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創42



2015/5/2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jeudi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創四十二

神藉著這七個荒年,開始祂的工作了。而最重要的工作,不只是要使法老豐富,乃是要使雅各家豐富,而且是屬靈的豐富,不像法老只是得到屬世的豐富而已。藉著荒年,神最終所要完成的事,是使雅各家能在埃及成為一大國的民族,讓他們在埃及被奴役的環境中長大,讓他們可以完全倚靠神,也讓他們可以有一個不與外邦人混雜的民族,不與迦南人通婚,而成為一個神所揀選的、守割禮的民族。不但如此,神也藉著荒年,使約瑟的哥哥們可以有機會省察到自己的罪(21-2228),而最後他們能悔改,如此才能被約瑟相認,使他們家的一個破口,得以補回。

他們來的人中,只有十人,缺了兩人:一個是約瑟,是他們所賣的,另一個是便雅憫,是雅各所不願意讓他與哥哥們同行的。約瑟為何要看到便雅憫呢?雅各又為何不讓便雅憫與他們同去呢?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十人把約瑟賣了後,就做成雅各及約瑟的不相信這些哥哥們了。約瑟被哥哥們賣了,是因為雅各愛約瑟,因而招致哥哥們的妒忌,這應是約瑟所了解的。這一次約瑟沒有看到便雅憫來,他不知道哥哥們現在的情形如何,是否因著約瑟上次被賣後,雅各把對約瑟的愛,轉移到便雅憫身上,如此又再遭到哥哥們的妒忌,也把便雅憫殺掉呢?於是約瑟堅持一定要看到便雅憫,這是其中一個原因。

雅各為何不讓便雅憫出去呢?第一是因為雅各似乎只看拉結所生的兒子,而對其他人所生的兒子,似乎沒有太多的愛,因此,他為了怕失去了便雅憫,便把他過度保護了。第二,因為上一次是約瑟去找哥哥,因而喪生了,這一次雖然是哥哥與他一同同去,但這是否安全,是不一定的。而雅各會否懷疑上一次是哥哥們把約瑟害死的,而這一次也會同樣把便雅憫害死,就很難說了。若是如此,雅各就更捨不得把便雅憫隨便就送出去了。其實他愈捨不得便雅憫的出去,愈愛便雅憫,就會愈易得到哥哥們的妒恨的,這是矛盾的事。

那約瑟為何不要馬上認他的哥哥呢?約瑟不認他的哥哥,不是因為懷恨他的哥哥,而是要了解他哥哥目前的心態,是否還是如從前一樣的心中充滿了妒恨,是否還是沒有悔改。基於親情,約瑟愛他的爸爸,一定想馬上就認他的哥哥,以使家人可以團聚的。然而,約瑟這時故意的刁難,不是因為他的懷恨,乃是因為他要知道哥哥是否有一個悔改的心,也要給他哥哥們一個悔改的機會。從約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(23),因而轉身退去哭了一場來看(24),他是想馬上認他們的。這是愛所產生的結果。然而,由於哥哥們仍是有罪在身,因此,他雖然愛他們,但不能愛一個有罪的人,因此,他才要設計這個讓他們可以有悔罪機會的方法,使他們可以想起他們的罪來,也可以對付他們的罪,而且是用行動來對付的。

而果然他的哥哥們被關了三天,並且聽到約瑟要把其中一人囚在監裡,且一定要他的小兄弟同來,才可以釋放。這時他們就知道自己的罪,而且是想到對約瑟的罪了。他們為何這麼直接,就想到他們在兄弟身上的罪呢(21)?這件事情與他們賣約瑟有關嗎?本來是沒有直接關係的,他們之所以如此想起,原來是因為他們賣了約瑟後,罪一直跟著他們,任何不順利的環境來到時,他們就想到這罪了。這代表當一個人犯了罪後,他是一直良心不安的,罪是一直跟著他們的。雖然他們可以騙了他們的父親,但他們騙不了自己的良心,罪還是永遠跟著他們的。若不是約瑟設計了這個機會,讓他們可以把這罪對付掉,可能他們永遠都被罪跟著,就沒有悔改及平安之時了。

因此,他們目前所遭遇的,雖然是一個難處,但卻是因著他們的罪而引起的;也是對他們有益的。若他們沒有犯罪,沒有賣約瑟,而是約瑟被捉到埃及去的,約瑟一看到了他的兄弟們,就一定會馬上去認他們的了。然而,因著哥哥們的犯罪,他們的良心沒有平安,因此,約瑟把這個困難的環境留下給他們,目的是為了他們的罪,讓他們有機會得到悔改而得平安的機會,這就是為何約瑟不馬上與他們相認,而設下諸般難處給他們的原因。

神是愛我們這些罪人,但神也不能愛罪。因此,對於一個犯了罪的罪人,神是要他先悔改,然而才可以嘗受到神的愛的。約瑟是因著行善而受苦,但他的哥哥們是因著行惡而受苦(17)。行善而受苦的目的,是要讓別人得福;而行惡而受苦,是罪有應得;但也有一個目的,就是讓人有機會悔改,重新得到喜樂平安。因此,若我們在受苦時,能想到自己是否有當悔的罪(21),是否有該對付的罪,該行的事,那受苦是對我們有益的。

神藉著約瑟,讓哥哥們想起他們的罪來。他們當初賣了約瑟,得了20舍客勒銀子(37:28),現今他們打開了口袋後,發現多了他們本來的銀子,他們不是高興,乃是戰兢(28)。看到了銀子,不是應該高興的嗎?人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銀子嗎?為何還會戰兢呢?因為他們想起了他的罪,因為他們在整件事情中,想到的是他們以前所作的事。原來他們以前所作的每一件事,都繼續在他們的心中,成為他們的控訴,以使他們良心隨時不安。而約瑟這時的設計,其實是幫助他們把心中的不安除去,讓他們有機會把罪除去,這是神所要約瑟作的,是神要人悔改而設計的環境。

當一個人在苦難中時,原來對神是如此敏感的。在苦難時,他們即使是看到了銀子,本是應該高興的事,但他們沒有想到這銀子可以多買些甚麼好東西,反而使他們想起說:這是神向我們作甚麼呢(28)?他們在苦難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,都可以視為神向他們說話的事,這就讓我們明白,原來苦難來臨時,我們對神是比沒有苦難時較有感覺的。這就是苦難帶來的好處,因為平時我們常常是疏忽了神藉環境向我們所說的話的。

此外,神也要藉著約瑟的設計,讓雅各放手他的兒子。他一直對約瑟及便雅憫不放手,因此,神就讓他所愛的約瑟「死了」(對他而言,約瑟就是死了);但他仍不改過,仍是把便雅憫抓住不放,仍是不倚靠神而倚靠兒子。因此,神這一次又讓他學一個功課,不是抓住兒子,乃是抓住神。最後,他願意放了便雅憫時,他不只得回便雅憫,也得回約瑟了。因此,一個家庭中,若父親鍾愛兒子過於愛神,他就又失去兒子,又失去神的;若他肯放手兒子,他才得回兒子,又得到神。

當初約瑟的被賣,雖然是哥哥們的忌恨,這是直接的原因。但間接的原因,卻是雅各的溺愛,雅各的抓住約瑟。如此,不只沒有對約瑟有幫助,反而害了約瑟。因此,約瑟的被賣,間接的原因是雅各的偏愛,這是他不相信神,不抓住神,而要抓住兒子的錯誤。而這一次的設計,是神要雅各學習放手,讓他把便雅憫放手後,就得回他的兒子了。而這個家庭,經歷這一次的「苦難」後,就成為一個愛的家庭,而且是真愛的家庭,而不是偏愛的家庭了。因此,這個來自神及約瑟的設計,目的是為了讓這個不健全、有忌恨的家庭,最後能成為一個團結、有愛、及倚靠神的家庭,並能成為整個以色列民族的先祖,產生一個世上的國度,也是一個屬靈的國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