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代下六:1-21



2014/11/1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mard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代下六1-21

建殿完成了,所羅門建造的聖殿,是宏偉的,他一共建造了七年才完成。而建造完成後,他作了一個禱告,這個禱告,就是代表他的心聲,就是代表眾人的盼望。這個禱告,有一些特徵:第一所羅門的心態是謙卑的,他不因為自己建造了這麼宏偉的一個聖殿就自以為傲,他乃知道神本來不「稀罕」要人為祂建造聖殿的。因為神是住在幽暗之處的;所謂住在幽暗之處,就是說祂是無所不在的,祂不是可以被我們限定祂所住之處的。而當初神也沒有說祂需要居所,因為祂是不住在人間的。因此,神之所以讓人建殿,算是神給人的恩典,算是神給人的福氣;這是所羅門及大衛所深知的。

今天我們若能為神作一件甚麼事,這不是我們給神的「恩典」,乃是神給我們的恩典,讓我們可以服事神。能夠服事神,是這世上最大的恩典,因為神本不需要人的服事,神自己是萬有的一切,祂是自有永有的;祂不缺乏甚麼,祂只是不斷的供應人,而不是要人供應。也因著祂不缺少甚麼,所以祂能讓我們服事祂,這就是祂給我們的恩典,讓我們這些不配的、卑微的人,可以有機會服事祂就是萬王之王。以前的人,連正眼也不能瞧君王一下的;而萬王之王能讓我們服事祂,這是何等榮耀的事啊!我們必須有這觀念,一切我們的服事,都是神給的恩典,而不是我們配得的。所羅門的禱告中,就有這個觀念;而他建造了這偉大的殿後,他是感恩而不是驕傲的。這才是我們服事的態度,也是我們該學習的。

第二,他知道整個建殿的來由,是神所恩賜的,他就按著神的旨意而行;他所作的,是在神的旨意中。也就是說,他的禱告,是強調他所作的,都是行在神的道路中的;他不能也不敢偏離神所啟示的路。當大衛希望要為神的名建殿時,神卻不許他建殿,而只許他的兒子建殿(9);大衛就順服了。而現在所羅門也順服了,就是為神建造了聖殿,這是行在神的道路中。而這旨意及道路,是大衛求出來的,因為神本來不會主動要人建殿的。而當神的旨意清楚後,大衛及所羅門兩人,都按著神的旨意而行:一個是不建殿(但預備建殿的材料),另一個是建殿。神要大衛不建殿,他就不建殿了;相反的,神要所羅門建殿,他就建成了。這就代表我們人的道路,是要行在神的旨意中。同樣一個建殿的工夫,對我們而言,誰建造有甚麼關係呢?但對神而言,卻有祂的計劃,而我們的責任,就是要按照神的計劃而行。不能建殿的就不建殿,而能建殿的就要建殿;這些大衛及所羅門都遵行了。

其實當初大衛是很想自己建殿的,但因著神的不允許,他就不建了。而所羅門的建殿,是因著大衛的想法及承傳,才建造聖殿的。但他也順服神的命令,就把殿建造了。因此,順著神的旨意而行,走在神的道路中,這就是我們的責任。而當所羅門述說這事時,他是回顧過往,看到了神的應許,也看到了自己走在神的旨意中,因而知道自己的一切,都沒有違背神的旨意;而聖殿按著神的指示而建成,這就完成了人的責任,是值得歡喜的。

第三,所羅門看到了一切如神的計劃完成時,他除了謙卑外,也是存感恩的心的。謙卑與感恩,是一體的兩面。一個謙卑的人,到處都會看得到值得感恩的事,他就會常常感恩的。而一個驕傲及充滿己的人,他是不會感恩的,因為他覺得,是他自己的能力、是他的功勞,才會有這樣的成就的。因著所羅門是一個謙卑的人,他就會感恩,他就會把一切的榮耀歸給神。因此,我們要學習作一個謙卑的人,也作一個凡事謝恩的人。

而凡事謝恩的人還有一個特徵,就是一個會用屬靈眼光看事的人。所羅門就是一個會用屬靈的角度去看事的人,他看得到一切都是恩典,他也知道自己的卑微,他把從前神的應許看得到,也把現在所作的,不只連於過去,並且連於將來。這就是他看事的態度,是從屬靈的角度去看的,而且是超越了時間,看到了將來。

今天我們是否懂得用屬靈的眼光去看事呢?擺在我們面前的,常是實際的事物,而這些事物,不只是當時的意義、或是外面的意義,更是包含屬靈的意義的。若我們只留心外面的意義,也不思想神作這事的目的,我們就會忽略了神在這些事物所要啟示給我們的旨意了。而當我們有屬靈的眼光時,我們會對所有神所安排的事物,都會存一個感恩的心的。因為當我們發現每一件事情的發生,都隱藏了神的旨意時,我們必會驚嘆神的智慧,而發出感謝來的。

第四,所羅門不只在神面前謙卑,他也勇於在人面前,表達他對神的敬拜:他是當著眾人的面,而向神跪下的(13)。一個君王本是有面子的,因為他在眾人面前,是最大的。然而他面向神時,他當眾向神下跪,這就表示他不畏在人前表達自己對神的謙卑及順服。當一個君王能在神面前謙卑,且讓全體人民看得到時,那人們自然也會對神發出謙卑的敬拜的。愈有地位的人,而能在眾人面前向神謙卑的話,那眾人也就愈易向神謙卑的。一個眾人都服的人,能向神謙卑,那眾人就必也會順服神的。因此,所羅門在眾人面前的謙卑順服,是造成百姓看得到神的偉大,而能同心向神服事的重要原因。

今天在教會中,一個屬靈的領袖,他對神的心態如何,眾弟兄姊妹是看得到的。這不是嘴巴上的敬拜,而是心態上的謙卑。若一個屬靈的領袖,他的心不是謙卑向神的(那也一定不會謙卑向人),那會眾也不會懂得謙卑的。若一個教會的領袖,他向著神的表現是謙卑的、順服的;那會眾也會懂得向神謙卑及順服的。若一個領袖的行為是服在神的權柄下的,那弟兄姊妹是看得到的;這時眾人就都萬眾一心,一同向著神敬拜,就如所羅門這時所作的一樣的。因此,教會領袖向著神的心如何,這才是影響到整個教會的一個重要關鍵,是帶領教會的重要條件之一。

第五,所羅門除了看得到神的應許成就外,他也看得到人的責任(15-16)。當神向我們所應許的成就後,我們是否也盡我們的責任,行在神的道路中,遵守神的律法,而完成神所託付的呢?所羅門看得到神的應許中,有人的責任。就是要遵守神的律法,就必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(16)。他知道這是人的責任,也知道人的軟弱,他就求神讓他們有能力能遵守神的話(16-17)。當神給我們一個任務時,也必給我們相對的力量的。然而,我們要學習把自己完全交在神的手中,靠著祂的恩典來成就神所應許的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第六,所羅門知道了人的軟弱,也求神主動的恩典,晝夜看顧這殿,就是神應許立為祂名的居所(20),並且垂聽神的民以色列的禱告(21)。這樣的祈求,是知道人的軟弱,以及人有所求,就必須神施恩垂聽,幫助人去完成神的旨意。這是所羅門看得到將來的可能情形,而先把將來的事也放在禱告中了。我們的禱告,也應學習把自己的將來,自己的一生;教會的將來,教會的一切,也全都放在神的手中,因為只有放在祂的手中,才是最完全的。

最後,所羅門說他把神的約櫃放在其中(11),櫃內有耶和華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。會幕時的器皿,大多被大衛及所羅門重造了,但只有約櫃是沒有改變。這代表舊約的中心是約櫃,而新約的中心也是約櫃。摩西的樣式中的約櫃,及大衛的樣式中的約櫃,都是同樣的一個。這就表示只有神是永遠不變的;也只有神的同在,是神永遠的旨意,直到新天新地時,也是這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