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加1:1-9

2015/6/1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ar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加一1-9

加拉太書是保羅寫給加拉太地方的眾教會的書信,主要是因為這些外邦的信徒,被猶太教的信徒迷惑,認為雖然信了基督,但若不同時守律法,就不能得救。這與福音的真正內容是相違背的,於是保羅就為他們焦急,因而快快寫了此信給他們,說明真正的信仰是甚麼。從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得到保羅心中的焦急,以及他為道而辯解的迫切之心,看得到他恨不得每一個信徒,都認識只有基督及祂的十字架,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。而其他的事物,若離了基督,就都不能站立,也必定會過去的。

保羅一開始之時,就先說到他的位分,他是使徒的身分;而且他特別強調這身分的來源,不是別人封他的,不是從選舉而來的,也不是自己稱呼自己的。這身分乃是從耶穌基督及從神的揀選而來的。為何保羅強調自己的身份呢?因為這時保羅所要說的,乃是信仰的真理,乃是絕對的福音。而這樣的真理,若不是出於使徒的身分,是很難令人信服的。若是我們今天說一些普通的話,就不一定需要說出自己的身份,但若說到有關要別人執行的話、說出重要的真理時,那若不是有權威的人說,是沒有太大功效的。

保羅在這裡說出了福音的真理,他所說的當然都是對的,所以從那時起,保羅的這封信就留存至今,成為聖經的一卷書了。然而,保羅一開始時說出他的身分,這就表示要告訴別人一個真理時,不只是說的話要對,而且還要著重是誰說的,別人才會容易接受。一個沒有權柄及身分的人,他雖然說了對的話,但這些話的分量就不是如此的重了。同樣一句話,有權柄、有身分、有把握的人說出,就與沒有身分的人說出的效果是不同的。今天我們不只要說對的話,也要有對的身分,去說對的話,才可以幫助人,才可以用真理改變人的。這就表示今天講道的人,不只是道要好、要對;而且講道的人本身的生命及見證,也要好、要對才可以。他所作的,是否與他所說的道相配,這才是更能使人折服的原因。

因此,保羅在此就先提到他的身分,這表示他說的話是權威的,是從神而來的,是每一個人都要聽的。保羅若不先確立自己的身分,說出他是神所揀選的,說出他是有權柄的,那就不容易服眾了;因為只有從神來的話,才是有權柄的。當我們接受一個人的說話前,是我們先接受了這個人,然後才會接受他的話的。若我們不接受說話的人,那他說的話再對,我們也會把之大打折扣的。

基督照我們父神的旨意,為我們的罪捨己,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(4),這一句話,不只是說到基督把我們的罪除去,更是給我們能力,得以勝過罪,過一個聖潔的生活的。基督在十字架上所作的,不只是死了,埋葬了,而且是復活了。祂的死是替我們的罪死,因祂的死,我們相信祂後,我們的罪就不必再受懲罰了。這是消極的方面,是每一個信主的人都可以得到的恩福。然而神的救恩不只如此,不只我們消極的得以除去我們的罪,這就夠了;乃是要進一步可以讓基督救我們脱離這罪惡的世代。也就是說,這裡不只是說赦罪或是脫離罪,而是更要勝過罪、可以脫離這罪惡的世代。那就是過一個得勝的生活,有勝過罪的能力的生命了。若要如此,我們就不只是接受基督在十字架上,為我們完成的赦罪而已;更要跟隨基督走十字架上道路,就是捨己、就是先死而後生的道路了。

今天很多的基督徒,只是取用基督為我們贖罪這一方面的恩典,但卻不願意捨己,也不願意緊緊的追求神,以致我們一方面是脫離了罪的懲罰,但另一方面我們卻還是被這世界所引誘,而過著一個失敗的生活的。然而,基督的十字架,並不只是赦罪,而且是要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,不必再與世界有分,也不必被這世界的罪所引誘的。然而若要如此,我們就必需過一個捨己的生活,就必需立志跟隨主的腳步而行了。

當保羅說了自己的身份,也說出基督所為我們做成的工作,也把榮耀歸於神等這些重點後(5),保羅接著說下去的,就馬上說他們離開了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他們的,而去從別的福音(6)。保羅一般寫給別的教會的書信,都會加上一些稱讚及鼓勵的話,再說出信中的內容的。然而在這裡他馬上就說到重點,可見他的心是何等迫切,他衛道的心是何等的焦急!保羅斬釘截鐵地說,那不是福音!當福音加上了其他的東西後,那就不是福音了,那就不是令人得救的福音了。

加拉太信徒以為加上一些守律法等行為,而我沒有否定基督,那不是更好嗎?人的心理,總是覺得多一些是沒有問題的,只要不減少就可以了。尤其是加上守律法,這不也是從神而來的嗎?多加一點,不是表示會使神更喜悅嗎?因為人總是認為,若我們多做一點,一定會比少做來得好的。豈不知若是福音的話,是不能增加,也不能減少的。當我們以為增加一點是幫了神的忙、是讓自己加分時,豈知如此的做法,反而使自己得不到救恩,反而把這福音變成不是福音,而是禍音了。

猶太人本來就很看重他們屬神的身分,因此他們認為不能把這寶貴的身分、以及從律法來的地位,因著耶穌而失去。他們認為耶穌我可以信,但律法我也可以守;多守一個律法是不影響我的得救的。這是猶太人的觀念,因此他們就把這觀念也傳給加拉太的外邦信徒,使他們陷在錯誤中了。今天我們要信耶穌,甚麼是信呢?這個信字,除了表示我接受了你的這一套外,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,就是我放棄了自己的一套!我以前認為寶貴的,我以前認為重要的,但因著基督,我放棄了。我不再誇我以前的寶貝,我只誇基督的十字架。我不能一方面接受基督的救贖,一方面又捨不得放下守律法而得到的尊重。這就是猶太人的心態,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優於外邦人的。若信了主後,大家都一樣,那他們以前所誇的,就都沒有了。那是一種把自己以前所認為寶貝的一切都丟掉,而只接受基督的一切;這對一些有自尊、有地位的人而言,是很難接受的。

因此,福音不只是接受基督,信心不只是接受救恩,信心還要加上把我們以前的身分、地位、尊貴、別人的讚賞等,都要完全拋掉,這才是完全的信心。因此,羅馬書及加拉太書都是講到信,而加拉太書講到的信,不只是接受基督所作的一切,而且還要加上放棄從自己的肉體而來的一切。加拉太書所說的,是要加上十字架的除去,而不只是單單接受而已。不只是接受(就是穿上),而且是捨棄我以前所有的(這是脫去);惟有兩者同時運作,這才是信心的真正含義。

當保羅說到,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,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,他就應當被咒詛(9)。這樣的說話,第一表示保羅知道自己所傳的,是絕對正確的福音,他所傳的,是他所知道的,也是出於神、從神而來的。第二,這表示福音是絕對的,是排他性的,是只有一個的。在天下人間,沒有賜下別的名,我們可以靠著得救,這就是保羅所認定的。今天我們接受這福音、或是傳這福音,我們是否有保羅如此絕對的心態,知道這是最好的、這是最正確的、這是最絕對的呢?福音不能加甚麼,也不能減去甚麼,否則那就變成禍音了。若是如此,我們讀經研究真理時,就更應加倍小心,以免把真理誤解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