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

晨更分享:王下十五:1-22

2012/6/16 samedi 王下十五:1-22


這段記載猶大的一個王,就是亞撒利雅王(或稱烏西雅王),以及以色列的三個王:就是撒迦利雅(作王六個月)、沙龍(作王一個月)、米拿現(作王十年)。這些王中,亞撒利雅王是南國及北國中,作王最久的王;他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;而以色列的其他王,沒有一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。他們都陷在耶羅波安的金牛犢的罪中,沒有把之去除。使以色列人得不到神的眷顧,最後終於滅於亞述王的手中。

亞撒利雅王是在位最久的王,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,因此,神也就使人蒙福。他攻打非利士人而得勝(代下廿六:6),亞捫人又給他進貢(代下廿六:8),他又建造堅固的城樓,也建立強大的軍隊(代下廿六:9-15),成為遠近馳名的強盛國家。然而,這都是神給他的恩典,他卻沒有存感恩的心。當他漸漸強盛時,他就心高氣傲,以致行事邪僻,還要在香壇上燒香,因此而干犯耶和華神的怒氣,後來就長了大痲瘋,終身不癒,直到死的日子。

亞撒利雅的問題,是他不能在恩典中感恩,也不能在恩典中謙卑;以致神的恩典反而成為他驕傲及誇口之理由。他不懂得神的恩典,是因著他的謙卑及敬畏神而來;而當他得到恩典後,他應更加謙卑,以使恩典能持續出來,這才是真的屬靈者應有的態度。當一個人成功時,很易自以為是,也很易與別人比而居功;這時,他就會驕傲。而一個驕傲的人,就是一個不以神為神的人,就是一個自以為神的人。我們要得到神的恩典,惟有不斷的謙卑在神的面前,這才是我們不斷得恩典的途徑。神的恩典是好的,但若接受恩典的器皿,是一個容易驕傲的器皿,那他就不能不斷的得恩典,恩典就會因著驕傲而斷線了。

此外,亞撒利雅得到大痲瘋後,也沒有看到他悔改;而最終是帶著大痲瘋而亡。得了大痲瘋固然是不好的事,然而,若他肯來到神的面前,謙卑悔改,神也必會施恩憐憫他,使他的大痲瘋痊癒的。然而他沒有悔改,或是他不知道神永遠有恩典的。只要他肯悔改,神就會赦免他的罪,重新讓他有健康的身體的了。一個人最好不要犯罪,但若偶然不小心犯了罪後,也應懂得在神那裡有醫治之道。若我們肯來到神前悔改而求祂,祂必會饒恕我們的罪,醫治我們的疾病的。可惜亞撒利雅不懂得神的恩典,他不只在神的恩典中墜落,而且在犯罪後也不懂再得神恩典的路,這是很可惜的。

以色列的三個王,其實都是乏善可陳。不只在屬靈上,他們沒有美好的靈性,而在屬世的事上,也更是亂七八糟。除了神應允耶戶的子孫,可以作王直到四代外,這裡的兩個王,沙龍及米拿現,都是從篡位及殺戳而得到王位的。因著自己要作王,就殺了前任的王。然而,我們可以看到,若你要殺別人,則你也可能被別人所殺的。若殺戳成為得王位的原因,那以色列王只有每天恐懼於被殺中而活而已。這樣的作王,不會因有權柄而喜樂的。世上最大的喜樂,不是得到權柄,乃是得到真正的愛。惟有愛才是這世上最喜樂及最寶貴的東西;可惜世人不懂得追求愛,而只追求權位。因為人們認為有了權位,就有了一切。然而,這些王得到權位,若是從殺戳而來的話,那國中就失去了愛,失去了安全感。一個沒有愛的國家,或是失去了愛的個人,那其他的東西,都不會真正令他滿足的了。能使人真正滿足的,只有真正的愛,而不是權位。若因著權位而把愛破壞,那是得不償失,只會把恐懼帶進來而已。今天世上許多的人,破壞了愛而得到名利富貴,這都是得不償失的路,是愚笨的作為,是不足為我們所效法的。

米拿現為了得到權位,就無作不用其極,他剖開城中所有的孕婦,只因為他們沒有給他開城(16)。這樣的行為,是妄顧生命,把自己的權位,建築在犧牲別人的生命之上,是得不到神的喜悅的。而當亞述王來打他時,他又向以色列的大富戶索要銀子。他所用的方法,都是世間的方法,而且是殘酷的方法,是不顧人死活的方法。他從不會謙卑的向神祈求,也不懂得向神得幫助。他只懂得用世上的方法,而且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方法,去得到他的王位,去鞏固他的國位。這不像一個有神的國家的國王,所可以做得出來的事。無怪乎神的懲罰,很快就臨到北國了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