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8/24 mercredi 撒上七:3-17
這一章是說到撒母耳的工作。聖經說,他是作士師的(13),而在他的日子,以色列人把屬以革倫,直到迦特的這些城的四境,都從非利士人手下收回了;而且,以色列人也與亞摩利人和好(14)。因此,他也是士師之一,但卻是最後的一個士師,他終結了士師時代,他把士師時代混亂的局面,變成君王的時代。同時,他作了很多預備工作,因為他不只是有士師的身份,更是有先知的身份(3:20);而且,他是從但到別是巴,作所有的以色列人的先知,因為神將自己的話默示給撒母耳(3:21)。故此,撒母耳有兩個身份,一是先知,二是士師。撒母耳這個士師,是與士師記的一般士師,有所不同的。第一,他是全以色列地的,而不是局部的;第二,他不只是士師,而且是先知。他的先知的身份,似乎早於他士師的身份(先有3:20,再有7:15)。同時,他的士師的身份,似乎是基於他的先知身份。因為從他所作的事跡,就可以知道;他與別的士師是不同的。別的士師,大都是以自己的武力得勝,例如基甸、參孫、底波拉等;然而撒母耳呢?似乎不見到他較多的武力,而我們所見的,是他與神的關係,卻沒有看到太多他的武力。他不似參孫、基甸等如此會打仗,然而,他不必打仗,但神卻為他而打仗(10)。他之所以得勝的原因,是因為耶和華幫助他(12),而不是他的武力。因此,他的身份是士師,可是我們卻看不到他的武力,只看得見他與神的關係,只看到他更多的先知的身份,及與神的關係。
撒母耳是如何作士師的呢?這個士師,與士師記所記的一般士師不同。他以神為出發點,他把以色列全家的偶像去除,他單單的事奉神(3);他禱告神(5),澆水及獻祭給神(6,9),禁食禱告呼求神(6,9);這就是他得勝敵人的秘訣。他作士師,不是以武力為主,而是以神的話為主。他說出神的話(19),他把以色列人帶回到神的面前;他不用一兵一卒,就把敵人打敗了,這是因為耶和華的手的攻擊,不是他的武力(10,13-14)。他只獻祭,而正獻的時候,神就為他們爭戰了(10)。一般的士師,都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去打仗,然而,撒母耳不必帶領他們打仗,他以獻祭求告神為帶領,以色列人自己就可以追趕非利士人,把他們擊殺了(11)。因此,撒母耳的帶領,是另類的帶領,是屬靈的帶領。因著有屬靈的帶領,神就與他們同在,他們幾乎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,就可以得勝了。
與其他的士師們相比,撒母耳的服事,是另類的服事,是先讓大家歸向神,然而勝利自然而來。在這裡我們看不到撒母耳的武力,也看不到他會不會打仗;但我們卻看得見他把以色列人,帶到得勝的地步,不必用太多的武力,只靠神的恩典,神的幫助,就可以完全得勝了。這是另一種服事,是不走世人的路,而只走神的路。他先把以色列人,全帶到敬拜神的路線中,使他們單單的事奉神,一心的歸順耶和華;然後,把他們帶入到一個屬靈的環境中,於是勝利就來了。這時,他的士師身份,是因為他用神的話的審判(17),以及他築壇獻祭之因,而不是他的武力也。
約櫃在基列耶琳許久,而二十年後,以色列全家都歸向耶和華,這其中一定有撒母耳的因素。也就是說,以色列人能夠全家歸向耶和華,一定與撒母耳的事奉有關。因為撒母耳是先知,從但到別是巴,整個以色列人都聽他的話。因此,他主要是以先知的身份服事神;而因著他的先知的身份,他士師的身份就自然出來了。他把以色列人全家都帶到神的面前,這是別的士師作不到的。他的事奉,是終結了士師的混亂時代,而進入了君王時代。他所走的路,不如一般士師所走的路,一般人走的路,是世間的路;而他所走的路,是神的路。他先把神的國、神的義放在第一,其他的東西,神就加給他了。我們應學習撒母耳的事奉,把神擺第一,其他我們所需要的東西,神就自己會賜給我們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