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10/12 lundi 利8:22-36
這一段是說到承接聖職的第三個祭,這個祭與贖罪祭、燔祭、平安祭、素祭是有相似的地方的,似乎是五祭混在一起的感覺。為何稱之為五個祭混和呢(或四個祭,因為贖罪祭一般包括了贖愆祭)?因為這祭有把右腿燒在燔祭壇上(25-28,參1:9),而五個祭中,把動物的身體燒在燔祭壇上的,只有燔祭是這樣。而承接聖職的祭,是把動物的右腿燒在壇上的,但又不是全動物的肉都燒,故它有部分的燔祭的味道;這是燔祭。
而素祭呢,因為這祭有把無酵餅、油餅、薄餅獻上(26),這就是類似素祭的地方(參2:4)。雖然平安祭也有把餅獻上的例子,但平安祭所獻上的餅,不只是無酵的,而且也是有酵的(7:12-13)。只有素祭所獻上的餅,是不能有酵的,故這祭是類似素祭的地方。而平安祭呢,這祭有以搖祭作為獻上的祭(29),這是平安祭中的搖祭;同時,祭司可以把這些肉煮了,在會幕門口吃(31),這也是類似平安祭。因為所有的祭中,獻上祭物的人能夠吃所獻之祭物之肉的,只有平安祭可以也。而贖罪祭呢,摩西把羊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、右手的大拇指上,以及右腳的大拇指上,這就是血抹在人的身上,同時,他又把血灑在壇的周圍(24),這也是贖罪祭中所要做的事(參4:25)。
因此,承接聖職之禮的祭,是包括了五個祭的精華的。這代表甚麼呢?這代表一個事奉神的人,他是必須要有這五個祭的獻上,然後他才可以為神所用的。這五個祭所代表的意義,贖罪祭及贖愆祭是代表我們要靠基督的寶血,過一個不得罪神,也不得罪人的生活。素祭是代表我們要在生活上過一個勝過罪惡的生活,過一個簡樸的生活,把我們的行為,活出美好的見證來。燔祭是代表我們把全人獻上,是沒有保留的,不只是全職,而且是全心為主而活。平安祭則是感恩祭,是常常經歷神的恩典,帶著喜樂的心去事奉神,天天經歷神給的恩典,並且知道是神的恩典,然後存感恩之心去服事神。
一個服事神的人,是有講究的,是要經過七天的承接聖職之禮,讓自己的身心靈都潔淨了,才可以為神所用的。今天我們服事神也是一樣,我們應該在這五個祭的啟示下,按神所啟示的原則去服事神,而不是隨自己的意思去服事神。舊約服事神的祭祀之事是煩瑣的,也是嚴謹的(35),若不是存一個感恩之心、喜樂之心去服事神,是很容易淪為形式的服事的。
在承接聖職之祭之前,有兩個祭,一是贖罪祭,一是燔祭,這是一般必需獻上的祭。贖罪祭是必須獻的,每一個人都有罪,因此,就必須獻上。而燔祭呢?本是可獻及可不獻的祭(參1:2),而不是強迫性的。然而,作祭司的人,是必須獻上,而沒有選擇性的。這就告訴我們,若我們是服事神的人,我們就必須是一個全心事奉的人。所謂全心事奉,就是我們的一切是屬神的;我們所做的,完全是為神而做的;這就是全心事奉。舊約時的祭司,不只是要全心事奉,而且要全職事奉,他們的職責是管理會幕的事,是不能有其他的職務的。而新約的事奉,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君尊的祭司,我們本來就是一個全職為神的人,但我們是否全心為神,這也是我們要注意的了,因為神所要的,是全心的事奉,而不只是全職的事奉也。
承接聖職之禮中,有一個動作,就是把血抹在祭司的右耳垂上、右手的大拇指上,並右腳的大拇指上。這就是說,要把血抹在耳、手、及腳上。血是代表救贖,是神買贖了我們,那我們的耳、我們的手、我們的腳,就都要被神所用了。以前的血是抹在物件上,但一個服事的人,血是抹在身上的。也就是說,神所要的聖潔,是人的聖潔;神所看重的是人,而不是物品。我們這個人是神所買贖回來的,因此,我們就應是全人屬神的。而耳、手及腳只是代表性的,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全人,都是歸神的。
耳是代表聽,聽甚麼呢?就是聽神的話語,就是要知道神的旨意。一個服事神的人,服事的基礎是神的話語。我們不能按自己的意思去服事,也不能按社會的方法去服事,我們乃是要百分之百按神話語的原則服事。舊約時的服事更是如此,若不按神的話語去服事,會有殺身之禍的(參十章)。一個服事神的人,若對神的話語不清楚的話,那是不能服事神的,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。
手是代表作神的工。我們的手所做的事,都應是為神而作的,而不是為己而作的。我們所作的一切事,無論是聖是俗,都是聖的、也都是為神而作的。作事是代表一件一件事情的完成,這算是我們點的服事。而腳呢?我們的腳也是屬神的,那我們的腳怎樣服事呢?我們的腳要走在神的路中,而不能有任何的偏離,這是線的服事,是持續的服事;因為走在神的道路中,比我們作某一件事的完成更加重要。我們若不是行在神的路中,那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,都是白做的了,因為一個人若不在神的路中而行,只按自己的意思而行,那他所作的事,無論外表是多屬靈的,也都不是為神而作的,也都不會討神的喜悅的了。
為何不抹在眼上及口上呢?當然這是會有髒的感覺,但屬靈的意義是有代表的。這代表神不是要我們用自己的眼去判斷事情,乃是用聽的方法去明白神的話,就是要得到神的啟示,我們才會知道。而我們的看,是根據我們的聽,是從聽而來的。當然我們的聽,是聽神的話,而不是聽世界上的話也。那為何不是口呢?因為神要我們聽了後,不是用嘴巴去實行,乃是用行動去實行。我們要走的路,是神的路,我們要做的事,是神的吩咐。用生命的見證去榮耀神,而不只是用口講也。若我們的行動是有見證的,不必口說,別人也會問我們,而得知神的救恩、神的榮耀的。
祭司就職時,是要有膏油及血兩樣的,膏油是代表聖靈,血是代表基督的救贖。我們為主作工時,不只要有基督的寶血,而且要有聖靈的膏抹。一般的人,或者只要血就好;但祭司不只要血,且要膏油,就是需要聖靈的恩賜、聖靈的充滿。若我們不靠聖靈,我們是不能服事的。今天的教會,大都不能聽得到聖靈的聲音,就只能按人的意思去服事,只能把社會的一套加入來,這是很可惜的。教會不只是辦事,更是要服事;而服事的對象,是主自己。我們就必須用神的方法,聖靈的啟示,去完成神所要我們的工作了。雖然服事的完成,大都要完成一些的工作;但工作的完成,不一定代表服事的完成;這兩者不一定是等同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