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代下23



2014/12/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ercre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下23

這是在約阿施約六、七歲之時,祭司耶何耶大所作的事。這時,本是亞他利雅篡位作王的時候,然而聖經沒有記載這個女王所作的一切事。因為她所作的,並不記在永恆的事上;她的作王,是神不承認的。這一段時間,一定是黑暗時期,眾民的心都不在她的身上,因為她是拜巴力的北國的人,是神所不喜悅的。一個北國的拜偶像的人,來南國作王,這代表甚麼呢?這個北國的人,最初是從南國分裂而來的,但她是拜偶像巴力的,她卻作了六年的王。這就代表撒但來掌權了,這是可怕的。因為南國本來是敬拜神的,但卻因為北國的入侵,而變成拜巴力的國。而北國的入侵,還不是武力的入侵,卻是屬靈的入侵,而這個入侵,比武力的入侵更可怕,更不易提防也。因為當初是從結親開始的,而結親開始時,就不覺得是入侵了,就只覺得是和平,就沒有入侵的感覺了。撒但的入侵,原來當初給人的感覺,不只不是可怕的,而且是可愛的呢!這才易使基督徒上當,被撒但引誘及入侵,還以為是結親呢!

當我們容許世界進入我們中間時,起初可能看不出來是可怕的,甚至起初是覺得可愛的;然而當我們給撒但留地步時,我們很易就給撒但漸漸蠶食我們而不自知。而到了後來,不只是屬世的權沒有了,連屬靈的主導也沒有了。這就是約沙法當初與亞哈結親,所帶來的問題。這個世界表面是可愛的,但其內是藏有各樣的陰謀,是撒但掌權的。若我們不留意,以為可以與世界結親,走和平之路,我們就上了撒但的當了。撒但是不會與我們走和平之路的,撒但可以裝作和平之子,但他本身不是和平的。當我們與之結親時,就把撒但的那一套敗壞,不知不覺帶入了我們中間。到了有一天,撒但就會自立為王,不只管理我們屬世的事,更管理我們屬靈的事了。

亞他利雅就是這樣,她是代表撒但的。當約沙法把她娶為媳婦,以為可以與之結親時,他就不知不覺把撒但引入了南國了。這就使他的兒子約蘭,他的孫子亞哈謝,都被亞他利雅控制,而不能行耶和華的路了。最初時是亞他利雅主導兩個王,到了後來,她自己就自立為王,更露出她的猙獰面目了。撒但也是這樣,牠會先以世界的可愛面給我們顯露,等我們覺得牠的可愛。當我們把牠引入來時,我們不知不覺就把敗壞引入而不自知了。當牠的勢力愈來愈大時,就會把我們既有的制度,既有的屬靈氣氛慢慢的拆毀,到了最後,就只剩下牠自己坐在王位上,自己為王了。因此,亞他利雅的例子,就是要給我們儆醒,讓我們基督徒不要以為世界是可愛的,就不小心把世界引入。而世界背後的撒但,就會伺機而起,就會把我們的屬靈生命蠶食了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但以理的智慧,立志不要走世界的路,這就是成功的路、神跡之路了。

耶何耶大是神所揀選的器皿,目的就是要復興所失去的,要把撒但所得的奪回來。他所走的路,一方面是要把王室恢復,把神的應許的大衛的王位奪回來;另一方面,他更要把拜偶像之路除滅,使人民恢復走神的路。因此,他的恢復是兩方面的,一是把王位奪回,二是把屬靈的敬拜恢復。因為這時人民被亞他利雅帶領,把巴力的壇及像,以及巴力的廟建造起來(17),引導全民敬拜偶像,這才是最可怕的。

耶何耶大是知道神的路才是對的,他知道神的應許是甚麼(3),因此,他的改革是有方向的。當我們要作一件事時,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的方向是甚麼,惟有找到正確的方向,我們的行事才會得到神的幫助,才有可能會成功的。耶何耶大這七年是活在使命中,他忍受了亞他利雅的統治,沒有說話,因為這時約阿施還是小孩,還不能成事。因此,這七年他的心是焦急的,但他也在等神的時間。他雖然知道對的路是甚麼,但他卻不能急於行事。這給我們看到了至少兩個教訓,第一是我們雖然是走在對的路中,但我們還要等神的時間。不只是路是對的,而且時間也是對的,並且有對的人來成就這事,這才是我們行事的方針。

第二,因著約沙法當初的失誤,他的後代幾乎就滅種了,這是他當初想不到的;而因著神的憐憫,神仍給他保留一個兒子,但猶大國就必需忍耐六、七年的女王統治了。這七年也算是神的懲罰,是神讓他們知道,當我們與世界聯合時,我們就必要忍受被世界統治之苦。而被世界統治時,是可怕的;只有被神統治時,我們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的。

當耶何耶大等了七年後,他知道時間成熟了,神的應許要恢復了,他就起來行動。他一方面是按著神的應許而行事,但另一方面他也是按神給的智慧來預備。他預備了各樣的人、各樣的兵器,這是表面的預備。然而,更重要的預備,乃是眾人的心,因為惟有眾人的合一,眾人的心都向著耶和華,力量才會出來。這時,就不必靠武力,而靠著合一的心,以及神的恩典,就可以把王位奪回來了。而當耶何耶大召集了眾人時,他們一同立王,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動作,就是將律法書交給約阿施,之後才立他作王(11)

原來作王不是享受,乃是責任的承擔,乃是要把神的律法行出來,並讓全民行在神的律法中,這才是恢復的目的。因為若作王失去了神的恩典,那作王就沒有意義了。若作王的人是不行耶和華的道的,那全民就沒有福氣可言。因此,立王不是最後的目的,使王能行在神的道路中,這才是最重的目的。否則這些人說願王萬歲(11),這種口號,對一個敬拜神的王而說是對的;但對一個不敬拜神的王而說,就是禍患來的了。耶何耶大看到了這個重點,就在立王時把律法書交給了他,這是代表要他不只作王,且要以神為他的王。可惜的是約阿施也只是在耶何耶大在世時,才遵守神的道,耶何耶大去世後,就偏離神的道,這也是很可惜的。

亞他利雅被殺死了(21),耶何耶大成功把大衛的後裔立王了。這件王立的事,算是成功了。但下一步其實更緊要的,是要王能照著神的律法而行;不只是耶何耶大在世時,更應是他不在世時,還是可以如此行,這才算是成功。可惜的是耶何耶大只能輔助他敬拜神,卻不能使他的心也敬拜神,於是耶何耶大死後,約阿施就不再行神的道了。這就只能成功了一半,而不能完全的成功了。外面的王位是得回了,但裡面讓神作王的生命,卻還是沒有,這就很可惜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