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

晨更分享:摩五

2010/6/8 mardi 摩五

以色列的問題,是他們不敬拜神。他們敬拜昴星及參星,卻不尋求創造昴星和參星的神(8);他們盼望神給福,因而想望耶和華的日子(18);然而他們卻不知道,耶和華的日子,是對他們審判的日子,而不是降福的日子。他們有宗教的儀式,但卻沒有公平及公義(22-24)。他們的問題是有外表,但卻沒有內心;有口而無心,只注重律法的外表,卻沒有敬畏神的心。而更重要的,是他們無知,他們已經得不到神的喜悅了,但他們仍然是以為自己,可以在耶和華來的日子得福。他們以為神是一定會永遠與他們同在的,因為他們所持的,乃是他們是神的選民。然而選民固然重要,但對神的敬畏才更是重要的。沒有一個敬畏神的心,則外面的律法,是不會使他們得福的。

因此,最要緊的是內面的心,他們失去了這個心,只能維持外面的獻祭。外面的獻祭容易,外面的儀式容易,但裡面的內容是甚麼,這才是重要的。人都比較會維持外面的,外面的可以裝成很好看的,但裡面的卻可以很不一樣的。然而我們應知道,人是看外貌的,但神是看內心的。以色列北國成立時,他們所作的大前題就錯了,他們立了兩隻金牛犢,就以此取代了神的地位。雖然他們也知道有神,但為了使人民不到南國去敬拜,他們就以金牛犢取代了神,這就使他們陷在罪中了。因此,第一步是很重要的,我們敬拜的神,若是加上了自己的想法,那就一定不會討神的歡心的。第一步錯了,就會愈陷愈深,到了最後,他們以為自己是敬拜神的,其實神是不悅納他們的。這就是以色列人的光景,若不從起初的第一步改過來,是沒有機會的。

(5)他們若要尋求神,卻沒有很好的環境,北國到處充斥偶像,而由於這個環境的影響,人很難找得到真正的敬拜。因此,神一方面是希望他們尋求神(6),然而另一方面,他們能尋求神的環境,卻是有限。因此,要真正的尋求神,能得到神的歡心的人,便因著環境的緣故,而變得愈來愈少了。我們若生在一個不公不義的社會,一個只有外表的敬拜,而沒有內心的敬虔的環境,確是對我們很大的攔阻的。

(8)要尋求神是好,但如何尋求也是一大學問。以色列人尋求的,不是創造萬物的真神,而是被造的昴星及參星。人們容易把神所創造的,變成偶像來膜拜,只尋求那出於神的,而不是尋求神的自己。他們也想望耶和華的日子(18),想望是好,但他們的想望,是只想到恩典,而沒有想到審判;他們想到耶和華來,可以幫助他們把仇敵打敗,卻不知道自己也是滿身罪惡,而要為耶和華所懲罰的。他們想望神,不是喜歡與神相交,乃是只想到要神的福。他們不要神,但卻要神的福;他們獻祭的意思,不是為要認識神,親近神,與神相交,而是只想得到神的福。因此,我們的敬拜,是否只要神的福氣,而把神排除在外呢?是否我們有意無意,會在敬拜中希望得福,但不希望得到神,也不希望遵守神的旨意,與神相交呢?

以色列的問題,是全國中失去了公平及公義(7,11-13,24)。一個真敬畏神的人,是一定自然會喜歡公平及公義的,因為神就是公義的神。然而一個獻祭的人民,為何還是沒有公義呢?因為他們雖然獻祭,但卻是遠離神的。一個獻祭的人,還可以是遠離神的嗎?不是只有不獻祭的人,才是遠離神的人嗎?一個不獻祭的人,一定是一個遠離神的人,因為他不遵守神的誡命;然而一個獻祭的人,他可以是一個親近神的人,但也可以是一個遠離神的人。以色列人就是如此的人:他們獻祭是為了得福,他們不是敬拜神,而是敬拜自己的肚腹,他們獻祭不是為了神,而是為了己。那這有甚麼分別呢?獻祭不是遵行神的旨意才做的嗎?獻祭當初可能是為了神,但到了後來,卻變成為了己了。因為到了後來,只有儀式,而忘記了神,只為了自己的福,而不是為了敬畏神了。因此,不是所有有外面的宗教儀式的人,都是敬畏神的人,不能以有否宗教儀式作為判斷,而應是有否行公義公平的事,而作為判斷,一個國家之是否有神也。

北國的以色列人,從一開始就走在錯誤的道路中,以致他們如何努力的做,也是枉然。而且,他們走錯了路,還不知道,還以為可以得神的喜悅,還以為神與他們同在。這是很可憐的光景。我們是否也會如此呢?我們應衡量我們與神的真正關係,而不要被外面的假象騙了,結果是我們與神漸行漸遠時,我們還以為神仍與我們同在呢!這就是以色列人的光景,無知、快要滅亡、遠離神、但卻仍以為強盛、仍不知悔改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