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2/4 dimanche 申28:36-52
這一段所說懲罰的話,是非常可怕及嚴厲的。當以色列人得到神諸般恩典時,若他們忽略了這些恩典,而忘恩負義,不敬拜給他們恩典的神,不遵行使他們得福的神的誡命,那他們的光景,就必受咒詛、就與神所賜的福完全背道而馳的。若他們不要敬拜真神,神就領他們到不認識的國去,在那裡他們只能事奉木頭石頭的神(36)。而事奉假神就是一種懲罰,因為當一個人沒有神同在時,那是最大的痛苦。離開了神的人,一切所作的,都不順利,那是勞苦而沒有功效的(38-42);與有神的同在的福相比,是完全相反的。
神揀選以色列人,是明定要給他們福氣的。神把各種得福的條件,以及各種可以得的福氣,都說明清楚了;然而,他們所要做的一件事,就是遵守神的誡命,聽從神的話,前面的福氣,就等著他們去拿了。反之,他們不遵守神的誡命,違背了神的律法,去事奉敬拜別的神,那他們的結局,就是得咒詛。只有兩個選擇、只有兩個山,一個是祝福的基利心山,一個是咒詛的以巴路山(27:12-13);沒有中間及其他的山了。而得祝福或是得咒詛,就看人是否遵守神的誡命了。這是很容易的選擇題,神把這兩個公式,都給了他們了;神也特別把神的話語,在西乃山上顯現,親自用神跡異能的方法給了他們。這表示神的話語的重要性,使他們不致忘了這偉大莊嚴的一刻。
神是很想把福氣給以色列人,然而有一個條件,就是他們願意遵守神的誡命,聽從神的話,遵照神的吩咐而行。這一方面,是需要他們自己作的,神不能替他們來作。因此,神是多次多方的提醒他們,使他們謹記神的原則,也使他們可以立志遵從神的話。但以色列人還是失敗了,他們本來可以作萬國之首的(13-14),但卻反而作了別人的尾(44);他們本來是可以借給別人,而不必向別人借貸的(12),但因著不遵守神的話,反而是別人借給他們,而他們卻不能借給別人(44)。一個本來屬神的國,卻因著輕看神的恩典,不守神的誡命,而反而成為居於不屬神的國之下;神最後只得用不屬祂的子民,來教訓他們了。這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,有神的恩典卻不珍惜,輕漫神的話,不把神作神的結果了。要神就是要福氣;不要神就是要咒詛,這在申命記中是很清楚的。今天也是一樣,神的原則是不變的:若我們要神,就是要福氣;若我們不要神,就是要咒詛。若我們留心神的話,按著神的話而行,就是智慧的開端,就是福氣的來源了。
這一段中一共有五個「直到」[45,48,51(兩次),52],前面的四個「直到」,都是直到以色列人滅亡、滅絕的;但最後一個「直到」,是直到以色列人所倚靠高大堅固的城牆,都被攻塌為止。四次是說到滅亡及滅絕,而一次則說到亡國及被擄;前面四次是犯罪所得的公義的懲罰,後面一次是神的憐憫,要給以色列人存留餘種,以使他們有悔改的機會。這是神的恩典,是神特別為以色列人,留下得救的餘數,使他們可以再得到神剩餘的恩典。但也由於前四次的滅絕,他們其實是很痛苦可憐的;因為犯罪的結果,就是懲罰,若不是萬軍之耶和華為他們留下餘數,他們早就如所多瑪、俄摩拉一樣的完全被滅絕了。因此,神還是記念祂的約,神在公義中還隱藏了慈愛,在五個直到中,還存有一個直到,是給他們恩典的,也就是說,神留給以色列人一條後路,讓救恩可以出來,讓以色列人仍可以有機會悔改而得救。今天神對我們也是如此,祂不只是用公義對付罪惡,更是用剩餘的憐憫,為人類預備了救恩,使我們可以因基督的救贖而得救,這就是神的工作,也是神對整個人類的恩典,我們若還是忽略這麼大的救恩,怎能逃罪呢?
(47)這裡說到富有,甚麼是富有呢?富有至少有兩種,一種是屬靈的富有,一種是屬世的富有。這一節中說的富有,可能代表以色列人屬世的富有。當以色列人有了神後,也遵守神的話,於是神就給他們福氣,他們就富有了。然而,當他們有了這富有後,卻忘了屬世的富有,是從屬靈的富有而來的;若他們要保持這富有,就必需在敬畏神的事上繼續努力(就是保持屬靈的富有)。然而,他們卻反而因為屬世的富有,而忽略了繼續追求屬靈的富有;於是他們屬世的富有,很快就失去了,他們就進入飢餓、乾渴、赤露、缺乏之中了(48)。因此,若我們不懂得富有是甚麼,可能屬世的富有,反而成為我們得到真正富有的障礙呢!真正的富有,是追求屬靈的富有,如此,我們就不只有屬靈的富足,而且更有屬世的富足了。
(52)神給他們恩典,給他們高大堅固的城牆,但他們不懂得倚靠神,反而只倚靠神所賜的城牆。因為人不懂得要神,而常只懂得要神所賜的福。然而,若我們要神所賜的福時,我們就必需要神自己;如此才可以真得到神的福的。以色列人常是只要神的福,而不要神;他們也妄想只要神的話,而不要神的自己(參出20:18-19),如此就一定是失敗的。就好像前面所說的,他們只要屬世的富有,而忽略屬靈的富有,於是他們最後就變為貧窮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