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

晨更分享:士六:33-40

2010/11/25 jeudi 士六:33-40

神揀選了基甸後,神為了要訓練他,就讓他先把巴力的壇拆毀,並為神築一座壇,再獻上牛給神。神揀選了人,而這人願意為神所用時,神就訓練這人,讓他開始對神有信心了。而基甸是一個聽神話的人,他願意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去行(27),只是他的信心軟弱,就只好在夜間行了。這是一個折衷的辦法,他一方面要遵行神的旨意,一方面又膽怯,於是他就在夜間行了。而當他肯如此遵守神的吩咐而行時,神的恩典就出來了,讓他不只不會死,而且,還把父親的心挽回來了。不但如此,這時候,似乎全城的人,都願意聽他的話,也都聚集跟隨他了(34)。原來當他還未踏出第一步的時候,環境看起來是十分的艱難的;然而當他肯踏出第一步後,神就改變了所有的環境。這其實就是神的神跡,神的手插入了這件事,使他的父親最先改變,然後是全城的人改變了。這個神跡,不比羊毛的神跡小,只是,人們會注意羊毛的神跡,卻不太會注意到神作的這個神跡而已。羊毛的神跡,是神插手於大自然中;而神讓這麼多人願意跟隨基甸(34-35),這是神作在人心中的神跡。然而,神作在人心中的神跡,比較上是很難被人所發現的。我們比較上會看得到羊毛的神跡,因為這是明顯的,一個違背了大自然的現象的事跡,我們很易知道是神插手的神跡;然而,神在人心中所作的改變,這樣的神跡,是人較少看得出來的。

因此,今天的經文,分為兩段,一是亞比以謝族、瑪拿西人、亞設人、西布倫人、拿弗他利人的出來跟隨他;這就是神跡。因為他們以前被米甸人欺壓慣了,都沒有人出來,這一次基甸一吹角,就都出來跟隨他了。這就是神作的改變,把同心合意賜給他們,讓他們這時充滿了膽量,不再害怕敵人,而願意出來跟從基甸。尤其是他的本族亞比以謝人族,本來是要殺他的(30),但現在不只不殺他,反而擁護他為領袖呢!這就是很大的神跡,但基甸看得出來嗎?這是第一段,是說到神在人心中所行的神跡。而第二段是說到基甸求神跡,基甸所求的,是大自然的神跡。這類神跡,是人容易察覺的;因為大自然的運作,是照著神既定的一般的律而行的。露水是沒有長眼睛的,它要降下來,就降下到各處,不可能只有羊毛是濕的(第一次),而其他地方卻是乾的。因此,若只有羊毛是濕的,其他的地方都是乾的,就明顯是神聽了基甸的要求,是神的插手了。而這插手,就是我們所定義的神跡了。大自然的神跡,我們容易判別,因為違反了一般的律,一定有外力,才可以把這律破壞的。因此,這外力是顯而易見的。然而,人心改變的神跡,我們的解釋,就可以很多了。可以解釋是這人的覺悟,或是這人的主動,而不是神的插手。因為人有自由意志,人就可以隨意而行,我們就比較看不出一定是神的手的干預了。但大自然沒有自由意志,因此,就馬上知道,是神的插手了。

因此,神插手使人跟隨基甸,這是神跡,然而基甸比較看不出來這是神跡,他的信心還是不夠,他要求另外的神跡。因為他不知道,人心的改變,比大自然的神跡,還來得難多了。神既使這麼多的人,都願意聽他的,基甸若有足夠的信心,就應當看得出來,這是神給他的印證,而不必再求印證了。然而,基甸不明白神的作為,他就再求一個明顯的神跡,他就選上羊毛,作為他的印證了。

基甸為何選羊毛,作為神顯神跡的證據呢?因為羊毛是沒有自由意志的,它不會主動的去吸水,一定是神要它吸水,它才會吸的。而其他的地方,沒有吸水,也是神的干預,才會如此的。因此,這神跡就單純得多了,比起神作工在人心上,要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就少得多了。而羊毛的神跡中,有一個既有的大自然的律存在,就是晚上的露水。晚上有露水,是大自然的現象,是因為晚上天氣涼了,空氣中的水分白天本來是飽和的,而晚上溫度下降後,水分的飽和度就降低,就達到露點,而產生露水了。因此,基甸求這神跡的基礎,是在一種大自然的律下而求的。只是,他求的不只是大自然的一般的律,而是神的手作在這律上,干預露水的分佈,這才看得出神的手的干預。

因此,這神跡代表一方面是大自然的律,另一方面是神干預的手。這兩者都要存在,才可以看得出神跡。這代表我們有一般的律,但也有神明顯的干預,而產生與原來的律不一樣的現象。其實神所作的神跡,也是有跡象的,不是無中生有的。祂是把已有的律,使他改變了一下,或是暫時停止,或是加速的進行。在時間點上,或是地方點上,加以改變了。但仍不會大大改變或廢掉神已立的大自然的律的。例如過紅海,神使用大東風吹來,海水一夜就乾了。這在最近的科學中,證明是可以發生的大自然現象。但神卻把時間點,東風的力量等,都改變了平時的常態,就發生了這紅海退潮的現象了。因此,神的神跡,其實也是有次序及規則的,不會沒有法則的。神作工在大自然身上,也是按祂的法則而作的,其實也不會超越祂的法則。譬如神可以使獅子變成羊羔的順服,封住獅子的口,使牠們不致傷害但以理,這仍是在大自然的範圍內的。但神卻不會把獅子變成螞蟻,如此,牠也不能害但以理,然而,這是違反大自然的律的,神不會破壞祂一般的律的。

因此,神跡是神作工在已有的律上,而若作在人身上,也需要人的合作的。這就是基甸選上大自然的一個現象,再求神干預的意義了。第一個神跡,當人求神時,神的回答比人所求的還多。基甸只求羊毛上有露水,但神卻給他滿盆的露水。滿盆的露水在羊毛上,而其他的地方是乾的。這就不能用下面的解釋,來辯駁神的干預了:「因為羊毛是吸水的,故它不易乾,而其他的地方,就都先乾了」。神顯出的,比基甸所求的還多,這就是神要堅固基甸的信心,而作出的手法。

然而基甸還是要求第二個神跡,就是只有羊毛是乾的,其他地方是濕的。若羊毛是吸水的,那應是羊毛濕才對,但這次是相反的現象,就證明果然是神的回應了。這時,基甸的信心,就堅固了。因此,基甸雖然軟弱,但他肯來到神面前,他也肯向神求信心、求堅固,神就藉著各樣的神跡,堅固了他的信心了。因此,是基甸的肯,不是他的能,使神可以用他。因為他雖然信心不夠,但他的肯,就使得神揀選了他,也建造了他,堅固了他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