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1/12 lundi 詩11
這是一篇信心宣告的詩,是大衛所寫的詩。這詩應是他遭遇到敵人的攻擊,或是不好的環境時,所寫出的詩。詩中表明無論環境如何,他相信神必定會保守,他不會因為環境而逃避出走的(1)。因為只要他行在正路中,只要他的根基是正確的,是完整的(參3),他就可以坦然無懼地,把自己交神手中,由神主導他的一切,而沒有理由要自己設法逃走的。因此,他的環境是不好的,但他知道他仍然在神的手中,若一切都是由神來掌管的話,他就不必逃避、不必自作主張,他就可以安心地交神手中,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正直的,而正直的人,必得見神的面(7)。
一般而言,我們遭遇到不好的環境時,都是以逃避環境,或是求神把環境拿走為主的。然而大衛不是逃走,雖然在他旁邊的人,叫他趕快飛往他的山上,主要是為要逃避苦難(1),然而他覺得他不是要飛往山上,乃是要到神的殿中(參4)、要尋見祂的面(7)。這就說明一點,他在患難時,不是逃避苦難,不是求神把難處拿走,乃是尋求神的同在,乃是要見神的面。這樣的心態,是我們很少有的,因為一般而言,我們都是要避開患難的,但大衛卻不是這樣。雖然一般人的觀念,都是叫他逃往他的山上(就是人自己的避難所),但他的觀念,卻是要親近神,而不是逃避苦難。這是我們應學習的榜樣,因為苦難加上神,比沒有苦難也沒有神是好太多了。
若苦難加上神,那第一,苦難就不算苦難,苦難就變成是享受了。第二,若苦難加上神,我們所看到的,就不是苦難,而是神自己了;因為神的同在,比苦難更吸引人。苦難的痛苦,比不上神同在的甘美,因此我們所看到的,是神同在的甘甜,而不是苦難的可怕。第三,苦難時有神的同在,那苦難就是神所用的工具,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更加成熟,使我們與神更加有認識;如此苦難其實反成為我們的恩典,就不是患難了。
因此,苦難是恩典,苦難是最好的催化劑,讓我們更認識神,更得到神的生命。然而,就如這首詩一樣,很多人的觀念,都是不要苦難的,都是逃避苦難的。而當一個人受到苦難時,他的第一個想法,就是要避開苦難(1),這是很自然的事。能夠如大衛一樣,在苦難臨到時,一點不要避開,而是更想要親近神,要來到神的面前,往神的殿中去尋求祂的人是不多的。我們應學習一個功課,那就是當苦難或疾病來到時,我們不是馬上想到要逃避,乃是想到要親近神,要更多的得著神。若是如此,我們的肉體雖然是因苦難而受苦,但我們的靈命卻因苦難而成長。而我們的肉體是必朽壞的,而靈裡的生命,卻是永恆的。我們是否能在苦難臨到時,可以以一個歡迎的態度去迎接它,而不是以厭惡的態度去拒絕它呢?
若從世上的環境來看,當惡人的弓已經拉開,箭已經在上弦,並且惡人是在暗處,要射那心裡正直的人(2),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環境,而這個環境,在人而言是非常困難而無助的。然而,大衛似乎不在乎這個環境,也不在乎他的肉體的生命,他所追求的,乃是神的同在,乃是屬靈的生命。他在乎他的根基(3),而不是在乎他的肉體生命。甚麼是義人的根基呢?義人的根基,就是神的話、神的自己、就是真理的路。一個人只要行在神的路中,就不應害怕任何不好的環境的,因為最重要的,不是有否好的環境,乃是有否行在神的路中。若我們是行在神的道路中的人,那我們的根基就是穩固的。一個有穩固根基的人,他就可以安心把自己放在神的手中,也有信心出於神的一切安排,都是最好的,也都是為了我們永恆的益處的。因為神是公義的,正直人必得見祂的面(7)。
地上的人遭遇患難時,一般只是看得到周圍的環境,一般只是看得到我們所遭遇的患難而已。然而,大衛所看的,不是患難的本身,而是神是否同在。若神同在,則患難是不成氣候的;也不必怕它的。因此,原來患難來到時,反而使大衛更迫切地尋求神,他知道神是在祂的殿裡,因此他就去殿中尋求神。也給我們看得到,患難來到,我們要如何呢?最好的方法,是更加尋求神,而不是想法逃避苦難。
尋求神是一定可以達成的目的,而逃避患難則不一定會成功的。因此,當我們遭遇到苦難時,我們應有的第一個反應,不是逃避,而是積極的尋求神,這才是解脫苦難的方法。因為若以人的方法,想去逃避患難,是不一定成功的;但若去尋求神,神就一定會被我們尋見的(太7:7-8)。若神必然被我們尋見,而神是一切苦難解決的答案,也是最正確的方法;若是如此,也就是說我們在苦難中,一定是有解答的方法的,那為何我們不採用這必勝之法,而去嘗試逃走呢?這就是大衛為何不逃到山上,而到聖殿中的原因了。
神一方面在祂的聖殿裡,另一方面祂的寶座是在天上(4),而在天上的意義,是說祂察驗世人,祂知道一切的事,祂也掌管一切。那神到底在天上還是在聖殿裡(就是在地上)呢?當我們尋求祂時,祂就會從天上下來,被我們尋到,也解決我們的問題的。但當我們不尋求神時,祂就坐在天上觀看,我們就失去了親近神的機會,也失去了最佳的答案及幫助了。因此,神雖然是在天上,祂是等候尋求祂的人,在祂的聖殿裡,去與人相會的。大衛知道尋求神,這就是他的智慧,他就得了神的幫助了。
大衛說神必使火炭落在惡人身上,烈火、硫磺和旱風是他們的分(6)。那在這詩中,大衛是否因而脫離了惡人呢?可能還不是,那是大衛在靈中、及在信心中所看得到的真理。而這個真理的成就,不是在我們手中,是在神的手中。但當我們相信神時,這成就就是必然的了。因此,一個有信心的人,不必等到苦難真正離去,他才滿足的,只要他得到神的應許,知道神要懲罰惡人,他就可以滿足,也可以得到喜樂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