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何五


2012/10/2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ardi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何五

一、神向以色列說話
這是神向以色列整家說話了,包括祭司、以色列的長老、王室家族等人,一同來聽神的話(1)。神肯說話,就是恩典;無論人是否聽得進去,但有話說出,就表示神仍想施憐憫、神仍不是任憑他們、神仍在等他們自覺有罪(15),神仍留一條路給他們。因此,我們永遠不要放棄聽神的話,神的話是最寶貴的,即使是責備的話,甚至是審判的話(1)。神的審判,常是為了管教,為了要我們明白神的心意。當以色列人完全敗壞,似乎是從根部開始腐敗的時候(4),神仍向他們說話,仍是差先知向他們說話,這就表示他們仍是有希望,也表示神仍未放棄他們。神的任憑(參四:17),只是暫時的,而不是永遠的。神的任憑,也是有目的的,是讓人覺得離開了神後的痛苦,而得以再歸回神的面前。
神在這裡,有斥責、指出他們的問題、也有掩面不顧他們(6),也有等候他們悔改(15),再加上前面的任憑(417),其心情是很複雜的。神有這麼多的反應,有時用斥責、有時用任憑,有時用等候,有時又用不顧…等。這些方法,有些甚至看起來是矛盾的(6vs15),目的是甚麼呢?一方面是表示神的痛心、神的無奈、神的愛憐、神的智慧、神的忍耐、神的盼望…等;而另一方面,是表示祂用盡方法,要使人悔改,要使人知道自己的錯,要使無可救藥的人,得到救藥。也表示神把祂所有的看家本領,十八般武藝都出來了,目的是要挽回一個墮落的人而已。祂知道甚麼時候用甚麼方法,以改變人心,使人歸回神。因此,我們可以看得到神的心腸,可以看得到神的著急,也可以看到神的愛,神的智慧;這些都不是我們所可以體會得到的。

二、人的光景
我們的光景,第一是陷在罪中,第二是不知己罪,第三是不知我們真正的問題,但卻找一些不是真正答案的答案(13),第四是不懂得回到神的面前來,不懂得如何得到恩典。人墮落後,產生一大堆的問題,神要救贖我們,拯救我們,其實是很不容易的。然而,神還是愛我們,還是要在我們這些遠離神的人中工作,這是極難的事。但神也願意作工在我們身上,雖然祂忍受了很多痛苦,但仍因著祂的愛,而把我們救出罪中,這是神的愛勝過一切的表現。沒有這個愛,我們就不可能被救贖的。
人有兩個大問題,一是淫心、二是驕傲,而這兩樣是使人不能真的認識耶和華之因。當人有了淫心時,他就不會真心的想要神,即使要神,也不是以正確的心態去要神的,如此就會產生一種結果,就是他雖然牽著牛羊去尋求耶和華,卻尋不見,因神已經轉去離開他們(6)。因為這時,神若讓他們尋得見,可能他們還會認為,我一尋求神,神就被我尋見,於是他們就會想,我無論犯甚麼罪,我都可以尋得見神;他們可能就因而認為犯罪沒有關係了。因此,神所作的,都是最適合的,若我們的心是淫心,若我們的心是一個驕傲的心,雖然我們想尋求神,但也不一定會尋得見的。因此,要尋得見神,必須先有一個對的心態,謙卑的心態,才可以尋得見神的。

三、尋求神為何還尋不著?
因此,這裡有兩種尋求耶和華的結果,一是尋找不見(6),二是尋找得到(15,參六:3)。為何有這兩種差異呢?第一是心態的問題,就是我們到底是抱著誠心來尋找神呢,還是抱著淫心來尋找神!若我們的心態是犯罪的心態,用這心態來尋求神,神就不會被我們尋見,免得我們以為犯罪是沒有關係的了。第二,神作事有祂的時間,也有祂的計劃,在這一章中,我們可以看到神用盡各樣的方法,有時用責備,有時用任憑,有時用審判的話(1),有時用毀滅的災禍(14)…這些作為,其實都是神的計劃,是神的智慧。祂會在不同的時間、對不同的人、不同的心態、而作不同的事;目的是要把對人最有益的工作,作在不同的人身上,使他們能悔改歸向神。因此,表面來看,神的作為人看起來是矛盾,但卻是神的智慧,因為惟有祂才知道在甚麼時候,用甚麼方法,是最適合甚麼的人的。這就是在何西亞書中,我們所看到神的方法,有時會有些亂的感覺的原因了。

四、要除去私子
這裡題到私子的問題(7)。甚麼是私子呢?私子就是不經耶和華而生的,就是不是從神而來的,是見不得光、見不得神、也見不得人、不合乎真理、不是在屬靈的道上走的。我們心中是否有些私子,是見不得神、也見不得人的呢?若我們心中有一些穩藏的東西,例如色情、貪財等,我們就應該對付,把之除去。若我們沒有力量而行,那我們就要靠神的力量,立下心志去對付之,如此我們才可以手潔心清的事奉神,得著祂的喜悅的。神在等候我們(15),希望我們尋求神。尋求神不只是悔改,更是立志追求神,為要得著祂更豐富的生命,這才是我們要走的路。我們不要只在急難時才想到神(15),更應在平時就想到神,因為其實我們不只在急難時才需要神,我們每時每刻都需要神的。若我們能隨時與神相交,那我們就可以很易除去我們的淫心、私子及驕傲了。
一個人離開神的光景是可憐的,但自己不一定覺得可憐。就如以色列人一樣,他們是不會覺得自己可憐的;他們在屬世的環境中,似乎是豐富的,但豐富的屬世環境,常是把我們真實的光景遮蓋的原因。我們求神讓我們真實的了解自己的光景,使我們更能脫離私慾的纏繞,得到神的恩福。

五、尋找神要真心
以法蓮及猶大,為何要去亞述呢(13)?第一是因為他們有病,他們有傷。也就是說,他們有需要,所以自必然就會想到找可靠的人了。第二是當他們去找神時,他們找不到神(6),所以他們就不再找神,而去找外邦的幫助了。若是如此,那他們去找人的幫助,間接是神不讓他們找到神而促成的。那他們找外邦人的幫助,就似乎不是他們的責任了。然而,事實上是他們雖然試過找神,但卻不是真心找神的,而只是為了利用神,為了自己的利益。神若被他們找到,那他們反而更會因而放縱自己,而會犯更多罪的。因此神認為,讓他們先找不到神,也得不到外邦的幫助;這時,他們了解自己的困境,則到了最後,就會自覺地要真心尋找神了。這時的尋到,與假設先前就尋到,兩者的功效是不一樣的。後來的尋到,是真正的得到,是帶出豐富的生命來的;而前面若就尋到,可能帶出的是更驕傲、或是更多的罪而已。因此,神知道我們的所需,也知道我們的時間,祂知道最適合我們的時間,不一定要快,但一定要有好的效果,這就是神作的。
另一方面,我們就要小心:若我們尋找不著神,不要以為沒有神,也不要以為神不管我們,於是我們就去尋找別的神。我們在這種情況下,更要省察自己,是否有那些地方得罪神,是否有心不專誠,或是有私子、私慾、驕傲、淫心的存在,使神不能被我們尋到。我們就應求神光照我們,讓神幫助把之棄絕,使我們可以專心尋求神;而不是因為尋不到神,就成為我們去尋找別神的藉口,那是我們的吃虧,而不是我們的福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