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4/30 samedi 創二十
這一章繼續說到亞伯拉罕的軟弱。原來人的軟弱,是不易去除的,以前的一次已經錯誤了,也差點就失去了妻子了,但亞伯拉罕似乎還沒有從這裡學會了功課。人的軟弱,似乎是成為人的習慣,不易改過的。人有一個缺點,有一個軟弱時,若不是經過神對付,是不易改變的。這是第二次了,同樣的事又再發生了,沒有因為以前的失敗,他就有所改變。原來這軟弱,雖然表面看來,是因為碰到了事情時,才顯現了出來;其實這軟弱,乃是隱藏在亞伯拉罕的心裡很久了,可以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,平時你看不出來,但碰到事情時,才會顯出來的。這是在亞伯拉罕出來時,他就有這個想法了(13)。也就是說,他出來時,雖然在某一方面來說,是有信心的,但在另一方面來說,他卻仍是軟弱的。他雖然相信神會保守他出來的日子,但卻仍是怕自己的妻子,成為他被害的原因。他不相信神的保守,卻要求妻子的保守,也要靠謊言來保守他。但這謊言若保住了他的命,卻會使他失去妻子的。這根本不是完美的想法。人的保護都是如此,得到了某些好處時,卻失去了更多的好處的。由此可見,人是多方面的,人的軟弱,有時自己也不知道,他出來時就已有這軟弱,而神要藉著兩次的教訓,去把這軟弱拿去。
第一次的發生是在埃及,那時撒拉約65歲;這時撒拉已約89歲了。第一次他們的做法,是經過商量過的,因為亞伯蘭認為撒拉容貌俊美,所以主動地商量。這一次,似乎沒有特別的商量,而撒拉已經老了,問題似乎也少了。但這習慣不因撒拉已經老了而改變,他們似乎雖然沒有商量,但卻很自然的把不完全的真理,習慣性地作為他們的真理了(就是半個謊言)。而這個習慣性的謊言,就造成了亞伯拉罕及別人的問題了。第一次事情的發生,沒有使他改變這習慣,他們還是如此的活下去,把半個謊言,成為他們處事的真理,於是這第二次的事情,就是神要對付他們的習慣及軟弱,而不只是外面的謊言了。原來他們有一種軟弱及錯誤,是自己不知道的,也是不易改的,而第二次的遭遇,就是神要對付他們的軟弱,把不對的習慣改掉的。我們是否也常有一些自以為是的習慣,成為我們的軟弱而不自知,而要神把之發掘,把之改掉呢?
亞伯拉罕的第二次,是碰到了一個好的王,而神也讓他兩次都碰到好王,他才可以毫髮無損。不但可以毫髮無損,而且神還讓他得到一些物質的賞賜。然而這仍是危險的,不能再長此下去的。撒拉雖然漸漸老了,這問題也就應會自然消失了,因為愈老危險性就愈少了。然而,神還是讓他在妻子老邁時,把這功課學好,不能讓這不對的習慣,帶到了墳墓中。因此,這一次亞伯拉罕雖然沒有主動商議,但卻已是他們的習慣,而當亞比米勒要把撒拉取去時,亞伯拉罕也沒有攔阻(2),這代表他沒有攔阻別人行壞事,也沒有勇氣去攔阻比他更有力量的人。雖然別人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犯的罪,但亞伯拉罕的不告知,也算是亞伯拉罕的錯。而亞伯拉罕的錯,也險些把別人害了,而且是一個人的謊言,險些把好人也害了,當然,若亞比米勒真的在撒拉身上作甚麼時,亞伯拉罕也更是受害者了。因此,謊言是可怕的,他害了義人,也害了自己,是損人不利己的罪,若不是神插手及憐憫,亞伯拉罕這個軟弱,就成為他不能得到神的應許的原因了。這也是神為何要兩次的對付亞伯拉罕,讓他把心中的軟弱,連根把之除掉之故也。
這件事是亞伯拉罕的錯,為何會讓亞比米勒的人不能生育呢(18)?原來在這個世上,別人的罪也會影響到我們。有時我們遭遇懲罰,是因為自己的罪,也有時是別人犯罪,而影響了我們。然而,這件事上,是神插手了,才把亞伯拉罕及亞比米勒兩人都救了回來。因此,我們要常仰望神的恩典,不能只靠自己。若不是神的恩典,我們有時就會無辜受苦也不知道的。因此,其實這是神恩待亞伯拉罕,也同時恩待亞比米勒。讓他們兩造都不蒙害,祂攔阻了亞比米勒勒的罪,也不讓亞伯拉罕有虧損。他又親自向亞比米勒說話,也讓他知道耶和華是神,讓他有機會認識神,也知道神的公義及能力(可以使人不生育),從而讓他可以過一個更敬畏神的生活,而得到更多的福氣。因此,若有軟弱及錯誤,而可以馬上悔改,則也必會再次蒙神的福氣的。這也是神的恩典,讓人可以從罪中及軟弱中轉回而得福。
我們心中是否有不自知的軟弱呢?我們應讓神光照我們,把之去除,不要讓那些軟弱,跟著我們一輩子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