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

晨更分享:林前四:1-13


2012/7/6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vendredi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林前四:1-13

保羅在這裡說到的,是哥林多人的態度,他們第一是作王的態度,第二是自以為神的態度,因為他們論斷人(3);而一個論斷人的人,就是自以為神的人,因為只有神可以論斷人。第三,他們是自高自大,從得的路去走,而不是從捨的路去行。他們只知道「在基督裡」,而不知道要「為基督」(10)。第四,他們是自己要作王(8),而不是與基督一同作王的人。我們確是王者的身份,但卻是與主一同作王,而不是單獨自己作王;同時,更是將來與主一同作王,不是現在就馬上作王。哥林多教會的人所走的路,是與保羅所走的路相反的。保羅是走捨的路,他把自己的榜樣說出,就是他的心態是謙卑的、忠心的;他是走為基督的路,是行捨己的道路。他是為基督的執事,是神奧秘事的管家(1)。他有一個為父的心(14),而不是「為神」的心、一個「自以為神」的心。一個有「自以為神」的心的人,就會論斷人,就會批評人;而這種人就是驕傲的人。

我們都是神的兒女,而神的兒女確實是榮耀的,是值得別人尊敬的。然而,神卻沒有把我們放在世界的前面,而是把我們放在末後,好像定死刑的囚犯,給世人觀看一樣(9)。同時,別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,萬物中的渣滓而已(13)。我們屬神的人,本應是榮耀的,是有尊貴的身份的,但這是一方面;而另一方面,神也要我們走捨己的路,要我們走謙卑而卑微的路。我們學習作神的僕人,而這個神的僕人,就是忠心而謙卑的人。當我們真作僕人,願意謙卑的服事神時,我們就不會驕傲,我們就會順服、就不會論斷人,也不會自以為作王。我們確是會與基督一同作王,但這是捨己而後得到的道路;不是從得而得到的道路。我們應學習先捨而後得,不是從要得而後得。若我們不懂得捨己的道路,我們就不會有真正的得。

哥林多人就是如此,他們走的路,是得的路;他們不懂得捨己的路。當他們充滿了各樣的恩賜時,他們更難謙卑、更難捨己了。他們就只會想到得,想到要作王,想到要自以為神,想到要得榮耀。這是哥林多人的問題,因為他們以為不必捨,就可以得也。然而,保羅是走一條怎樣的道路呢?他所走的路,是一條捨己、為基督、以及為父的心的道路。一個作為父親的人,他不會論斷他的兒女,但卻會警戒、教導、勸勉他的兒女。保羅把自己放在謙卑的位置,因為他是一個僕人,他既是基督的僕人,平時學習事奉神,真成為神的僕人時,他就自然會謙卑,他就自然會知道,自己一切所有的,都是主人的;而自己能與別人不同,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幹,乃是因為主人的恩典,主人的賞識。一個習慣於臣服於主人手下的人,他的生命及生活的表現,就自然是隱藏自己的,是沒有己的人。凡事只以主人的榮耀為榮耀,而當主人得榮耀時,他也就一同得榮耀了。反之,若他只顧自己的榮耀,而當他想自我獨得榮耀時,他就不會得到榮耀,而只得到驕傲而已,因為他所有的榮耀,都是從他的主人而來的。

哥林多人雖然有基督,也有很多的恩賜,但他們卻不是神的僕人,他們想馬上作王,不想先有僕人的心,然而才有真正王者的心。耶穌說:凡願為首的,就必作眾人的僕人。若我們想作王,而不想作僕人,那我們是不會成為真正為首的人的。一個王者,是一個真能服事人的人。哥林多教會的人,所要走的路,乃是跳過了捨的路,而直接要得的路。於是他們中間,就只求自己的榮耀,而不求神的榮耀。凡越過了神的榮耀,而只求自己的榮耀的人,他就不會得到榮耀的。我們是與基督同得榮耀,而不會單獨先得榮耀的。若不是與基督同得的榮耀,那就不是榮耀,那就是驕傲及高抬自己而已。

保羅而為基督,而哥林多人是在基督裡(10)。在基督裡不是很好嗎?若那是一種生命,一種地位,那是好的。然而,他們卻把在基督裡,作成為他們的驕傲,成為他們的享受,那就出問題了。保羅是在基督裡,但也是為基督的人。因著他的為基督,很多人才可以在基督裡。而一個在基督裡的人,也應是為基督的人。若只是在基督裡,而不懂得為基督,那他的在基督裡,是不完全的。我們必須在基督裡,也同時是為基督的人,這才是完全的人,才真是神的管家,神的僕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