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7/16 samedi 傳二
這一章談到享樂的問題,智慧的問題,以及與人不同、勝過別人的問題。這些是否就是人生的答案呢?有一個問題,若不解決,則人生的問題,仍是沒有答案,這就是死亡的問題,就是永恆的問題。因為死亡,就使智慧與愚拙沒有分別;因為死亡,就使你本來與人不同的,現在卻與人相同了。因此,享樂、智慧、以及高人一等,都不是人生所要追求的,因為這不是人生的真正答案,因為到了死亡時,才發現是一樣的,沒有差別。
所羅門是一個大有智慧的人,他也是君王,因此,他有機會去追求別人所沒有的。他也有機會去探討人的答案,去得到別人所沒法得到的。然而,當他用他的智慧,他的權位,去追求並且得到了這些東西後,他發現,這些東西不是人生的答案。人生有一個問題,這問題若不能解決,則所有的東西,都是虛空的。這個問題,就是死亡的問題。智慧可以使他與別人不同,於是他可以享受比別人更多,他也可以與別人分別出來;然而,當他努力用智慧,達到與人不同時,他卻發現,他如此地努力的結果,只要死亡來了,他所有與人不一樣的地方,就都一樣了;沒有不同的了(14-16)。這就代表他所努力的,辛辛苦苦擊敗了別人的努力,卻敗在死亡的底下。死亡使他與所有的人一樣,沒有差別,這就是他找不到答案的原因!除非死亡的問題能解決,否則,他生前所建造的一切,他不知道他的後人,是否有智慧去維持,是否會繼續努力地去經營。因為他的智慧,若是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的話,就更確定他死後,沒有人可以繼續經營他所經營的;那就更證明他愈成功、愈聰明,則日後失敗的機會愈多及愈大了。而事實上他死後,他的兒子羅波安確是比不上他,正如他這裡所說的,那人是智慧,是愚昧,誰能知道,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(19)。羅波安很快就把所羅門所建造的國,拱手給了別人一大半了,這就是問題!反之,若所羅門的後人,即使是有智慧的人,然而,所羅門用盡一生所建造的成果,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,這本身就是虛空了。而且,對那未曾勞碌而得的人而言,這更是大患(22)。因為他可能因此而陷在享樂中,而會揮霍無度,成為害他的禍首了。
在日光之下,雖然人與人會有很多的不同。有些人有智慧,有些人是愚昧的;有些人有很多的享樂機會,有些人只有勞碌的分。這看起來,在日光之下,是有不同的。然而,這些不同,是否就真的造成了人生的不同呢?在這些的不同中,是否其中一項,可能就是人生的答案呢?例如享樂,或是智慧,是否就是人生的答案呢?所羅門由於有權位、有能力、有智慧,他就有機會,他就比眾人更幸福,他可以作幾乎他想要作的事。然而,他有這麼多與人不同的地方,但只要他死了,只要他離開這世界了,這一切的不同,就歸於零了,就與其他的人相同了。因此,這些的不同,不是真正的答案。這些的不同,可能只是人間的不同,但還不是人生的答案。所羅門在這裡說了許多,其實也點出一個問題,這個問題,就是永恆及死亡的問題。若沒有永恆,若有死亡,則一切的不同,都變成相同了。一切可能的答案,都變成是假的了。因此,除非人能解決死亡及永恆的問題,否則一切的答案,都是假的了。
24-26節又再次提到了神。日光之下的問題,人們不能解決,只有神有答案!而日光之下的問題,與罪的存在有關(26)。若罪的問題沒有解決,則人們永遠會被罪所苦惱,而永遠會勞苦。因此,所羅門也指出罪的問題,是罪使人勞苦;是罪使人失去永恆,是罪使人死亡。罪的問題,不是人所可以解決的,除非神來解決,否則,人在罪中,是永遠找不到真正的答案的。雖然傳道書中提到了神,但卻沒有提到神的救恩,因此,人們只認識神,還是不夠,人還要認識神的救恩,並接受祂為我們的罪,提供的救贖方法,否則,人生就永遠不會找得到答案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