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3/4 dimanche 約九1-12
這一段是說到耶穌醫好了一個生來是瞎子的人,使他的眼開了。這瞎子的眼開了,還不是結束,而這只是一個開始。其實耶穌是要藉著這件事,達成幾個目的:第一,祂要人知道祂是世上的光(5)。第二,祂要這個瞎子,不只是有屬世的看見,更是進一步有屬靈的看見。第三,祂要顯出法利賽人的瞎眼及無知。法利賽人屬世的眼目是很靈光的,然而,他們屬靈的眼目,卻是瞎眼的。也因著他們屬靈的眼目的瞎眼,他們屬世的眼光,就不會清楚的;這就做成了他們真正的瞎眼了。因此,真正的瞎眼,不是屬世的瞎眼,乃是屬靈的瞎眼。若我們屬靈上是看不清楚的,那才是瞎眼;倘若只有屬世的眼睛看不到,但其屬靈的眼是看得見的話,那還不是真的瞎眼呢!
因此,這一章是耶穌讓我們看到,甚麼是瞎眼,甚麼是看得見。瞎子是從屬世的看見,進入到了屬靈的看見;他因著耶穌,就完全看見了。這是因為耶穌是世界的光,這光的看見,不是用屬世的眼睛來看的,乃是要用屬靈的眼睛去看的。法利賽人沒有屬靈的眼睛,因此,雖然有耶穌這個光站在他們面前,但是他們沒有可以接受這光的屬靈眼睛,他們就看不見這屬靈的光,他們只看得見屬世的光。於是他們才是真正的瞎眼者,而更可怕的是,他們不知道自己是瞎眼的。
那個瞎子,是知道自己是瞎眼的,他知道自己的問題;然而,法利賽人卻連自己的問題都不知道(40)。他們看到了耶穌這個光,卻不能接受,因為他們自以為看得見,他們肉體的眼睛看得見,就攔阻了他們屬靈的看見了。這是很大的諷刺,是耶穌拿一個瞎眼的人,來與法利賽人相比較。瞎眼的人,是肉體的眼睛瞎了,但他屬靈的眼睛,卻沒有瞎。經過與法利賽人多次的說話(等於自己的追求),及耶穌的啟示(等於神的恩典)後,他屬靈的眼睛,就漸漸開了,而最終他完全看得見了。他不但是屬世的眼睛看得見,這時,他屬靈的眼睛也看得見了。
而法利賽人呢?他們肉體的眼睛是明亮的,然而,他們屬靈的眼睛,卻是瞎的。而因為他們肉體的眼睛太明亮了,而使他們不覺得自己需要耶穌的照亮,他們反想要去照亮別人。於是我們從這一章中,就看到一些瞎子,在審問一個以前是瞎子,現在卻是看得見人。而到了後來,這個以前是瞎子的人,反而愈來愈看得清楚,他屬靈的眼睛被開啟了。而法利賽人則是愈來愈看不見,到了最後,要把耶穌也要殺了。
今天我們是不是瞎子呢?我們屬世看得見,是否屬靈也看得見呢?我們屬世的看見,會否成為我們屬靈看見的攔阻呢?若我們以為我們的看見,是一定對的,那我們可能就不能接受耶穌所給的醫治,那我們就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瞎子了。只有不斷接受耶穌的光照,不斷的從聖經中看見神的啟示的人,他才是真正開眼的人。若一個人不能不斷從聖經的話語中,看得見神的新的啟示,他就會失去接受光的能力,那他就是瞎眼的人了。我們屬靈的看見,一定是神的恩典,是神給的,我們就當謙卑的向神求,神就會開我們的眼睛,使我們屬靈上能看得見。
(2)門徒看見一個生來是瞎眼的人,他們的反應是甚麼呢?他們就想到罪的問題。這是一般的想法,是人們自然的反應。有時我們遇見一件事時,我們自然會有馬上的反應。然而,這些反應,只是事情的一面;我們更應求神光照我們,知道如何從神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,如此才會更準確去判斷事情的。而耶穌的回答(3),重點不是誰犯罪,重點乃是要顯出神的作為來。其實當人類犯了罪後,罪就來到了世間;當我們以為這人或這人的父母犯罪,而導致瞎眼的結果時,我們已經落入了自以為是的光景中了。我們以為我們今天的健康,是因為我們沒有犯罪,而這人的生病,是因為他犯了罪。當然有時疾病是與罪有關的;但我們沒有病,不等於我們沒有罪也。因此,耶穌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事,祂說,這是要顯出神的作為來。神可以在犯罪的人身上,仍然顯出他的作為來;只要這個人願意,只要他肯來到耶穌面前,相信祂的話,神的作為就可以在他的身上顯出來了。這就是這個瞎子得醫治的原因,因為他肯相信,肯來到耶穌的面前。今天世上的人都犯了罪,本是虧欠了神的榮耀的;但神仍然可以在我們身上作工,使一切相信祂的人,可以得到祂的救恩,顯出神的榮耀來。
因此,犯罪固然是一個問題,當然也會做成苦難的來源,也會做成疾病的來源。然而,這時耶穌所看到的重點,不是犯罪的懲罰,而是犯罪的解救。犯罪了,若只從懲罰來看,那就是疾病、就是苦難、就是與神隔絕、就是死亡!然而,耶穌來了,祂是世上的光(5),祂來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,乃是要拯救人。因此,祂這世上的光來了,若我們不是瞎眼的,若我們可以接受祂的光,這光就成了我們生命的光,我們相信祂,就不致定罪,反得永生。這就是耶穌說話的重點,祂要在犯罪的人身上,顯出神的作為來。祂要把這光顯出來,使凡看見的人,都可以接受這光。這瞎子看見了,但法利賽人看不到;於是這瞎子的看見,就顯出法利賽人的瞎眼來,這是一個強烈的對比。
(6,7)耶穌這一次不是只說一句話,例如你的病好了等的話。若是如此,這瞎子就沒法有信心的參與了。耶穌可以用任何方法,把這瞎子的眼睛開了;然而這時祂用的方法,當然不是世上的人用的方法;但重點是要這人也參與,也要相信耶穌才可以得醫治的。因此,得救的問題,不只是耶穌作了,而且也要人參與;也要人相信,神的工作才可以在我們身上完成的。這個人肉體眼睛的看見,是因為耶穌的作為,加上他的信心,然而他就看見了。這個經歷,給他一個很好的教訓,使他懂得要有信心及行動,然後才可以接受神的恩典。今天其實神早已預備了豐富的恩典給我們,但也需要我們的信心,及由信心產生的行動,去接受神的恩典。我們看得見這些恩典嗎?我們願意用信心及行動去接受嗎?這是很重要的關鍵也。
(8-10)一個經過了耶穌的工作的人,別人雖然不一定知道原因是甚麼,但這人的改變,別人應該是看得出來的。若一個真相信耶穌的人,他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改變,而這些改變,就一定會使周遭的人覺得希奇的。這些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改變,是這世間的人不能作的,他們就會希奇,就會主動的問。他們的懷疑與希奇,是可以引起他們對耶穌的好奇的。今天,我們信了耶穌的人,應該是讓每一個看見我們的人,都覺得這個人有改變,這個人與世上其他的人都不一樣,這才是表示耶穌在我們身上成功的工作的。若我們相信了耶穌,卻沒有改變,這就是不正常的了。
(12)這個瞎子,享受了神的恩典,這時他卻仍不知道耶穌是誰。他得到了主的恩典,但卻未得到主自己。這也常是我們今天的問題,我們要神的恩典,也得到了很多神的恩典,但我們真知道祂是誰嗎?我們真認識神嗎?這瞎子後來是經過不斷的追求,及耶穌的啟示(36-38),就認識了耶穌。他最後屬靈的眼也看見了。今天,我們若只求神的恩典及好處,而忽略了認識神,那我們只是屬世的眼睛看見而已。因為屬世的眼睛,大多只會看見富貴榮華,金銀財物這方面;但屬靈的眼睛,是會看見神是誰的。瞎子看見了耶穌是誰,因此,他屬靈的眼睛也開了;而法利賽人卻看不到耶穌是誰,因此,他們屬靈的眼睛是瞎的。這就是不同的分別了,我們是那一種人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