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1/24 vendredi 路十三1-21
(1-5)人喜歡比較,也喜歡定別人的罪,但對自己的悔改,卻常是遲鈍的、猶疑的;因為人對自己的罪,都是不敏感的。然而,沒有一個義人,連一個也沒有。我們不比別人更有義,我們要得到神的喜悅,只有一條路:不是論斷人的路,乃是悔改的路。我們所要的,乃是恩典,是靠神的恩典而稱義;不是靠論斷別人而稱義,更不是比較別人而成義。但人以為論斷別人,就顯得自己比別人有義了。若不能悔改,則我們是沒有辦法免去我們的罪的。若不悔改,每個人都要滅亡,這是當時的人所不明白的。或許他們以為自己是神的兒女,是神所選的選民,而他們所作的,自然是用比較的方式,以得到義。因為他們有神的恩典,有神給的律法,他們就以為守律法,就可以得救,就可以比別人為義。他們不單是與外邦人比,也與其他的猶大人比。由於他們有這種觀念,他們就自然會比較的方法,去定別人的罪,而定自己為義了。
原來我們是一個很會比較的人,而比較就是代表靠自己。若靠神,就沒有可以比較的了。一個人若比較的話,他就會自以為義,就會定別人的罪。若一個人願意來到神的面前,他就會看到自己的罪,就會悔改而求神的恩典。因此,比較是自義的路;而悔改是謙卑的路。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,這是不變的律。因此,我們應求神常常除去我們「要比較」的想法,我們不與人比,只謙卑地來到神的面前,求祂的恩典,求祂的赦罪,這才是我們要走的路。
(6-9)耶穌在地上已經工作三年了,但以色列人仍是結不出生命的果子來,讓神的心得以滿足,這就是這三年來的結果,是何等令神傷心呢!然而,神還是寬容他們,等到耶穌上十字架後,把生命賜給他們,希望他們可以悔改,可以得著生命。十字架是最好的營養劑,但它卻是人所厭惡的,就如糞一樣,雖然不受人歡迎,卻是令植物成長的必需品。神容忍祂的子民很久了,他們外表敬拜神,心卻遠離神,神還是給他們機會。但到了主後七十年時,他們還是滅亡了,因為他們沒有結出果子來,使神得滿足。
(10-17)這個女人,腰是直不起來的,她的腰若直不起來,就只能天天看到地上的事物了。她所患的病,是軟弱的病;她不是不能走,但卻是直不起腰來走。她似乎不是向天望,她的眼不能向上望,她只能望向地上的事物。她所活著的層面,乃是地上的事物,乃是地上的生活。今天基督徒是否也是如此?我們是信了神,但卻只是信徒,而不是門徒。我們沒有向上望,也不能向上望,因為我們似乎被軟弱的靈附著,而不能直起身來,更得不到安息。只有耶穌來了,祂才真能給那女人安息的。我們也當只仰望耶穌,讓祂成為我們的安息,而不是追求這世界的一切,因為這世界和其上的事,都要過去,惟獨遵行神旨意的,才永遠長存。
管會堂的嚴守法利賽人的律,安息日是不能治病的,但反過來看,安息日卻可以解開槽上的牛驢、牽去飲水(15)。原來法利賽人的一套律法,卻使人比牲畜還不如呢!他們作了一套律法,是超越了神的律法,是把人牢牢的捆綁住的。他們本是想安息,但因著人所定的條例,反而使人在安息日是最不能安息的,這就是人的矛盾。人所作的事,常是適得其反的,以為可以達到某種目的,豈知是愈走愈遠。本想得到安息的,反而使人更多捆綁。神的恩典是要給人的,但當人加上了自己的方法後,就把神的恩典,變成人的捆綁了。
這不只是法利賽人所作的,在今天的教會中,有很多的條例,不是聖經所規定的,但人卻還是以人的條例為我們的規矩,這就成為新約的法利賽人了。因此,我們在新約的時代,在教會的時代,也應注意是否教會中有些條例,不是聖經所規定的,但卻是傳統所遺留下來的。而這些條例,是否反而捆綁了我們,使我們得不到安息而不自知呢!
(18-21)這裡耶穌舉了兩個例,似乎是說神的國愈來愈大的意思,但這種大,總是讓人覺得不是很正常。例如芥菜種卻成為樹,這就不是各從其類的感覺,這似乎是不正常的,是人工的加大,是表面的華麗,是人的驕傲,而不全是生命的長成。原來有時當我們追求生命的道時,我們有時會加上人工的方法,就是所謂的揠苗助長的方法,把世上的東西,加入教會中,使之壯大。然而,神的國不是用人工所可以長大的,當信仰加上政治,或是加上人的裝飾時,神的國就變質了,這與中世紀時的天主教會是一樣的。此外,是這個女人把麵酵加入,而不是神把聖靈加入,這也是人工的方法,而不是自然的、神的方法。我們的生命要長進,不是靠人工的虛胖,乃是靠神的靈,進入我們裡面,那就自然會生成壯茁的生命的。一切人工的添加品,只會使神的國變形虛胖而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