。這不是理智的問題,也不是勸導或教導的問題,而是靈裡的問題。當他不要神時,當他沒有警覺時,他就會被撒但牽著走,他就一直走在撒但的路中了。而當他走在撒但的路中時,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當了,已經沒有能力脫身了。當他陷在女色之中時,他就沒有能力出來了,他就完全失敗在女色的手中了。原來當我們走在撒但的路中,或是走在不合神旨意的路中時,我們走久後,就失去了理智,失去了能力回轉了。參孫就是如此,他是被大利拉一直捆綁住,他本應是很易知道這是個陷阱的,但他卻仍是向著陷阱而行,因為他已經無力自拔了。參孫前三次是被繩子綁住,或被木厥子釘住,但其實這不只是外面的捆綁,更是他已經深深被罪惡綑住,不能脫身了;這才是參孫的問題,他無力掙脫這罪惡的繩子、罪惡的捆綁了。


原來一個人若行在罪惡的路中時,他是會失去理智的,他是不會有力量脫身的。明明擺明是要害他的,明知這樣是毒害己身的,是會失去生命的,他還是會去行的。這就是很可怕的事了,因為已經失去了回歸正路的力量了。我們在屬靈的道路上,是否有時也會如此呢?要從一條已成習慣的歪路上脫身,我們是沒有力量的。因為我們雖然知道這是不對的,但我們已經無力自拔了。或是我們知道這是對的路,但因著我已經走上了一條習慣的路,就不能再回頭走回正路中了。這就是參孫的例子,我們都認為他不應說出心中的秘密,這最後一道生命的防線,也因著他走在罪惡中而崩潰了。


有時我們明知道晨更是有益的,是應該每一個人都做的事;但由於我們的習慣是已經走在一條不能晨更的路中時,那我們雖然知道這是好的,但都不能捨棄我們既有的習慣,而每天來到神的面前晨更了。因此,我們要檢討的是有些甚麼成為我們選擇的攔阻呢?我們所走的路,是否本身就使我們沒有力量去行在正路中的呢?我們的習慣、我們的觀念、我們對神的心、我們所處的環境…等,這些都成為我們選擇正路的可能攔阻的。我們應求神幫助我們,知道自己所走的路,是否使我們沒有力量去選擇神的路的呢?我們所習慣的環境,是否是使我們在屬靈的判斷上失準的呢?參孫如此明顯的錯誤,連小孩子都不會犯的錯,竟然他犯了;這是令人驚訝的,是我們不明白的。這是因為他的習慣,他所行的路的問題,就成為他的攔阻、他的捆綁了。


當參孫說完了他心中的秘密時,大利拉好像馬上知道,這就是真的秘密了(18),她就很有把握地告訴非利士人,而且非利士人這一次手裡拿的不是繩子了,乃是銀子(18)。為何可以如此判斷呢?這表示大利拉已經很清楚參孫了,她對參孫的言行已有相當程度的掌握,才會如此的。連外邦人都知道、都看得出他已經說出秘密了,但有神恩典的參孫,仍是不知道,可見他被罪捆綁有多深呢!


參孫因為享受了神的恩典太久了,他以為神一定會與他同在,不會將他交在外邦人的手裡的。然而這一次神是失望地離開的,因為他一直濫用神的恩典,神的恩典就只好離開他而走了(20)。當一個人沒有神的恩典時,他就完全不一樣了,因此,我們一定要神的恩典,不是靠己力,不是靠世上的方法,乃是靠屬靈的方法。參孫能打敗非利士人,完全是靠神的力量、神給的神跡,而不是他自己的力量的。若神的力量離了他,他就一無所有了。他就被外邦的神所擄,他所作的,就是外邦人的神被高舉,而他及他的神被羞辱了。


參孫最後的悔改,是他經過了整個生命的失敗後,所出來的結果。而這個悔,也算是神給他的最後恩典,讓他省悟過來,重得神的恩典。他一方面是一個任意而行的人,但一方面他仍是一個有神的人。到了最後,他仍是回到神的面前。這時他的頭髮是否長長也不是很重要了,重要的是他願意悔改,回到神的面前。他再求神的恩典時,神就給回他的力量了。可惜的是他這時的成功,是與死亡一同出來的。他的成功,是伴隨死亡而來的。那參孫是成功或失敗呢?他在事工上是成功的,但在生命上是失敗的;然而最後是因著神的憐憫,給他最後的恩典,而他也抓住了這恩典,就使他得回神的憐憫。因此,成功及失敗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我們的信心,是否倚靠神,這才是要緊的。


參孫的成功,是當他肉體的生命消失時,所得到的成功是最大的。這時他有一個捨己的心,他也有一個完全歸服於神的心;因此,他的成功,是建立在捨去肉體之上。也就是說,當他的肉體死亡後,他才得到成功。當他的肉體還在,就是己還在時,他的成功,不是真的成功。我們的己若不是死了,則我們的成功,還是與死亡及失敗連在一起的。我們不只要事工上的成功,而且要在生命上成功,這才算是完全的成功。參孫的成功,是不完全的成功,是有瑕疵的成功,我們今天對事工的成功,是完全的成功呢?還是以死亡換取的成功呢?我們要的不是身體的死亡,乃是肉體的死亡。惟有肉體的死亡,我們的成功,才是完全的成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