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5/8 mercredi 箴廿五
(6-7)一個人若驕傲,很易就失去他所有的;反之,一個人若謙卑,別人就會把榮耀給你。我們不必自己爭取些甚麼,因為若是你已有的,你不必去顯出來,由別人所加給你的榮耀,會比自己誇耀的榮耀大得多的。驕傲的人是不容易忍耐的,由於他不能忍耐,他就先作出妄自尊大的事,於是就反得羞辱了。若能忍耐,等別人請你上來,那就會增加榮耀了。因此,驕傲的人會失去自己僅有的榮耀,而謙卑的人會增加自己的榮耀,我們應學習作一個謙卑而忍耐的人,不要表揚自己所有的,要等別人來表彰,那榮耀才會增加的。
(8)強出頭的人,不是為了表達真理,乃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才能;不是為了真理而爭競,而只是為己的榮耀而爭競,但至終卻是會羞辱自己的。我們若有爭辯,所有的爭辯,應是為了真理而爭,而不是為了個人而爭,也不是為了表揚自己而爭的。
(11)合宜的話,不是出於自己的,乃是神給的智慧及恩典。這個世界,其實需要安慰勸勉及鼓勵人的話,然而,大多數人說的話,都只是一些虛浮的話、埋怨的話,洩氣的話而已。然而若我們能操練我們的話語,煉淨我們的言語,則我們的話語,其實可以用來幫助不少的人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應立志並求神幫助我們,能每天說出合宜的話,解決人的糾紛,鼓勵安慰失喪的人,讓人得幫助。因為一個柔和的舌頭,能折斷骨頭(15)。
骨頭是最硬的,而舌頭是最軟的;軟的卻能折斷硬的,這是人想不到的。若我們能立志說柔和的話,合宜的話,那就能化解怒氣,使人的剛硬態度,得以軟化,這是和平之子所作的,也是這世界所需要的。求神常給我們有一個柔和的舌頭,能使別人的骨頭折斷,這種以柔制剛的本領,是每個基督徒所需要的,也應是我們所盼望得到的。
(12)不只勸戒,而且是有智慧的勸戒。勸戒要產生效果,就應求神給智慧。因為要勸戒一個人離開不對的道路,不是容易的事;但勸戒是我們的責任,我們就應來到神的面前求智慧,讓神告訴我們如何作、如何在適當的時間、地點、及有好的機會來勸戒,這都不是人所能掌管的,乃是神所賜的。這也是我們當學習的。
(16)能夠節制,能夠不貪,是不容易的。我們應求神給我們一個克己的心,因為世界的東西,是無底坑,也很吸引人,若只是追求世界的東西,容易陷在其中,而不能自拔。只有屬神的東西,是真正的蜜,是我們追求的目標,是不會吐出來的。
(17)進鄰舍的家,可以是表達愛,但也會做成別人的負擔,使人覺得厭煩。因此,我們凡事要適可而止,不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事,而且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,如此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平衡,而不會使人厭煩。否則有時由於我們沒有智慧,本來是好的事,也因著我們的作法而變為壞的事。這是我們要注意的。
(21-22)對仇敵的另一種消滅的方法,就是用愛而不是用恨。新約的羅馬書也引用此節聖經(羅12:20),表示這亦是新約的精神呢。今天世上的人對仇敵的方法,就只有打及殺,而我們所界定的仇敵,又特別多。因為人的罪性,凡不合己意的,都成為仇敵,於是這世界的戰爭就會愈來愈多,而停止不了。若要把仇敵的敵意完全消滅的方法,只有一個,就是以善對惡,而不是以惡報惡,這是神的方法,是世界所缺乏及不知道的方法。而我們要走的路,乃是愛的道路。這條路是難的,同時,其效果一般是不會馬上出來,需要我們的忍耐,花上不少的時間、愛心及忍耐,才會成功的。雖然如此,它卻是消滅仇敵最好的方法,是我們要學習及使用的方法。
(26)一個有真理、有神的話的人,在惡人面前是有責任表達出真理來的。這就如猶大說,要為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,竭力的爭辯(猶3)。在真理的面前,我們不要退縮,一定要成為真理的見證者,這也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責任,是不能推卸的。
(28)一個克己的心,能管理自己的能力,是我們所需要的。若是放縱肉體,就無法被約束,終久就會偏離神的道路的了。捨己及克己,是基督徒良好品格的兩個重要美德,是我們要求神給我們養成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