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代下34;1-13


2014/12/2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am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下34:1-13

這一段是說到另一個中興的王約西亞出來了。這時的北國以色列,是已經滅亡的了,然而,由於亞述王的逐漸沒落,南國的猶大,仍然可以把勢力伸到北國去。可以把北國的偶像及壇拆掉,而且可以把北國的拜偶像的祭司的骸骨燒在壇上,潔淨了猶大和以色列,砍斷以色列遍地所有的日像,這是他的特點。他不只是在猶大國作這些事,而且是在北國也作這些事,這是他把復興不只是在國中而行,而且是把這復興延伸到北國去。他所作的,不只是盡他的本分,而且是把他本分之外,但合乎神的心意的,也都作了。這是除了希西家外,第二個南國的王,也盡了他的職分,去把北國的偶像去除,這算是很難得的。

這時的北國,是沒有王的,是在亞述的統治之下;然而他看到了亞述王的衰敗,就趁勢作復興的工作。而且他所作的,正符合神的心意,是在約三百年前、北國耶羅波安時代,從南國來的神人所曾預言過的事。就是以後必有一王約西亞,把這壇拆毀,也把邱壇的祭司燒在壇上面(王上13),這事就應驗在約西亞的身上了。因此,約西亞可以說是一個活在神的旨意下的王,他所作的,不只是對南國有利,而且是對北國有利的。他不只是注意到自己的國,而且是注意到神的國、神的家,這是一個關心神的家的人所作的事。

今天我們若在教會中服事,能夠在教會中遵行神的話,能夠把神的話教導教會的弟兄,就已經不錯了。因為我們一般而言,都只是關心自己的教會,自己的家園,而很少會關顧到神的整個家的。然而,約西亞不只是關心自己的國家,也關心神的國、神的家,因為這時的北國,雖然是滅亡,但仍不是無藥可救,因此,就被南國的猶大關注,就要作一些屬靈的改革,盼望他們也可以一同敬拜神而得著復興。這是在自己的範圍內,把責任推展到神的家、神的國的例子。

約西亞為何可以如此作呢?第一,他必須是一個關心神的國、神的家的人。第二,他必須是一個有責任的人,是對神有責任,第三,他必須是一個勇敢的人,是為神擺上,不顧自己利益的人,因為北國是在亞述王管理之下,雖然亞述王已日漸哀微,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危險的。第四,他必須是一個為神而服事神,而不是為己而服事神的人。

今天我們服事神,是有各種的形態的。有時我們很易就把自己的利益加進我們的服事中。我們會考慮是否對我們有益處,然後會選擇一些對己有益處的事去服事神。也就是說,我們不只是為神的益處,也是為自己的益處而作的。若是如此,我們會不知不覺中,就作了一些潛意識的選擇,就是有利自己的服事就作,沒有利自己的服事就不作了。而能夠單單以神的利益為主的服事,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,也為了神的服事,就很難得了。

同時,當我們服事神時,一般都只是以自己的範圍為主,而只顧自己的「地盤」,很少顧到整個神的家的。然而,一個真服事的人,不只是看自己服事的一小塊,乃是關心神的整個國度的事。若是自己能力可以的,就不推辭。而這樣的服事,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譽,而是為了神的榮耀。如此的服事,才是廣而闊的服事,才是神所喜歡的。

能夠盡了我們的能力,作好我們分內的事的人,已經不多了。但能夠在自己責任之外,但對神是有好處的事,我們是否也可以作呢?而且作這個不是為了增加己的名譽,而是為了神的國而作,這就不簡單了。一個能為神的國憂傷的人,才可以如此作的。他的心不是放在自己服事的事務上,乃是放在神的心之上面。若神的心是得到滿足時,他就樂意去作;是以神的心是否滿足,作為是否服事的條件,而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,這樣的服事,就真是神所喜悅的了。

因此,約西亞所作的,是超過他的責任而作的。其實責任是沒有範圍畫定的,我們的責任,不是一個團契、不是一個教會,乃是神的整個國度。這樣的心態,是每一個服事的人都應有的。若我們只看到自己的教會、或是團契,而忽略神的整個國度,那我們的服事,是會有地盤觀念,是會變成自私、甚至會防礙神的整個國度的。因此,我們應以整個神的國度的心態、在我們的教會中,去作我們的服事。若是能以整個國度的心態,去作服事,我們才會有對的服事,而不會因局限地方的服事,而攔阻了整體的服事的。

其實每一個人若都能知道自己的職分,也都能在自己的職分上開始,並以關心神的國度的心態去服事,復興是不難臨到的。今天我們大都沒有以神的整個國度的看見去服事,大都沒有以寬宏的心胸去服事,於是我們就只看得到自己的一塊地盤,如此反而會防礙了神國度的整體工作了。求神幫助我們,使我們能夠有一個整體的眼光,看到神國度的問題,而可以把我們的心力盡上,使神得榮耀;這才是正確的服事態度。

約西亞又是作以前的王曾作過的事,就是拆除偶像,拆毀巴力的壇、邱壇、鑄造的像等。為何偶像會時常出現呢?不是前王都有在拆嗎?很奇怪的,原來人是不斷會建造偶像的,拆了又建,建了又拆,這就是南國的循環了。這代表我們其實在教會中,是要有不斷的復興,不斷的拆毀,也要有不斷的屬靈建造的。猶大國的偶像今天拆毀了,明天又再把拆毀的建立起來,這是很可怕的事。似乎我們要不斷的注意教會中,是否常有邱壇的建立,要常注意世界的事物,是否已偷進入教會中而不自知!中世紀時,改教者把教會中很多不合聖經的事物拆毀了,但曾幾何時,教會中又出現另外的邱壇,又建立了一些與聖經不合的條例,這是很悲哀的。我們應隨時注意,不讓邱壇不斷在教會中建造,而應把聖經的真理,建立起來,這才是最要緊的。

約西亞為何作王第八年,才開始尋求神呢?為何不早一些呢?又為何他尋求神,一共四年之久,才開始行動呢?這些時間,不是浪費了嗎?原來神有神的時間,不是說快就好的。要作一件偉大的事,不是馬上就可以做的,是需要裝備的。而停止不動不等於沒有作事,這段時間(12),是為了日後作事的裝備時間,是很重要的。今天我們只看他12年後所作的事,而少注意他12年內的裝備、尋求神等事,這更是成功者的根基,是隱藏的、是不會比明顯的工作來得不重要。前八年的裝備,可以說是physcial的裝備,是把八歲的小孩子身形,變成成年人的身形。而後四年的裝備,是屬靈的裝備,是把神加入生命中的裝備。有了身體及屬靈的雙重裝備,然後再作工,這才是成功之途。因此,不只是作工的時間重要,而作工前的裝備更是重要。我們若要為神作工,就一定要有好的裝備,才可以更久更長地為神作工的。

此外,作王第八年,尚且年幼,就尋求神(3)。這裡說的尚且年幼,不只是肉體的,而且是屬靈的。他知道自己屬靈的不足,就去尋求神,這就是謙卑;而神就被他尋見了。以前他沒有尋求嗎?以前可能是知道神,也要學習律法等,但卻還沒有積極的尋求神。而這時他經過了八年後,就倍覺得屬靈裝備的需要,因而加上了積極尋求神。一個人的謙卑是很重要的,謙卑是得到神的福的重要途徑。若一個人能長久謙卑,他就必能長久得福。然而,若一個人謙卑而得著後,他就驕傲,那神的恩典就停止了。因此,要長久得到神的福氣,就必須繼續謙卑,才可以得到恩上加恩的福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