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1/7 samedi 詩88
這是一首很特別的詩,詩中描寫了自己最悽慘的光景,也呼求神的拯救。然而,全詩好像看不到很完美的答案,也就是說,詩的結尾,沒有看到神的拯救,只看到詩人把他的景況描述了。那神到底有沒有聽他的禱告呢?為何這禱告沒有結果呢?當我們禱告神時,我們都很希望我們所求的事能成就,我們也希望神把我們的難處拿走,然而,在這詩中所看到的,是我們看不到神如何回答詩人,也看不到詩人的難處是否解決了。這就是這詩的特徵。
我們禱告後,當然會希望神垂聽我們的禱告,也希望我們的難處得以解決。若我們禱告後,我們的難處沒有解決的話,那我們還需要禱告嗎?讀完這詩後,我們要問的是,詩人的盼望在那裡?他的禱告有用嗎?這是我們要思想的問題。在這詩中,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環境,是非常的困難的;他自幼就受苦,可能是生病,而這個病導致他與他所認識的人隔絕,而且被他們所憎惡(8),這就可能他患了類似痲瘋的病了。因此,他可能有某種傳染的疾病,使他肉身與人隔絕,這是很可怕的孤單。生病已經很痛苦了,生病是肉體的痛苦;而親友的隔絕,卻是心靈的痛苦。他所受的苦,是肉體加上心靈的,這正是有苦沒處訴的痛苦,是苦上加苦。因為我們的痛苦,若能有親愛的人,垂聽我們的痛苦,我們的痛苦會減半,但他連訴苦的對象都沒有。因此,他的苦,有點像約伯的苦,是肉體的苦,加上朋友的誤會,妻子的不同心,是令人很難受的。這是詩人的光景。
然而,詩人在詩中,雖然受了這麼多的痛苦,他晝夜祈求神(1),他每早晨向神呼求(13),但神卻好像掩面不顧他(14),也好像要把他剪除(16),他好像沒有朋友了,只有黑暗成為他的朋友(18)。在這種環境中,幾乎任何人都會絕望,也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埋怨的,然而很奇特的,詩人並沒有埋怨,他只是把他的處境,向神述說,並只把自己的一切,全交在神的手中而已,這是何等大的信心啊!若我們比較詩73篇亞薩的詩時,我們就看到亞薩也是受苦的,但他卻與惡人比較,也向神質疑,他的腳幾乎跌倒(73:2),因為不明白為何惡人順利,而義人卻受苦。這是詩73篇的亞薩。然而,這裡的詩人,受苦不比亞薩少,他的苦可以媲美約伯。連約伯都有埋怨,但他不會,這是很難得的。為何他沒有埋怨呢?他只是把他的光景述說,他就得到安慰了,他沒有與別人比,他也沒有覺得神不公平,他雖然自幼就受苦,心靈與身體都受到折磨,但他沒有埋怨,也沒有說神不公平。為何他可以如此呢?一定是他在禱告中,抓住了神的自己,那不管神最後如何回答他,他都不要緊了,因為他有了神就夠了。但這對我們而言,是很難的。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這首詩所描述的光景,是一個完全在地上已經絕望的人的光景。他在地上找不到可以訴苦的對象,他只是等著到陰間而已(10-12),他好像快要滅亡了,這是很絕望的。然而,在這絕望的光景中,人的盼望在那裡呢?能夠使他仍有盼望的是甚麼呢?除非他找到了神,成為他親密的朋友,否則任何人在這種光景中,都不能活,也不能過的。這種光景,就是一分鐘也不容易過的。因此,他惟一能找得到的盼望,就是找到神成為他的密友。若他在地上沒有盼望時,他的盼望就只有在天上了。他的盼望,就是神自己了。因此,這禱告沒有結尾,沒有說出神是否把他帶離苦難。然而,更重要的是詩人是否在與神的交通中,找到了他的答案,這答案在人來看,是苦難的除去,但這不一定是最好的答案。最好的答案,是他找到了神,成為他的真正朋友,可以扶持他,伴他走過一生的路。因此,他每天向神呼籲,他每早晨向神禱告,他要的是甚麼?若神不能把他的苦難拿去,他還要祈求嗎(參14)?他要的是神,而不只是苦難的拿去,這是更高的目標,是我們所不懂不明白的,但卻是詩人所要的。
我們的禱告,常是為了一件事而求神,希望神給我們解決困難,尤其是把苦難拿去,是我們所最盼望的。然而,這詩中看不出這個答案。那禱告還有用嗎?還需要禱告嗎?禱告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,就是得著神,成為我們的朋友,成為我們傾訴的對象。這就是得著神,這就是以神自己作為我們的答案,這其實是更好的答案,而不是苦難的拿去而已。然而,這個答案,對大部分的人而言,都不覺得是最好的答案。我們覺得最好的答案,是神把苦難拿去,而不覺得得著神,才是更好的答案的。因此,我們的盼望,與神的旨意是有差距的。
然而,詩人在這詩中,他只提到他與神的呼求,與神的禱告,與神的關係,而沒有提到他的苦難的拿去。他在痛苦中,仍是讚美神的(參10),他覺得若他死了,他就不能述說神的信實(11),他在苦難中,不只沒有埋怨神,而且還要稱讚神、述說祂的慈愛,祂的信實,以及祂的公義呢(10-12)!因此,他其實與神的關係是很好的,他能夠不埋怨,就表示他完全相信神,完全接受這苦難,而他在禱告中,與神的互動,才是他能夠勝過苦難的力量。而他禱告中的最大得著,不是苦難的拿去,更是與神的親近,他每天親近神,他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密友,是天上的密友。地上的人都離他而去,但天上的神,成為他天天得力的來源,難處仍然在,但他得到了神,成為他的力量。他在與神互動中,摸到了神心意,也讓神成為他可以傾吐的密友,這就是這詩所帶出來的信息。是我們所不易明白的,但卻是我們最需要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