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:詩119:145-176


2012/12/12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mercre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119:145-176

(145-152)這一段是說到詩人的竭力追求神,不斷的呼求神(147),呼籲神(145146),思想神的話(148),並且要與神親近(151)。然後,他又求神聽他的聲音,也求神將他救活(149)。也就是說,這是詩人與神之間的互動。一方面是他不斷的追求神,渴慕神;但另一方面,又是他求神施恩給他,讓他可以得到神的話語,可以謹守神的律法,並將他救活。因此,這是神與人的互動及合作,是人的追求加上神的恩典,他才可以得到神的話。今天我們要得神的話語,也是如此,一方面是我們的祈求,我們的渴慕;但另一方面,我們還要切求神的恩典。不是因為我追求神,這就是我的功勞,然後神就必須聽我們的懇求;乃是神願意施恩典給我們,我們才可以得著他所賜給的話語。因此我們要存謙卑的心,因為神的話是大福,我們能得到神的話,是神的恩典,不是我們原本配得到的。不是靠功勞而得到,乃是仍舊是神的恩典,這是我們要認知的。

(151)這是與神的相親相近,就是當我們與神有良好的互動後,我們就可以愈來愈與神相親了。在追求神的話語中,除了神的話本身讓我們得益外,整個追求的過程中,我們更可以經歷神自己的同在。而神的同在,更是我們從追求神的話語中,所得到的經歷。而一個愈追求神的話的人,他就一定會愈與神相親的,這是追求神的更大的樂趣。若一個人追求神的話,但卻不是與神相近的,那他就不能從神的話語中得到幫助的。因為神的話與神是不能分開的。

(153-160)這一段是看到詩人在苦難中,他求神用祂的話語將他救活(153154156),而祂的話語就是祂的慈愛(159)。一個人在苦難時,他的思想會是甚麼呢?一般的人,一定會想到如何脫離苦難,也會恨攻擊他的敵人。但詩人在這裡所思想的,第一是神的話,而不是脫離苦難而已。他不忘記神的律法(153),苦難不能使他離開神的話。雖然他也求神將他救活,但這個救活,應是有更高的層次,就是不只是性命的救活,更是靈命的救活、靈命的穩定及成長,並使他在苦難中不致跌倒。他所放在首位、所愛慕的,乃是神的訓詞。在苦難中,我們的眼目若只放在苦難上,我們就很難看得到神的計劃,也很易會在苦難中埋怨。但若我們只關心是否行在神的道中,那我們就不會因苦難而跌倒,反倒會因苦難而成長。這是詩人的心態,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
第二,詩人雖然受到惡人的逼迫及抵擋(157),但他不是為自己而恨惡惡人,他乃是看見奸惡的人,不遵守神的話而憎惡他們。也就是說,他不是因為自己的難處而恨惡惡人,他乃是因為惡人不守神的道而憎惡他們。他的心是放在神的旨意上,他把神的話、神的滿足,放在他個人的得失上。他也盼望世上的人,都可以行出神的道來。

(160)在苦難中,詩人看到的真實,不是苦難,而是神的話。也就是說,苦難不是永存的,而神的話、神一切公義的典章,卻是永遠長存的。若我們知道甚麼是永遠長存的,就會加緊的追求它;若苦難只是暫時的,我們就不必注意它,而只注意永存的神的話語。如此我們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,以不變的神的話語,應付多變的環境了。基督徒的生活,應是單純的,他只有一件事,就是依靠神的話,不必理會外面的環境,他就可以得福了。

(161-168)詩人不只喜愛神的話(162163165),而且他還遵行神的命令(166),且是從心中遵守的(167168)。一個真喜愛神的話的人,他一定是行出神的話來的。今天世人如何可以看得到神的話呢?他們不是從聖經中看得到神的話,乃是從基督徒所行出來的神的話中,看得到甚麼是神的話。因為世人不會讀聖經,但他們卻懂得讀出你生活中活出來的聖經。我們就是一部活的聖經,是給世人所讀的。今天我們負有一個責任,就是讓人可以在我們身上,讀出神的話來,我們是否知道自己的任務,而作一個喜愛神的話,而且行出神的話來的人呢?今天福音不太容易傳得出去,是因為這世福缺乏了行道的人。若我們都能行道,那福音的傳出去,就不會如此困難了。若人人都行道,必能吸引大多數的人來信主的。

(162)這裡提到擄物。甚麼是擄物呢?擄物就是要付代價而得到的東西,擄物是原本不是你的,但經過爭戰後,就可以得到了。那神的話怎會成為我們的擄物呢?這當然是比喻,比喻我們要付代價,然後才可以得到;也比喻我們得到後,是喜樂的。因為這本不是我們的東西,現在得到了;把本來不是我們的,變成是我們的,那當然是喜樂的。我們讀神的話語時,也是這樣;當我們不斷思想神的話,靠著聖靈而明白神的話時,我們就晄然大悟,那時我們喜樂的心是難以形容的。

(169-176)這是最後一段了,文中有很多的「願」,表示這是詩人的心願,是詩人所盼望的。詩人站在一個謙卑的地位去求神,他知道在神裡面有大福,然而這不是他配得的;但當他來到神面前時,他知道靠著神的恩典,他必定會得到這些。他求神賜他悟性,他希望他的懇求達到神的面前,他希望他能經常讚美神、歌唱神;他也希望神用祂的手來幫助他。他求神讓他的性命得以存活,因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他最後覺得,他如亡羊走迷了路,求神尋找他,因為他以神的話為他的一切。

這一段中不只看到了他的願望、他的祈求,而且更看得到他的謙卑,及自認為神的僕人(176)。當一個人不斷的思想神的話,不斷的有神的話,充滿神的話時,他是愈來愈謙卑的。而一個謙卑的人,就必得到神的賜福的。他雖然渴慕神的話,也追求神的話,也盡心、盡意、盡力的追求神的話,然而,當他愈花工夫時,他不只沒有誇自己的功勞,而且是愈來愈謙卑,只看到神的恩典,而不是自己的功勞。他知道自己如亡羊一樣走迷了路,若不是神的主動尋找及施恩,他是不能得到神的恩典的。這種謙卑的心態,是神所悅納的,也是一個追求神的話的人,最終所必然出來的結果。我們一方面追求神,盡心盡意盡力愛祂,而另一方面,我們也應謙卑自己,如此才可以更多的得到神的恩典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