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4/12 jeudi 王上一:28-53
大衛終於把他的王位,交給所羅門了。從那時起,所羅門就坐在大衛的位上了(30,35,43,46,48),大衛就把權柄交出來,國家就穩定了。雖然這時,大衛可能仍會與其子一同執政一段短的時期,但這已經不重要了。因為有了一個權柄的交代,是使國家有了新的主人,如此人心才可以真的安定的。
本來大衛自己是不警覺的,他已經年紀老邁,而且健康也出了問題,但他仍不想把權柄交出。直到亞多尼雅作王了,他本來也不知道,是拿單告訴拔示巴,由拔示巴及拿單告訴他,他才知道的。亞多尼雅的作王,反而幫助了大衛,作了一個好的決定,把王位交給所羅門。因此,亞多尼雅的自立為王,本是不好的事,但因著拿單的警覺,也因著神的幫助,神就把一件不好的事,變為一件美事了。大衛沒有動用一兵一卒,就把這事情解決了;沒有產生流血,只要把大衛的想法,把他的旨意說出,事情就解決了。原來一句話的有說出,及沒有說出,是有如此大的差別的。一個有權柄的人,說出一句話,結果就眾人都聽從,結果就解決了所有的事;使國家踏入了正途。可見懂得用正確的權柄,以及善用該用的權柄,是可以保護人(參21),可以安定國家,也可以使萬民歡呼的(40)。
亞多尼雅的自立為王,提醒了沉睡的大衛、年老的大衛、及健康不佳的大衛,作出了一個最後他必要作的決定。他快要死了,但他在離世之前,仍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作的,就是明說誰是王位的繼承人!若他在沒有說明前,就離開世界的話,則其下的兒子,每一個人都會互相爭位的,那時就會引起了家庭的不和,也使國家陷入分裂之中。因此,大衛這一句說話,其重要性是可以理解的。然而,若不是亞多尼雅的自立為王,大衛還不會說出這句重要的話呢!一個有權柄的人,無論是在國家中,或是在教會中,他該說的話就要說,該作的事就要作。若該說的不說、該作的不作,國家或教會,就會有損失的,這是我們不可不慎的。
因此,促成大衛這句話說出的原因有二:第一是大衛的健康欠佳了,眾人都看得到了,大家都希望大衛快作交待。但大衛就是看不到,就是不想馬上把權柄交出去。也由於大衛的健康欠佳了,就促使亞多尼雅心中焦急,逼不及待地要自立為王了。第二,也是因為亞多尼雅的心急,大衛的忠臣看到了大衛的健康,就覺得情況不妙,就只得進去勸柬他了。在亞多尼雅未叛變前,可能拿單等也是焦急的,但他們還是在等大衛,看他是否可以自動說出王位繼承的事。然而,大衛沒有說,於是亞多尼雅就自立為王,這時,拿單不能不有所動作了;而這次的動作及勸柬是成功的。
當一個人有權柄時,他所說的話,就馬上成功了。這是因為眾人服權柄的原因。現在有兩個可能的王,一個是亞多尼雅,他是自立為王的(5,11,18,19,25),另一個就是所羅門,是大衛屬意的(30,34,35…)。似乎前者已經有了動作,也有不少的人在擁戴了,那後者呢?所羅門還沒有動作,他的作王,不是因為他的動作,而是只是因為大衛所說的一句話而已。大衛吩咐一些重要人物,一同去作此事(32-36,38),讓所羅門騎上他的騾子(33,38),然後要在基訓膏他。這個騾子,就是御用的騾子,可以代表大衛的王位;而現今讓所羅門騎上,就代表把權柄給他了。這些都表明了大衛的意願,在當時是很清楚的。而結果是,只要大衛說了話,眾人就都聽從大衛(參20),就不跟從亞多尼雅,事情就成就了。而亞多尼雅雖然苦心經營,請了很多擁護他的人,但當大衛說了話後,他所有的計謀,就都完全落空了。可見權柄是最重要的,有權柄的人所說的話,才會出來效果;一個沒有權柄的人,任由你如何策劃及擺佈,別人還是不聽從你的。
由此我們就應知道,若神給我們權柄,我們應用權柄時,就要用得恰當。權柄若用得恰當,那是會保護人(參21),會使國家蒙福的。因此,求神讓我們能善用權柄,在教會的服事中,我們一方面需要有權柄的人,另一方面也需要會正確使用權柄的人,這是不可缺少的。此外,我們也從這裡看到,在世上最大的權柄,就是神的話語。神若說了話,就有最大的權柄,事情也就必要成就了。但若神沒有說話,而我們卻要去做,那結果只是我們徒勞無功,浪費心血而已。因此,我們應學習聽神的說話,按神的旨意而行事,如此我們才有好的結果的。不然就像亞多尼雅一樣,只是白費心血而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