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2/3 太一:18-25
短短一段經文,把約瑟這個義人的性格描述出來了。他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,他雖然可以照律法所作的,把馬利亞定罪,然而,他比律法更高,就是他有律法的精義,就是愛。他用愛去包容一切,他所想的,不是為自己的利益,乃是為別人的益處。他不因此而生氣,但他卻只想到把利益給別人。別人虧負了他,他沒有興師問罪,他沒有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;他是以德報怨,用愛來化解一切的仇恨。而且,他不想張揚(19),也不想把對方的問題,公之於世,讓人來評理。他只是默默的承受了一切對他不利的事。他也不邀功,不想把自己的美德,讓人知道。若他把自己所做的,讓人知道,事實就沒有如此簡單了,可能馬利亞就要被石頭打死了。約瑟的義,是生命中表現出來的義,不是律法的義而已。律法上的義,是公義較明顯,但神的義,卻更是以愛為基礎的。約瑟雖然活在律法時代,但他卻有一個恩典的心,他是超越律法,而把律法的精義,就是把愛活出來的人。
當約瑟有一個憐憫人的心時,神的聖靈就給他啟示了,神就揀選了他,使他成為耶穌的 nominal father了。這是一個福氣,他的揀選不是沒有原因的。神在各時代中,均在揀選人,祂會注意清心敬虔的人,約瑟就是如此一個難得的人。也因為他的無私,當他正想法去幫助馬利亞的時候,神就啟示了他,把真實的情形告訴了他,讓他知道原來馬利亞是從聖靈感孕而來的,他們竟被神揀選為可用的器皿,成為神所揀選、救贖世人的家庭,這是何等大的福氣啊!
當聖靈沒有啟示時,神所看見的,就有差錯。因為人的眼睛再好,也不能看到神沒有啟示的那部分。若神沒有啟示,約瑟所看到的,明明就是馬利亞犯了罪,這是鐵一般的事實,然而,當啟示出來後,卻發現不是如此了。那是180度的改變。因此,我們看事情,無論如何精明,我們也不可能了解全貌的,我們凡事需要神的啟示,讓神告訴我們所有的事,我們才可以明白如何行的,否則,若只憑自己所看見,明明是對的,也可能是錯的,因為人的看見是不完全的。
(24)約瑟是一個聽話的人,神如何說,他就如何做了。他得了啟示後,便很高興的把馬利亞娶了過來了,因為她是深愛馬利亞的。同時,他不只是照著神所說的去做,神沒有說的,他也按神的心意去做了(25)。神沒有說,不能和她同房,但他卻多加了這一點,因為他知道,他不要讓後世的人,有辯解說耶穌是約瑟的兒子,因此,他多做了,而且是犧牲自己屬世的快樂而作的,因為他要追求的,是屬靈的喜樂,而不是屬世的享樂。而遵守神的話的人,就是一個喜樂的人。有些事情,沒有啟示,他是不會知道的,因此,神就把聖靈感孕一事告之;但有些事,雖然沒有啟示,因著他與神的心是相近的,他就懂得按神的心意而行,這就是25節所述說他所作的事了。因此,他也是一個摸著主的心的人。
2011/2/4 太二:1-12
基督降生了,似乎知道的人不多,神所啟示的人也不多。博士是因著有一個尋求的心,神就啟示他們,他們可以千里迢迢的來到尋找,目的是為了拜祂。他們看到了一些徵象,就來了,他們為甚麼要來呢?他們會得到甚麼好處呢?他們不是為了好處,他們乃是為了敬拜,乃是要見證基督的出生。基督出生時,沒有多少人知道,只有有心人,才可以知道。而一般而言,知道耶穌出生的,應是在伯利恆或是以色列的人,而不是遠從東方而來的人才對。然而,神啟示以色列人不多,只有牧羊人而已;但祂卻找到了很遠的博士們,把啟示給他們,而他們也遵從,而來到了耶路撒冷了。當地的人,包括了祭司長和文士,他們都不覺得重要,似乎與他們無關。近的人不知道,但神卻啟示了遠方的人,只因為他們關心神的事。因此,一個關心神的事的人,不在乎他的遠近,乃在乎他的心。若是一個無心的人,即使基督生在附近,他也是渾然不知的。
這裡有三種人,第一種是博士們,他們是有心尋找神,得到聖靈的啟示、以及聖靈不斷引導的人(12)。第二種是祭司和文士們,他們是有神的話語,在知識上充足,但卻是不尋求的人。這種人雖然有神的話,但神的話對他們是沒有用的,因為他們沒有聖靈的引導。第三是希律,他是沒有神的話,也沒有聖靈的啟示的,他是一個政治人物,他只管自己的利益,他也想尋找耶穌,但目的是為了殺祂,不是為了拜他(參8,16)。他沒有聖經的話語,更沒有聖靈的啟示,他只是利用他的權力,而得到了一些話語,但他也不會尋找,因為他沒有聖靈的引導也。
當基督生下來時,這裡的三種人,所受的影響如何呢?博士是很高興的來拜祂,希望把最好的獻給祂,而祭司及文士呢?他們有神的話,本來應是很高興的才對,因為基督生下來了,就是他們的救星。然而,他們的反應,只是向著希律,只是當希律問他們問題時,他們回答得很好,不必翻聖經,馬上就可以回答出來。然而,他們雖然熟讀聖經,但卻無心尋找,似乎事不關己。也不主動的去再研究。他們沒有很高興,也沒有甚麼反應,他們只是被動的回答問題,好像這只是別人的事。因此,他們有聖經的話,也熟讀聖經,但卻不受聖經的話影響,也不因著聖經的話,而影響及改變他們的生活。
希律呢?他沒有神的話,但他也因著自己的利益,而要尋求神的話,而要找祭司及文士來,了解神的話。他尋求神的話,不是為了遵行,乃是為了他可以利用神的話,來得到一些引導,而達成他的利益,而要把這初生的王殺掉而已。因此,他是一個利用神的話,來達成世上的利益的人。他竟然為了自己的王位,對一個剛生下來不久的嬰孩也不放過。這個嬰孩,要等到他成長作王,至少要二十年的時間,他的王位有如此長嗎?基督又不是馬上作王,因為一個小孩子,是不會馬上作王的;即使他以後要成為王,也不會影響他現在的利益的。而事實上希律不久就死了(19),人總是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,他以為自己是可以永活的,竟連伯利恆及四境所有的男孩,兩歲以內都殺了。這是不擇手段、殘忍的作為,可能神也懲罰他,使他很快就死了。
博士們沒有神的話語,但卻得到了神的啟示;一顆普通的星,在一般人而言,是沒有甚麼奇怪的。但若加上神的啟示,那星對博士們就不同了。他們就被帶到了耶路撒冷,而神讓他們在耶路撒冷,得到了神的話的啟示,就是基督當生在伯利恆的啟示。之後,神的靈繼續的帶領他們,最後準確地把他們帶到基督的房子中。因此,這裡有兩種人,一種人是有神的話語,但卻沒有心去尋求,也沒有聖靈的帶領的人,就是祭司及文士們。另一種人是有心的人,他們先有聖靈的啟示,然後,神把神的話再加給他們,讓聖靈再根據神的話,而帶領他們到正確的目標裡去。因此,只有聖靈的啟示是不夠的;只有聖經的話語,而沒有心去尋求,因而得不到聖靈的啟示的人,也是不夠的。神的靈是在神的話語上作引導的,神的話加上神的靈的指引,我們才可以正確地達到目標。而神的引導是奇妙的:對外邦人沒有聖經的人,祂先作聖靈的啟示,然後再加上聖經的話話,再繼續用聖靈的帶領,兩者相互運用,事情就成就了。因此,只有聖靈而沒有聖經,這不是神作工的方式;只有聖經而沒有聖靈的啟示,人也得不到聖經所說的。
神對外邦的博士們的帶領方式,是先用特殊的啟示,吸引他們,讓他們起行。這代表他們是有心的,而對這些有心的人,神又加上了祂的話語的啟示,讓他們可以更完全地了解神的心意。之後,再繼續讓聖靈帶領他們,使他們得見耶穌,也得以把他們準備好了的禮物,獻上給耶穌。而當他們完成任務後,神的靈繼續的引導他們,使他們不從原路而走,而從別的路走回去了。這是聖靈的帶領,對一個真心尋找神的人,是有聖靈明顯的帶領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