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/17 lundi 書十
這一章是說到約書亞把南方的城攻取的一章。神以耶利哥,艾城的成功及失敗,說明了爭戰的原則;也用基遍城的訂約,提醒及指出以色列人的疏忽。其他的戰爭,就都按這些原則而行:這原則就是若他們倚靠神、求問神,就沒有失敗的;若他們離開神,自作主張,就必失敗。這原則是清楚的,他們之後都按這原則而行,於是就勝利了。
耶路撒冷王聽見約書亞奪了艾城,也聽到耶利哥王的事,又聽見基遍的居民立約,就甚懼怕(1-2)。他就想到與其他的四王聯合,要攻打基遍。他為何如此做呢?第一他可能想要懲罰基遍人,因為基遍人所做的,似乎是背叛了迦南人;第二,他可能想,我們若各自為政,很易被約書亞各個攻破,倒不如聯合起來,或會有一線生機。因此,他是懼怕,他也在找方法,可惜的是,這樣的方法,不是真正的答案。這樣的作法,並不能帶給他生還的機會,因為他找不到一條對的路。他們這五王,不像基遍人,找到了一條生路;他們雖然懼怕,但所找到的路,是人間的路,是不能救他們的路。人間的方法,也沒有太多:一個人可能打不過,就聯合更多的人,這是人間的方法。然而,這不是他們的答案。因為即使人再多,若神幫助約書亞,他們還是會敗亡的。迦南的喇合,懂得來到神的面前求恩典;基遍的人,懂得投降在以色列人面前;騙了以色列人立了約;結果他們都得救了。然而,耶路撒冷王及其他的四王,就不懂得得救的路,他們用打仗之法!雖然聯合更多的人,也不會使他們得勝的。得救的路,只有一條,就是來到神的面前來,而不是再用人間的方法,去與耶和華爭戰的。
(6)基遍人雖然善戰(2),然而,他們這時並不要直接面對五王而打仗,他們很聰明,就是向約書亞求救,讓以色列人去征服他們。基遍人為何如此做呢?因為他們相信,約書亞有神的同在,耶和華會率領他們得勝,這就比自己用武力去解決問題好得多了。基遍人知道求救,不等於他們不會打仗,然而,他們卻情願求神的幫助,這就是基遍人的心態。他們基本上是相信耶和華的,只是以前沒有門路,現今他們與以色列人立了約,他們就把自己交給以色列人,果然不負他們所望,以色列人願意守約(7),而去攻打這五王,因為約書亞本來就要攻打迦南的王的。同時,以色列人因為有神的幫助,就大大得勝了。而且,在這次的戰役中,神果然行神跡,幫助了他們,而且是行了一個天象的大神跡(12-14)。一般而言,神很少會干涉祂自己所創立的大自然的律的,但這時祂卻願意伸手幫助約書亞,聽他的禱告,這次真的是破例了,因為以前是沒有的,以後也將沒有(14)。這是明顯神要為以色列人爭戰,也讓冰雹出現,使敵人潰敗(11)。也讓以色列人清楚的知道,神會用盡方法,幫助他們得勝的,因為這是神的應許,是必然會成就的。
在這些迦南人中,基遍人得到了約書亞的約,就不必打仗了,他們就安然居住,可說是迦南人中得救的人。雖然他們用的方法是不對的,但神也憐憫了他們,因為他們還是想倚靠神的人,他們就得以存留了。
約書亞也趁著勝利,乘勝追擊,把南部的各城都擊敗了。這是一鼓作氣,該作的事,就馬上做,不再拖延。這次的打仗,開始時是有點被動,因為是基遍人被打,不是以色列人直接被打。然而,因為與基遍人的立約,以色列人也只好出兵了。因此,這次戰役的開始,可以說是被動的。然而,神讓他們勝利,也顯出神跡來,印證神的恩典,於是他們後來就趁勢而為,乘勝追擊,趁著他們成功、士氣可用之時,就把南部的個城市都攻陷了(42)。也就是說,戰爭的開始,是被動的,但戰爭的後半,是約書亞主動作的。也就是說,不只把五王殺了,而且還攻佔了山地、南地、高原、山坡的人(40),而聖經記載的城,共有耶路撒冷、希伯崙、耶末、拉吉、伊磯倫、瑪基大、立拿、基色、底璧、迦薩、歌珊等,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了。
因此,雖然基遍的戰役,不是以色列人主動開始的,但因著基遍的問題,也使以色列人從被動變成主動,就把這些南部的城市,攻取成功了。神有時也會藉著一些事,使我們必須開始作工;然後,當我們開始作工了,在作工的同時,我們又看到了神的恩典及同在了,於是我們的被動,就會變為主動,而繼續的作工,直到完成神的旨意為止。神藉著五王之戰,用神跡先幫助了以色列人,使以色列人信心大增,之後,就讓他們繼續作戰,直到把南部的城市都攻陷了。故雖然我們有時不想主動踏出第一步,但神藉著一些環境,幫我們踏出第一步後,我們發現了神的恩典後,就不再害怕,而繼續走下一步,直到完成神的旨意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