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22 mercredi 約七1-13
從耶穌與其弟弟的對話中,可以看到下面的事實:第一,耶穌的工作是難的。祂是那光,照亮一切的人,然而,祂雖然是照在黑暗中的光,但黑暗卻不接受光。因此,祂在一個作惡的世界中(7),要顯出這真光,就不是只有一味的照亮而已,還要加上智慧及方法,如此才可以把自己顯明給世人看,讓人可以接受,而得到正面的效果的。
第二,耶穌不是照人的方法行事,不是從方便與否去著手、去看事;而是從遵行神的旨意、神的時間去行事。世人的時間是方便的,但卻常不是美好的。世人的時間為何是方便的呢?因為世人只隨己而行事,而己常是自由而不聽神的話的;於是世人行事就很方便了,因為只遵照自己的意思,而不必顧慮其他也。然而,一個照神的旨意而行的人,他的時間就不是如此方便了,他要尋求神的時間、神的旨意,把美事行出來,達到神所要達到的目的,如此才是有效的行出來的。
第三,要在一個黑暗的世界中作工,是需要智慧及方法的,否則我們不但不能使人回轉,而且使人引起反感,到處都碰到問題的。若作得太好或太快,則別人會妒忌你,而要把你殺掉;若作得太慢,人就易忘記,那就不能有效的感動人,得不到好的效果。因此,耶穌要在這個不信的世代中作工,當然就是要拿捏得準,不只是方法、說話、行事,而且是時間點,也要拿捏得準,要有神的智慧,才可以達到祂工作的使命了。
耶穌來到世間,祂的任務從表面來看,就是要為我們受死。然而,受死不等於送死;若不按神的時間去作該作的事,那只是送死而不是受死。因此,雖然祂是要來受死的,但也不是隨便就死,祂還要把祂該說的話說了,該作的事作了,如此才可以受死的。祂的弟弟們應是不明白耶穌的使命,他們可能只知道耶穌不一樣,也只知道祂要來改變世人,但更深一層的意義,就可能不易明白了。因為耶穌說到祂的死及復活,只是後期的事;而且當祂說出祂的死及復活時,門徒們也不明白及不能接受。因為大多數門徒,以為耶穌都不必經過死亡,就可以為王的。因此,祂的弟弟們催促祂去耶路撒冷,目的就是要祂把自己顯給世人看,讓人看到神的神跡、知道祂的能力、祂的作為、及祂的不一樣;如此才有機會作成祂的工的。這是一般人的方法,是要顯出自己的能力及不一樣的。然而,這常是一個比較沒有的人,才想到要顯出自己的有;而耶穌本是一個有的人,祂就不必顯出自己的有,反而有時要隱藏自己的有,作一個低調的人了(10)。
耶穌要完成祂的計劃,而且要在這個罪惡的世界中,作成祂的工,原來不是很容易的事。我們不了解耶穌的難處,以為隨便作便可以;就如耶穌的弟弟,也不了解耶穌的計劃,要作在這世界,是要有智慧的。今天,我們一個屬神的人,要作工在這個不信的世代中,我們就不是隨便用我們方便的時間,而是要尋求神的旨意及時間,才可以有智慧的完成天國的事業的。
耶穌一方面要多作工,但多作工又會很易引起不信的人的反感,以及更要想殺祂(1)。因此,這確是兩難的;而祂的弟弟們只懂得用世上的眼光去看祂,也只懂得世上的方法,而不懂得用屬靈的角度去看事;於是他們的勸勉,只成為祂的壓力而已。今天我們要作工是不錯,時間緊迫也是不錯;但我們要行在神的旨意中,在最適合的時間,作最適合的工作,這才是美事。我們不是作方便的事,乃是作美事、作討神所喜悅的事。
耶穌的弟弟們所想到的方法,都是世人的方法(3,4);這是人要顯揚名聲的方法(4),是世人所追求及公認的方法。然而,當一個人用世上的方法,去評估耶穌所作的事時,他就一定不會了解耶穌的;若是如此,他一定不會信耶穌的(5)。人有人間的方法,而人都會以為世間的方法是最好的。我們常會以世間的方法,去衡量屬靈的事。若耶穌所作的,不合世人所行的,我們就不信祂,我們就覺得祂不對了。這是耶穌的弟弟們當時的想法,也常是我們的想法。我們來到神面前,一定要學習了解神的方法,一定要知道神的旨意,並按著祂的旨意而行事,如此我們才可以有智慧,知道該如何行得更好,而不只是隨自己的方便而行事而已。
人的己是方便的,但當人的己要學習順服神的旨意時,就會覺得不方便,就會處處覺得綁手綁腳了。這就是人的己的問題:我們的己,是隨時想自己出來,而不想等候神的時間及旨意的;我們的己,是想要自由,而不願意受約束在神的旨意下的。若我們要聽神的話才行,我們就會覺得不方便,我們就會覺得處處受約束。因為我們還沒有學習到,要按神的旨意而行,這個重要的功課也。
(12)人的談話,若只從人的角度去想,是得不到正確的結論的。這些人雖然是按著他們已有的資料,去猜想耶穌是誰;但他們因為缺乏從天上來的資料,他們的結論,最多只是好人而已。這是他們跟據耶穌所行的神跡,而作出的結論。但也因著耶穌在安息日行神跡,他們就有人覺得祂是迷惑人的了。因此,他們從表面去看事,都不會有正確的結論的。若不是神的啟示,人就不會知道屬神的事及真理的。
此外,他們的結論,無形中也會受到環境及別人的影響(13);他們怕猶太人,這雖然似乎與他們的結論無關,但卻是暗中影響他們的結論的。一個人除了得到正確的資料外,假若他是偏心的、他不是公正的,他就會因著環境的影響,而使他們不能客觀。因著不能客觀,那人的判斷,就有意無意的偏離正道了。因此,要認識耶穌,不能只從人的討論去認識,一定要加上神的啟示,我們才會真的認識耶穌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