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0/3 lundi 腓一:27至二:13
這一段是說到基督徒的使命,基督徒的爭戰,基督徒的謙卑的生命、順服的生命,及基督徒要作成的得救的工夫。因此,這裡有爭戰,有使命;有謙卑及順服,而保羅更以基督(6-11)及他自己(30)作例子,說明我們如何把我們的生命,活出一個相稱的生活來(27)。
27節提到相稱的生活;而弗四:1也提到行事為人,要與基督蒙召的恩相稱。兩處都提到相稱的生活,那有何不同呢?以弗所書所提到的相稱,是因著神的恩典,而給我們的一個不同的身份;而因著這不同的身份,我們要過一個不同的生活。就如一個王妃,她以前是平民,但當她嫁入王宮後,她的生活舉止,就都要與以前不一樣,因為她的身份改變了。這是以弗所書的重點。而腓立比書這裡又提到相稱,這個相稱,是因著我們信了基督後,每個人就都有福音的使命,而因著這個新的使命,我們的生活行為,就當與這使命相稱,就是要配合這使命、為了達成使命而生活了。因此,我們信主後要有兩個相稱、兩個改變:一個是因著身份的不同,而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;另一個就是因為我們的使命不同,而改變我們的觀念及生活習慣。保羅自己就是因為歸信了基督後,他的整個生活習慣就都改變了。他變成努力傳福音,而且不畏死亡,他的一生,就是為福音而擺上,為福音而捨命。因此,我們每一個信徒,都應有傳福音的使命,這是信徒所不可以拒絕的。
不只如此,保羅把傳福音的使命,視為一種爭戰(30),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使命,而是要爭戰的。當我們信主後,由於這世界是不信的,是逼迫基督徒的;因此,我們傳福音,就不是易事,就要面對很大的挑戰、以及逼迫了。因此,傳福音就是屬靈的爭戰,而且我們更要抱著受苦的心態(29),去接受這挑戰,而不是要思想如何去逃避之。每個人信主後,就要有心理準備,第一是接受福音的使命,第二是接受受苦的準備。這是因為這世界的背後是撒但掌權,而撒但是敵擋基督的,是不信的,是逼迫基督徒的。因此,我們接受了這使命,就是接受了這爭戰;而接受了這爭戰後,也就要有受苦的準備了。
然而,我們如何去爭戰呢?這場爭戰,不是屬世的爭戰;而是屬靈的爭戰。屬世的爭戰,是以肉體能力的大小為輸贏的本錢;也就是說,肉體的武力愈大,贏的機會就愈多。然而,屬靈的爭戰卻是相反的;它不靠肉體,而是靠基督;而基督如何在十字架上得勝的呢?不是從十字架上跳下來,表現肉體的能力;而是謙卑的順服神。因著祂極端的謙卑,祂就得勝了,因為謙卑順服,是最大的屬靈武力。這是人所想不到的,人總是要爭為大,但基督的得勝,不是因爭為大,乃是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如此神就把祂升為至高,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(9)。祂的爭戰的得勝,是因為謙卑順服而來的。謙卑為何有這麼大的力量呢?我們一提到爭戰,就想到武力;不會想到謙卑、自卑的。然而,屬靈的爭戰,就是順服、就是謙卑。這個順服及謙卑,是在神面前謙卑,是順服神的旨意,讓神的旨意,在我們身上為大也。當我們完全順服神時,我們的能力,就完全是神的能力了,而我們若有神的能力,那當然是大的能力了。
因此,神給了我們使命,我們就要面對一場屬靈的爭戰;而這場爭戰,不是用武力,乃是用謙卑,用順服去得勝的。保羅就是如此,他因著福音的緣故,就被關而坐牢;但他沒有用武力抗爭,他只謙卑順服,而因著他的謙卑順服,福音不因他坐牢而停止,反而更傳揚出去了(1:12-14,18)。因此,一方面是爭戰,一方面是謙卑順服,然後福音就傳出去了。爭戰本是與謙卑相反的,但要打贏這場戰爭,其中一個條件,就是謙卑順服呢!
基督在十字架上,因著祂的謙卑及順服,祂就受苦了。因此,謙卑帶來受苦,也是很多人所不願意的。保羅傳福音,也因著順服而受苦,然而,他也順服了。受苦是人所不願的,然而,受苦卻可以帶來更大的得勝。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苦,使全人類都蒙福,祂似乎愈來愈低微,但其實祂是愈來愈得勝,直到祂死了,神就將祂升為至高。因此,受苦及謙卑,是人所不願意的,但卻是爭戰的利器,是一個很好的得勝的武器,這是我們所想不到的。
順服不只是一個得勝的武器,更是使我們作成得救的工夫的要素(12)。甚麼是得救的工夫呢?基督救了我們,當我們信主時,我們的靈就得救了;然而,我們的魂仍要得救,那是一輩子的工夫;而將來我們的體,是當主再來時,才會得救的(參林後1:10)。魂的得救,就是我們的思想、觀念等完全歸向基督,讓基督作王,掌管我們的一切,如此,我們就不會受撒但的誘惑而犯罪,那我們的魂就得救了。而這裡所說的順服,以及所說的:我們的立志行事,都可以讓神在我們心裡運行(13),這就是我們願意順服,讓神作王的一種表現。而若如此,我們就可以作成得救的工夫了。因為魂的得救,就是讓神完全作主,這也是我們信主後的重要目標。而順服是與謙卑連在一起的,一個謙卑的人,就是一個順服的人,因為他不以自己的意見為意見,他會捨棄他的看法,而尊重神的看法,就如基督一樣,於是謙卑的人,就是存心順服的人(8)。(參3節的存心謙卑vs8節的存心順服)。而謙卑的人,就是一個爭戰得勝的人,就是一個可以作成得救的工夫的人。
因此,我們信主後,一方面有一個使命,而使命帶出爭戰;另一方面我們要作成得救的工夫,而得救工夫的作成,是謙卑及順服。也就是說,一方面是爭戰,一方面是謙卑,而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。若我們可以如此,不只可以完成使命,也可以作成得救的工夫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