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珥二18-32



2015/6/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lun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珥二18-32

約珥書沒有說明寫作的時間,這與其他的先知書有所不同。為何沒有寫作時間,而要我們猜測呢?聖經中若有寫時間,當然就表示這是有時間性的;但若聖經沒有寫明時間的,這表示神所要作的事,是一般性的,是不必要有時間的限制的。也就是說,神有些事是一直作工的,是不受時間限制的;這也表示神在時間內作工,是在整個時間內作工,使神可以完成祂的工作,也可以使人得益處。這就是約珥書的特徵,它沒有把時間說出來,這就表示這些事其實是神時常作的,是神整個救贖的工作,以及神作事的模式。因此,我們不必探討約珥書的寫作時間,因為這不是重點,重點乃是神要作工,而祂的工作是不受時間所限制的,這是祂工作的原則。而神的工作目標,就是向著耶和華的日子而作工,這是神作工的目標,是整個工作的中心。

在約珥書開始時,我們先是看到神興起剪蟲、蝗蟲、蝻子及螞蚱的侵犯,就是一些特殊的災難來,使以色列民陷入在苦境中(1:4)。然而,神的目的不是要興起災難來,或是要懲罰以色列民,災難只是表面的過程,而不是真正的目的。真正的目的,反而是要藉著災難,使祂的民得福;而神工作的最終目標,乃是為了耶和華的日子。而耶和華的日子,不只是審判的日子,更是拯救的日子。也因為這書沒有提到特定的日子,這就表示神的整個工作,是可以在任何時間、任何環境中作成祂的工的。

若約珥書的開始,是以災難為開始,而且沒有說到時間,那就表示神作工的重要方式之一,就是以苦難成為神的器皿,是神作工的一個重要幫手。若從屬靈的角度去看,苦難其實是大有益處的;但從肉體的角度去看,苦難是人所不歡迎的。因此,人的想法與神的作法常是背道而馳的。約珥書的開始,雖然是苦難,雖然似乎是極大的災難,是前所未有的災難(1:2),但先知呼籲當災難臨到時,他們應向神哀求,因著他們失去了屬世的福,以及屬靈之福,他們就應來到神的面前哀求祂(1:14)。而當我們哀求神時,神的答應也是快速的。

神興起災難來,目的是為了把他們推向神,使他們不再倚靠屬世的事物,乃是專一倚靠神。原來人第一不喜歡苦難,第二不喜歡在順利中親近神,因此,人所追求的,是順利及福氣;但當順利及福氣來到時,人們反而不追求神,反而失去了更大的福氣。因此,人所喜愛的順境,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福,反而神知道若苦難來了,人若因苦難而來到神的面前,他所得到的福就會更大。這時他所得到的,不只是屬靈的福(27-29,32),而且是屬世之福(19,21-26)。因此,苦難其實只是第一步,它是代表更大的福氣的來臨,而不是代表災禍的來臨而已。然而,若要在苦難中得福,還要加上一個條件,就是在苦難中求告神、在苦難中親近神,這才是得福的條件。

在沒有苦難時,我們一般不會太積極的親近神,這時我們所得到的,最多只是屬世的福而已。而屬世的福,只是暫時的、虛空的,是會過去的。但當苦難來到時,人若懂得來到神的面前,求告耶和華,分定禁食的日子、宣告嚴肅會;聚集眾民,使會眾自潔…(2:15-16),那神必會顧惜祂的百姓,不使祂的產業受羞辱(17)的。這時神也必快快的把苦境逆轉,使當初被蝗蟲所吃的,神要補還給我們(25)。因此,苦難只是暫時的,它只是一個引子,引導我們歸向神,引導我們不要得虛假之福,而要得到更多及更真實的福氣而已。

然而,不是苦難本身讓我們得福,乃是苦難來到時,我們加上倚靠神、親近神,然後我們才可以因著神的憐憫而得福。苦難只是一個引導我們到神面前來的器皿,它本身並不會給我們福氣,只有神自己,才可以給我們福氣。因此,在苦難時若我們能親近神,而不是埋怨神,那苦難對我們是有益的;但若在苦難來到時,我們不只沒有倚靠神、來到神的面前,我們反而埋怨神,離棄神,如此苦難本身是不會使我們得益處的。因此,約珥一方面說到神興起苦難來,另一方面也說到當苦難來到時,我們要呼求神,要禁食追求神,要自潔及省察,如此苦難就可以使我們得福的。

這一段經文(18-32),是看到了福氣,是看到了神的拯救及恩典,是在苦難中的拯救,是把在苦難中的損失加以賠償(25),並且給予更大的恩典及福氣。神既然是想賜福給我們,為何不直接就給呢?為何要加上苦難,然後才給呢?原來神不是不想賜福給我們,然而我們是否配得上神給的福,這才是關鍵。若我們這個器皿是配不上神的福的,那神雖然想傾福給我們,但也沒有辦法給我們,因為我們的生命,配不上這個福氣也。因此,苦難來到的目的,乃是要煉淨我們的生命,也要使我們的生命被更新,可以適合及配得神的大福。因此,苦難是預備我們,是潔淨我們,是裝備我們,目的是為了使我們得到更大的福氣,是神要給福的一個必須過程,一般是不能減少的。

神不是故意先給災難,再給福氣,好像是在作弄我們,或是作一些矛盾的事;神所作的每一件事,都有它的目的及程序的。若我們是一個配得福的人,神就不必興起苦難來了,祂就可以直接給福了。然而,若我們還不是一個配得福的人,神就必須先以苦難來改變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懂得親近神、倚靠神,然後才可以得到屬靈的福的。而當我們的生命,配得神的福氣時,神不只把屬世的福歸還我們(21-27),而且還把更大的屬靈之福也給我們的(27-32)

耶和華的日子,是甚麼日子呢?這裡說到大而可畏的日子(31),這就表示是可怕的日子了。然而,耶和華的日子,若是可怕的,那我們為何還要仰望這日子呢?為何當主再來的預兆顯多時,我們要挺身昂首呢(21:28)?耶和華的日子,本是大而可畏的,然而,因著基督的拯救,我們接受了神救恩的人,耶和華的日子,乃是得憐憫、得福氣的日子。神把這審判的日子轉變過來,只因著基督的捨命,只因著我們願意來到神的面前。因此,若苦難能把我們歸向神,使我們在耶和華的日子得福而不是得到審判,那這個暫時的苦難,可以使我們脫離那最後更大的災難,那苦難不是更應被我們歡迎嗎?

耶和華的日子,本是可畏的日子,但因著基督的救贖,因著神的憐憫;也因著苦難使我們認識神、親近神,於是耶和華的日子,就變成我們得福的日子了。因此,苦難的興起,原來是為了使我們免去日後的災難,也使我們得到更大的福氣,那我們就應對苦難有更深的認識,也不應拒絕苦難的來到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