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8/2 samedi 撒下15:19-37
這一段是說到大衛逃離耶路撒冷的經過。他選擇不正面衝突,但卻暗中佈局,希望可以由神決定,他是否可以重回耶路撒冷(25-26,31)。他一方面倚靠耶和華,一方面也把自己交耶和華的手中。他似乎不留戀王位,但卻回到神那裡,聽候神的安排。他對押沙龍是沒有處理,他似乎也有一段時間,沒有特別求問神了,但這時他似乎恢復了與神的關係了,因為他可以開始禱告了(31)。以前他處理押沙龍的事情,在九年中聖經是沒有記載他求問神的事跡,他沒有求神教他如何處理,他只是自己作主,不見押沙龍的面而已。然而,這時他就開始求神了,他就開始恢復與神的關係了。
其實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,環境可以改變,而且是突然來的環境;然而,他若行在神的路中,他可以不理環境的改變,只理神的旨意就好了。因為最重要的,就是行在神的路中,正如他所說的,若耶和華喜悅他作王,他就必可以再回來;若祂不喜悅他作王,他想作王也必不能作成的(25-26)。大衛現在回到神那裡了,他還是把自己及自己的王位,交在神的手中,這是最重要的了。當他願意把自己交神手中時,他就已經不必再煩惱了。
因此,他一方面逃走,一方面計劃。逃走是代表他把王位暫時不顧,若神不喜悅他,他就拱手把王位給他的兒子。若神還是喜悅他,他已經留下伏筆,就是安排了一些忠於他的人,這些人可以幫助他把失去的王位再奪回來的。因此,他是把一切交神手中,他一方面是可以把王位棄掉;另一方面他又留下恢復王位的機會。他自己不決定是去是留,但他希望神再讓他作決定。他的目的,不是為了王位,乃是為了遵行神的旨意,這才是他最重要的目標。
今天我們也當如此。我們不是為了特定的事情求神,或是為了特定的目標去努力;我們乃是把我們的一切交神手中,由祂決定我們前面的目標及道路。我們只要遵照神的旨意而行,一切就不必掛在心中,我們就自然會有出人意料的平安跟隨著我們了。這就如但以理一樣,他的生活,只是與神親近,他有一個素常,這個素常,就是一天三次禱告神,就是與神親近。他的與神親近,乃是他的素常。當他有了這個素常後,他就不必再顧其他的事了。環境會改變,外面的事情,會有突然的變化;然而,只要我們與神親近是一定的,我們不必改變我們的素常,我們就可以勝過一切突然而來的變化了。
大衛是逃難,他的王位是岌岌可危的,然而還是有人跟隨他,還是有人至死忠心的服事他的。這就是患難見真情,這就表示這些人不是為了榮華富貴,不是為了金錢地位,乃是為了愛了。因此,苦難來了,一方面對大衛是不方便,是一件人人不想有的事,然而,因著苦難,可以磨煉人心,可以知道誰是忠心的人,誰是真正有愛的人。平時是測試不出來的,只有遇到危難時,才可以測試得出來的。而當苦難來到時,大衛也可以藉此而知道神的心,他也因而把這王位再次交回給神,由神決定他是否適合作王。這可能也是因著大衛在作王時,犯了最大的淫亂罪,奪去人妻,也殺了人夫,這是一個不討神喜悅的大罪。因此,大衛也藉著這一次的苦難,把自己的王位交給神,由神來決定他是否繼續可以適任。這種態度是可取的,是討神歡喜的。
同時苦難來了,也可以讓大衛更親近神,更可以成長。他在押沙龍離開他後,似乎沒有看得到他有太多的作為,也看不到他與神親近的禱告。他似乎沒有求問神,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押沙龍的事。然而,在苦難來到時,他的智慧及精力又再出來了。似乎潛伏了很久的智慧、能力又再浮現出來了,比起沒有苦難時,他算是精明得多了。因此,苦難絕對不是完全無益的;苦難是可以使我們的生命更成熟,也可以使我們的生命,成為最佳的見證,使人看得到神恩典而羡慕的。
以太來的日子不多(20),英文及新譯本是譯為昨天才來。可能昨天可以代表短時間也,不一定就是昨天之意思。但不管他來了多久,似乎是突然出來的人,因為以前沒有記載他的事跡。而這人也算是勇士(撒下18:2),算是突然冒出來的。是否神特別為大衛預備的忠心僕人呢?在患難時,神會奇妙的加給我們很多恩典的。若他果然是昨天才來的,那豈不代表神為了這患難,而特別差遣以太去幫助大衛嗎?因為這人以前是名不見經傳的,但當大衛遇到災難時,他才出現了。這就是代表神的恩典了。神若把苦難給我們,也必同時把勝過苦難的能力加給我們,使我們能勝得過苦難的。
撒督把約櫃抬來,這從人來看,不是好事嗎?因為約櫃是代表神的同在,若有神的同在,那不是一定得勝嗎?這是一般人所喜歡及所要的。然而,以前士師記時代快結束時,以色列人以為抬著約櫃打仗,就必可以得勝非利士人(撒上4:3),結果還是失敗了。大衛知道不是約櫃的同在可以幫助他,而是神的同在,才可以幫助他。他要的不是象徵的同在,乃是實在的同在。實在的同在,才是真的有用;宗教的外表,不是神所要的;這是大衛對神的認識。因此,他就叫撒督把約櫃抬回去(25),他要的不是約櫃的同在,乃是神的同在也。而神的同在,是要自己與神親近,而不是靠一個外表的約櫃的。
當大衛知道了亞希多弗叛變後,他似乎很在意這個人,因此就求神敗壞他的計謀(31),不但如此,他還要戶篩回耶路撒冷,可以假裝投降押沙龍,而成為大衛的間諜,也可以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(34)。這就是大衛的佈局,他一方面逃難,另一方面也在佈局。他不一定為了自己一定要勝利,但卻讓神選擇他可以繼續作王呢,還是不能作王。他選擇儘量避免戰爭,避免有人的死傷,尤其是押沙龍,他更不想傷害他。因為大衛的目的,其實是好的。他遇到突然的災難,但他把之交給神的手中,他可以順服神,只要是出於神的,他就順服。這就是他的原則,這可從他整個安排中,略略可窺一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