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3/1 mardi 太十:16-33
這一段主要是耶穌從差遣門徒傳福音,所要注意的事開始,而逐漸說到將來的事。這些話中,一方面是說目前的情形,而一方面也是說到以後要發生的事情。聖經中有時所說的話,不只應用於同一件事中,而且也可以應用在以後同樣的事中,預言以後要發生的事。若是如此,這就可以看到一件事,就是傳福音的使命,是直到主再來的日子以前(參23),都不能停止的,都是要繼續作的。同時,傳福音是國度與國度之間的爭戰,是把人從撤但的國度中,遷移到神的國度中。因此,就會引起家庭中的革命,甚至是家庭中的戰爭。因為若家庭中有人信主,撤但一定不會甘心的;他會使未信主的家人,施壓而使信主的家人,不再信主,甚至會把之殺掉。這些情形,在某些宗教嚴謹國家中,是司空見慣的。因此,福音在另一個角度而言,就是國度的戰爭,我們是用和平的手段去爭戰,然而撤但卻是用激烈的手段去爭戰:就是家庭的互相殘殺,或是把人拉到諸候君王面前、就是官府的面前,用審判的方法;或是便拉到會堂中,用鞭打的方法,使人不敢去傳福音。這就是傳福音所要遇到的難處。
從耶穌所說的話中,我們可以知道第一:傳福音是在人子再來之前,每一個基督徒所應負的使命,是不能逃避的。第二,傳福音是等於羊進入狼群中一樣,是很危險的,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是要有靈巧及有智慧,才能完成的。第三,我們傳福音是用和平的手段,永不要用強逼的手段;然而,福音是一場戰爭,而撒但是會用殘酷的手段,用逼迫及戰爭的手段,去阻止福音的傳播的。第四,我們不要怕他們,因為逼迫是必會有的,然而,我們裡面有的,是神的靈,祂會指示我們該走的路、該說的話的。我們的責任,就是把所聽到的真理,不要隱藏地說出來(27),不要怕身體的被殺,那不是真正要害怕的,惟有靈魂的被殺,才真要怕。而靈魂的殺滅,不是操縱在撤但的手中,是在神的手中。我們的頭髮,神都數過了,祂必保守我們的靈魂,得到永生的。我們是事奉永活的神,故此就不必怕撤但的攻擊了。
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子(16),這是兩方面的平衡。聖經中有不少的平衡,例如公義與慈愛的平衡;恩典與努力的平衡;愛罪人而恨惡罪的平衡等。這裡又提到另一個平衡,就是靈巧及馴良的平衡;或是蛇與鴿子的平衡。基督徒一般是溫和的,也是單純的。然而單純的人,有時就易被人騙了。我們不只要單純,而且是不會被騙的,這就要認知撤但的計謀,加以識破,靠著神所賜的智慧,勝過撤但的計謀了。馴良是對神而言的,而靈巧不是對神,而是對人、對事而言。我們所處的環境,是一個羊入狼羣中的環境,是危險的環境,因此,我們就必要學習靈巧,也要有神的智慧,才可以知道及認識撤但的計謀,而得以躲避。我們對神是單純的,是順服的,是言聽計從的。然而,對這世上的人及事物,對撒但的計謀,我們就必須要認識其奸詐,知道其外面的糖衣,裡面的毒素;我們就不是順服,而是有計劃的躲避,而不要中了撤但的計了。我們應求神的智慧,能夠知道甚麼時候要單純,要順服,甚麼時候我們要有智慧,識破撤但的詭計,而靈巧地逃過他設的網羅。
(23)這一節比較難解。可以是說到門徒的情形,也可以是說到將來的情形。說到門徒的情形,那的確他們還沒有走遍所有以色列的城,他們就再與耶穌會面了。但似乎這一句話,更是說到將來的事。而且,是暗示在主未來之前,基督徒要傳福音,而當他們傳福音時,也會有苦難及逼迫。然而,當地上的逼迫仍未臨到時,人子就先到了。這可以說到神是不會讓逼迫,大於我們所能受的。神所賜的苦難,都是我們所能承受的,不會是我們力不能勝的。而且,在受逼迫後,必有賞賜,那賞賜就是基督的顯現。同時,這句話也可能說到,將來以色列人,還未有機會完全得聽福音(未走遍各城),基督就降臨了。而以色列人在人子降臨時,只要仰望他們所扎的耶穌,就得救了。
總而言之,耶穌所說的話,說出傳福音的重要,也說出傳福音是直到主再來前,每個基督徒都應遵行的使命。也說出傳福音所必然遭遇到的苦難及難處,因為這是國度的爭戰。然而,這苦難的背後,有神的恩典及幫助,而且,若我們忍耐到底,必然會蒙祂的拯救的。我們是用馴良及靈巧去作戰,而馴良及靈巧,都是和平的方法,而不是激烈的手段。雖然撤但是用激烈的手段,去阻止人信耶穌,但我們卻不是用激烈的手段,去使人信耶穌。神永不用逼迫的方法,使人信祂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