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5/13 lundi 箴三十
這一章是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言語,他喜歡用一些數字,來表達一些想法。而主要的主題,亦離不開整本箴言所注重的。其中說到的有關題目,有驕傲(13)、有謙卑(2)、有神的話語的寶貴(5)、有孝順(11,17)、有貪心(15-16)、有聰明(24)等。這些都是箴言中所常說到的,也是箴言書中所希望我們要注意的。
(2-4)這是作者用相反的語氣,來說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,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的說法。他告訴我們,若不認識耶和華,不知道祂的權能,也不知道祂的創造,那就是愚笨的人。作者可能最初之時,是不認識耶和華的,後來他得到了啟示,他認識了神後,就說出這一番話來。這是一個有經歷的人,因為他經歷過了自己在無神時及有神時的不同;他從無神到有神,知道無神是愚蠢的、而認識神的人是幸福的,因而他就說了這一番話。一個有經歷的人,他所說的話,是不一樣的,是經過痛苦後的喜樂,是生命的話語。因此,說到箴言、說到智慧,說到聰明,一定是由認識耶和華開始的。若一個人不認識神,也不認識神的恩典,他就是愚笨的人。
(5)一個認識神的人,就應是一個認識神的話語的人。我們從何處去認識神呢?不是從我們的推斷,不是從我們的猜測,乃是從神所啟示的話中;除此之外,就別無他途了。今天人認識神的管道,很易會加上自己的經歷,而把個人的經歷大眾化,這是不對的。我們的經歷是個人的,但神的話出來,是對大眾的。因此,認識神不是從某個人的經歷去認識,把某人的經歷套上去;而是從神的話去認識,神的話才是對大眾的真理。
(8)這裡應是兩個祈求,一是求神把虛假及謊言遠離他;二是求神讓他不貧窮,也不富足。這兩個祈求,應是互相有關的;就是說,若一個人沒有虛假,他就可以不致貧窮的。但他也求神讓他不富足,這個祈求,就不常是我們所求的了;因為後們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富足的。但他為何求讓他不要富足呢?因為他想到的是神的名,因為他想到的,是富足時會驕傲,也會依仗財富,因而忘記神。因此,一個人活著是為神而活,不是為自己而活。他的目的是放在榮耀神方面,因此,他就不會貪心,一切以神的名得榮耀為主,這是他活著的正確態度。
(11-14)這裡有四種人,都是不應該有的人,一是不孝的人,二是無知的人,三是驕傲的人,四是舌頭兇惡,兼心裡兇狠的人。孝順是箴言常說到的美德,無知的人很難接受別人的教導,驕傲的人不會成功,只會失敗,而說話兇惡的人,必得到神的懲罰及報應,這些都是我們應避免的。
(15-16)不知足的人,他就如石胎一樣,如浸水不足的地方一樣,是生不出新的生命,也結不出好的果子來的。
(18-20)前兩節是說到神的創造之奇妙。雖然第三樣似乎加上了人的發明,人造了船,可以在海中行走;但這也是神所計劃的,是神讓這道可以被人利用,使人可以經行海中之道。而男女交合之道,是神所創造的生命之道,使生命可以生生不息也。但第20節卻是說到罪惡之道,淫婦之道。人把神所創造的奇妙,變成放縱、犯罪及享受,這是人把神所創造的美事變為醜事,是人所行的道。只要人偏離神的道,就必定落在犯罪的當中,奇妙的道就變成敗壞犯罪之道了。人惟有遵行神的旨意,才會享受神的奇妙恩典的。
(21-22)地上有些不合宜的事,這些事是使地承受不了的。這些事是因著人的敗壞而發生的,是暫時不走在正軌道上而生的。人犯罪後,就常會有不合常理的事發生,若不合常理的事發生得多,地就愈會受震動的。今天世上不合理及不合宜的事愈來愈多,是否也是令地震動的原因呢!
(24-28)雖然是小,但有智慧、靠著勤奮、靠著神的恩典,人可以成就偉大的事。大小是體型的問題,但智慧、勤勞、依靠神,卻是與體型的大小無關的。因此,不論我們是大是小,依靠神就是最大的;加上智慧、勤勞,我們就可以勝過一切其他的人。
(29-31)我們不是獅子,不是動物,但我們可以成為無人能敵的君王。無人能敵的君王,就是屬靈的君王。屬靈上甚麼是大呢?就是服事人的人。當我們願意作眾人的僕人時,我們就是屬靈上為大的。而屬靈上作王的人,就是作眾人的僕人的人。屬世的威武,是以外表為表現,但屬靈的威武,是以謙卑為表現。若我們能謙卑,我們就是君王的表現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