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3/18 lundi 可十二:13-27
一、可十二:13-17
這一段是法利賽人和希律黨的人,設計問耶穌的問題。他們所問的問題,本身就是矛盾的問題,他們不知道如何回答,因為回答「可以」也好,回答「不可以」也好,都是會產生問題的答案。因此,這個問題的答案,就不是可以或不可以,就能解決問題的。原來在人世間,是常常存有一些矛盾而沒有答案的問題。這些問題,不是世人所可以回答的,只有把之帶到神的面前,才會有真正的答案。
為何他們這問題沒有答案呢?因為他們是被羅馬統治,然而他們是神的子民,不應被外邦人統治的。他們覺得納稅給該撒,是一件很不甘心的事,但又不得不作。然而,若他們不納稅,又會給羅馬人認為要作反,他們又沒有這能力,去擔當這罪。因此,他們就活在矛盾中:不想作的事,只好還是要去作了。他們這個問題,是如何產生的呢?他們應先探討他們問題產生的原因為何,然後才有可能知道答案的。
他們產生這問題的原因,除了他們國力弱,被外邦人併吞外,更重要的原因,原來更是他們背叛神,不聽神的話。因為他們不聽神的話,神的懲罰就來到,神就不與他們同在,就把他們放在外邦人的手中了。因此,一個人為何產生問題呢?就是因為罪而起的。當一個人犯罪後,問題就因著罪而接續而來。若我們不離棄罪惡,那問題就會一個接著一個,就會愈來愈嚴重的了。罪惡若存在,就會使人活在矛盾中,而不能用地上的一般方法,或是yes or no就可以解決的了。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,一定要回到這問題的根本去,把原因找出來,才可以有機會解決問題的。
耶穌如何回答呢?這問題本來就不是可以或不可以的答案,這問題的解決,一定要回到神的面前來,讓神來解決。他們若要避免這種尷尬的情形,就應離棄罪惡,並求神憐憫,然後才可以有機會復國。而當他們復國後,這問題才真正解決的。那麼,若不能馬上復國,該如何辦呢?他們的問題,只是問納稅給該撒,可以不可以(14)、以及該不該納而已(15)。然而,當耶穌回答時,祂不是說yes或是no,而是把目前的真實情形告訴他們。目前他們的口袋中,都是該撒的像,都是充滿外邦人的錢,他們不可能不納的。他們的生活,就是被外邦人統治的生活,這是實際的情形。然而,重要的不是納或不納的問題,而是他們如何看這事,如何處理這問題。
耶穌的回答,是加上了一句他們沒有問的問題而回答的,那就是:神的物當歸給神。他們所看的,只是該撒的問題,但耶穌把他們的問題,提升至神的層面,而不只是該撒的層面。該撒是當時地上最大的君王,然而,他們更應關注天上最大的君王,就是神的看法。他們害怕地上的君王,卻不害怕天上的真神。他們關心地上君王的態度,卻忽略天上真神的想法。耶穌把他們的問題,提升到天上的層次去看,用天上的角度去看事物,我們會更曉得怎樣做。
當他們只注意該不該納時,耶穌卻告知他們,有一件更重要的事,就是倘若我們把神的物歸給神時,我們其實就不必管地上的物如何歸屬的了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活著,不是為該撒而活,也不是為了該不該納稅給該撒而煩惱。我們只有一個重要的本分,就是先為神而活,先以神的事為念;我們就可以知道如何作地上的事了。若我們凡事能把神擺第一時,我們地上的事,就不會產生該不該納稅的矛盾問題了。很多時我們的矛盾,是因為我們不把神的事放第一,而只把地上的事放第一,如此我們才會產生該不該納的矛盾問題的。耶穌把這問題的真正答案指出來了,那就是先把神的國、神的義擺第一,如此,地上的事,就自然解決了。這時,地上的所有矛盾,也會不知不覺地消失了。
二、可十二18-27
撒都該人不信復活,他們的不信,不是由於聖經而來的,是由於讀不懂聖經而來的。他們應是讀聖經的人,然而,他們讀出的聖經,是加上人的意思的,於是他們就讀出人的想法,而不是讀出聖經來了。他們讀聖經時,是把地上的觀念,用到天上去,於是他們就讀出地上的想法,而不是讀出聖經真正的含意了。
原來地上是有嫁娶的,於是他們就把地上的嫁娶,搬到天上去。因為他們認為,地上既然有嫁娶,那天上也應該同樣有嫁娶的。他們把地上的觀念,不知不覺地搬到天上去,讓這觀念去左右及主導聖經的解釋,於是他們就把聖經的觀念,錯解成他們認為的觀念了。地上是有嫁娶的,他們就不知不覺把這觀念,也搬到將來復活後的天上去。由於他們用地上的觀念去讀聖經,他們所解出來的聖經,就有點覺得矛盾,於是他們就放棄了聖經的觀念,而接受自己的觀念了。這是不知不覺地用地上的觀念,去否定了天上的觀念的結果。
因此,我們讀聖經時,第一要完全用天上的觀念去讀,不是用地上的想法,去限制聖經,也不是用人地上的想法,去阻礙神的大能(參24)。若我們不能完全放開地上的觀念,我們讀聖經就會有偏差了。因此,我們讀聖經一定要從啟示而來,而不能從自己的想法,而去測度神的話的。神的觀念,是與我們的觀念完全不同的,因為神是大能的,祂的作為,不是我們用地上的觀念所可以明白的。我們就當謙卑的,讓真理把我們地上的觀念改變,而不是用地上的觀念,去改變神的真理,這才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撒都該人看到了地上的情形,就以為天上也是如此,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,但卻是不合真理的。人們很易把地上的一套,搬到天上去,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於是我們讀經,就不知不覺地,把很多我們的想法,搬到聖經裡面去,而不自知了。這是我們應要察覺的,不要讓我們的固有思想,影響了神的啟示,甚至否定了神的啟示,這是我們讀聖經時,要特別注意的。我們讀聖經時,應以聖經的觀念,改變我們既有的觀念,讓我們心志改換一新,變成一個有新人的觀念,新人的思想的人才是對的。
耶穌的解經,是簡單的(26-27),祂只從一段聖經,就解釋了復活。我們怎樣看,也不會從神所說的這一句話,看得出人的復活的。神說:我是亞伯拉罕的神、以撒的神、雅各的神。這是一句很普通的話,似乎不是說到復活的問題,然而,這一句話中,原來卻是隱藏了人是要復活的。因為若沒有復活,神就只是死人的神,而不是活人的神了。這樣的讀經,是要轉好幾個彎後,才能明白聖經豐富的內容的。原來讀經是要如此讀的,是要深入思想,經過詳細分析後,才明白其更深入的意思的。若不深入思想,那我們只能讀出神是這些人的神而已,就再沒有更多的啟示了。比照耶穌的解經,我們的讀經,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呢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