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

晨更分享 太廿六:57-75

2011/4/20 mercredi 太廿六:57-75

這段是說到耶穌在大祭司等人面前受審,以及彼得三次不認主的過程。耶穌的受審,是私下的受審,是毫無公義可言,因為他們本就存有一個目的,就是要治死祂(59)。因此,一切的過程,及假的見證,都只是為了這個目的。他們早就先入為主,要想法把耶穌定死罪。而所謂審判,只是演戲而已,沒有所謂公正與否的。人不以真理為主,常只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,為了達到自己設定的目的,就犧牲了真理。他們的目的是要定耶穌死罪,他們就想法達成這目標,那怕是歪曲了真理,也在所不惜了。這就是他們的策略,也常是我們作事的方法。我們是以己的想法為真理,不是以真理為真理;若在審判之程序中,能符合真理固然是好,即使是不符合真理,也必需要以己的目的為主,這就是他們在審判過程中所表現的了。

他們一方面踐踏真理,一方面又似乎要遵守真理。例如他們的見證,是要有兩個人以上(60),以合乎律法的教導,這就表面似乎合於真理,但其實他們是以真理為外表,而實質上卻是反真理的。他們認為自己是代表真理的,也似乎是為著真理而審問耶穌。因為他們認為耶穌是不行真理,卻破壞律法;然而他們自己只是披著真理的外衣,去破壞真理而已。而真正的真理,就是耶穌所代表的。祂本身就是真理,祂的一言一行,一舉一動,都是真理的彰顯。祂不說話是真理,祂說話也是說出真理。

祂為何不說話呢?因為別人說的,都不是真理,祂不必為自己爭辯,因為真理本身就會說話,就會見證自己是真理。若一個人所見證的,都不是真理,那就不必說話,因為他們自己本身就是矛盾的了,他們本身的見證就站立不住,不必耶穌指出來了。然而,當那些自以為自己是代表真理的人,奉神的名要耶穌說話時,耶穌因為尊重父神,就說了真實的真理之言(64)。然而,這真理之言說出來後,也們這批自認有真理的人,卻不能接受,反認為這不是真理,這是僭妄的話(65)!他們以自己的想法為真理,卻把神絕對的真理否定了。他們自以為站在神一邊,為神的真理而捍衛,然而,他們最終卻把神的兒子殺了。因此,我們真懂得甚麼是真理嗎?我們所謂的真理,是否只是己的意見,己的想法而已?卻不是神的原來意思,因為我們常會把神的旨意,因著自己的想法,而把之扭曲的。

當耶穌不說話時,他們自己說了一大堆的話,但都是假的見證,都不能把耶穌定罪的。因為這些話,都不是真理,都是不攻自破的。然而,當耶穌說出真理時,他們就反而因真理而定了耶穌的罪,因為他們否認這是真理。因此,耶穌是因著祂是真理而定罪的,不是因為祂不行真理而定罪的。也就是說,祂是因為人不守真理,不明白真理而被人定罪的。其實是因為祂願意為人的罪而死,故祂的定罪,是因為人的罪。人因為沒有真理,不守真理,而把純真理的耶穌定罪了。祂不說話是顯出人的虛假見證,也就是顯出人的沒有真理;而祂說話了,更顯出人不能接受真實的真理。因此,耶穌的受審,不是顯出祂的罪,是顯出世人的罪,顯出世人的虛謊,而沒有真理。

至於彼得,他遠遠的跟著耶穌(58),這代表他是關心耶穌的。只是他雖然關心,卻是在安全的範圍內關心的,也就是有條件的關心的。他可以在耶穌面前勇敢,把大祭司僕人的耳朵削掉,他也可以在耶穌及眾門徒面前,說眾人都可以跌倒,但他總不會跌倒。然而,他卻在一個使女面前跌倒了。因為這時沒有人欣賞他的勇敢,他沒有觀眾,也沒有舞台,他就失敗了。因此,他雖然是對主有愛,但卻沒有能力去愛主,也沒有智慧去幫助主。他或許以為沒有人知道,他不承認主,也沒有關係,因為這不是重要的事。此外,他不承認主,也可能為了方便,因為如此,別人才會准他觀望一下耶穌的結果。因此,他可能也是為了主而不承認主,然而,他是為了達到觀望主的目的,而犧牲了更重要的一個真理。

原來真理在人的心中的價值,是最小的,任何事情,似乎都可以把這價值超過的,因為它似乎是排在末尾的。這也可能是彼得的想法,我可以暫時不認主,因為我正作一件偉大的事,就是觀看耶穌,或許我可以救救祂,我就成了英雄了。而觀看耶穌是一件偉大的事,若我承認我是跟祂一夥的,可能他們就不准我再觀看,我就沒有機會去救祂了。於是我們為了一個偉大的目標,就暫時犧牲一下真理,我們認為應是可以的。這可能是彼得的想法,也常是我們的想法。若我們不把真理的價值放在第一,雖然找到崇高的目標,作為我們的藉口,但最後的結果,只是犧牲真理,踐踏真理而已。

彼得第一次的回答,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甚麼(70),這句話比較模棱兩可,也比較是有彈性的說話,可以代表不是否認,但也不承認。然而,這只是用計來逃避該說出的真理而已。人們不想說出真理,又不想破壞真理時,就說出模棱兩可的話,以為可以逃過及避免面對這問題。然而,若我們不面對問題,或是在問題面前不敢說出真話時,我們的問題不會解決,我們的狀況是會愈來愈困難的。因此,這也是為何彼得後來的不承認主,所說的言語,一次比一次更可怕,要加上起誓、以及發咒起誓的否認了。人們回答問題時,最簡單的方法,乃是按真理而回答,這是最簡單而有用的方法。耶穌就是如此,祂只以真理回答問題,而且不怕因而被定罪。因為只有真理,是不必用計來避免的,也只有真理,是回答問題的最簡單要訣,是最高的目標。

祭司長等人,是以為自己正在行一件真理的事,因而破壞真理;而彼得呢?以為自己是行一件偉大的事,而暫時破壞真理,這都是不對的。我們是否可以以真理為最高標準,一切均以行出真理為主呢?求神幫助我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