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

晨更分享:出廿六:1-30

2011/6/6 lundi 出廿六:1-30

這一段是說到會幕的製造方法,就是聖所及至聖所的外面的製作方法。主要是要用幔子、山羊毛、公羊皮、海狗皮、以及皂莢木的豎板作成。因此,是有軟的及硬的;而軟的是細麻、山羊毛、公羊皮以及海狗皮;而硬的就是皂莢木的板子。無論是板子,是幔子,都不是一塊出來的,乃是互相連接的。這樣的設計,是適應在曠野的生活,可以隨時拆卸,隨時起行。一方面可以敬拜神,一方面又可以生活。因此,這代表我們的生活,是一個隨時在世界中生活,又可以同時敬拜神的生活。我們應學習在世上生活,是可以把基督帶到生活中,兩者同時存在,而不會因為生活,而忘了敬拜;也不會因為敬拜,而忘了生活的。一個正常的基督徒生活,是隨時可以敬拜,又隨時可以起行;一方面在世上活,另一方面又是活在神的面前的。

神為我們所設計的,是兼顧我們的屬靈生活,以及屬世生活的。兩者不只是沒有矛盾,而且是相輔相成的。要有好的曠野生活,就必須要有好的敬拜生活;因為在曠野中的生活,是時刻要依靠神,才可以活著的。今天我們在世上的生活,也是如此;雖然我們似乎不在曠野中生活,但其實我們在世界中,就等於在曠野一樣。若我們離棄神,不依靠神,我們是無法活的。若我們把屬世的生活,與屬靈的生活分開來,以為屬世歸屬世,屬靈歸屬靈,如此我們就不能有真正的見證,我們的生活,就不能活下去了。神為何在他們未出曠野,未在迦南地安居時,就頒布下律法,也賜下會幕的條例呢?為何不等他們安居之後,才告訴他們會幕的條例呢?在曠野中要拆拆卸卸,不是很麻煩的事嗎?神沒有在安居時,才給他們頒下會幕的條例,就是因為若不能在曠野中,隨時依靠神,他們就沒有辦法活下去,更不能有以後的安居了。曠野的生活,是絕對要每天依靠神,才能活得下去的。因此,在曠野生活中,就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,就是隨時懂得依靠神、敬拜神;如此,就可以在安居時,也懂得依靠神。因此,會幕的製造,目的是要以色列人懂得敬拜神,懂得在任何環境中,都要依靠神,然後才可以過我們的生活,成為美好的見證。

在帳幕的製造中,可以看到神作事的細心,祂已經策劃了一切。連尺寸是多少,如何配答,都已經計算好了,然後才啟示給以色列人。不必以色列人煩惱了,神是最好的數學家,我們只要照著神的吩咐去做,就可以了。因此,山上的樣式(30),是已經啟示好了的,這是人們不必自己去想的,人的責任,就是遵照神的吩咐去做。若有不明白的,就問清楚神,然後照著去做就是了。神所設計及算計好的,比我們自己設計的,一定是最好的,若能凡事由神設定,我們去遵行,這其實是我們的福呢!但有時神也會要我們自己,去作一些有創意的事,例如大衛就是一個有創意的人。而他的想法,都是為神而著想。雖然不是神當初的意思,但卻仍是蒙神答允的。這兩方面的情形,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功課。也就是說,一方面是神的完全啟示,另一方面,是我們在聖靈中的創意,這都算是好的屬靈性格。

到了新約時,我們的身體,就是神的殿,就是與神相會的地方。因此,會幕其實是有預表的,它預表基督的救贖,預表我們應如何來到神的面前,與祂親近,而會幕的更重要的目的,就是與神相交。這也是我們今天得救後,每一個基督徒要學習的功課:常常與神相交,得到祂的話語,且照著去行,就是我們生活的內容,也是我們生活的目標。

同時,會幕是由很多的木板、以及幔子造成的,而這些木板及幔子,都是可以連接的。而連接後,就變成一體了。原來這些木板及幔子,當初的設計,就是可以與其他的木板或幔子相連的;若這塊木板不能與其他的木板相連,則這塊木板再漂亮也沒有用。因此,我們若不能與別的弟兄同工,不能合為一體,則我們有再大的恩賜,也是沒有用的。神的教會,是整體的合一,整體的見證,能與別人相合,這才是我們服事最重要的要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