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4/6 mardi 創五
這一章是接上一章25節後,亞當的另一個家譜。這個家譜,是不同於該隱的家譜的。亞當生了另一個兒子,起名叫塞特,是代替亞伯的(4:25)。因此,亞當的後裔中,有兩個系統,一是該隱的系統,一是亞伯的系統,而亞伯是以塞特作為替代,然而其精神是一樣的,是亞伯的精神。也就是說,有兩條線,一條是自我勞碌,靠自己的力量去建立一個城市(4:17),而且有一些科學的發明(4:20-22)。然而這個系統因為是走自己的路,到了後來,罪惡是愈來愈多,到了第七代的拉麥時,人類兇殺的事就愈來愈多了(4:23-24)。這是代表一個靠己的系統,是遠離神的救恩的系統,至終必遭洪水的毀滅。
亞當的另一個系統,就是亞伯所代表的,這個系統,沿著亞伯以前所行的去行,就是以求告神的名、尋求神的旨意而活(4:26)。他們如亞伯一樣,走在為神而活的道路中,尋求人在墮落後,神所要給人的額外恩典。因此,他們是走與神同行的路(如以諾一樣,22),是按神的啟示而活,要重新得回人類墮落後所失去的。因此,他們這一個系統的特徵,就是求告耶和華的名,與神同行,要恢復神當初造男造女時,神所給他們的樣式(1)。這就是為何在這一章的開始時,作者再次的提到「當神造人的日子,是照著自己的樣式造的」(1)了,目的是要我們知道,這樣式是很重要的,我們有神的形像,而這形像,雖因人的墮落而褪色,然而,人是可以因神的恩典,而重新恢復的。因此,神造人的時候,是把自己的形像,傳給了亞當(1),而亞當在生塞特時,也把這形像樣式,傳給了塞特(3)。這就是代代相傳,把神的形像傳下去,使這形像不致因罪惡而失去了。
因此,這個家譜是說到如何在失敗中恢復,如何因著尋求神、與神同行,而使墮落中的人類,重新拾回神的形像。這也是因為神在亞當犯罪後,已啟示了祂的救恩(3:15,21),犯罪後的人類,便只能靠神的恩典而活,而不是靠人的努力了。因為再多的努力,若是離開神,人就不可能重得神的喜悅的。
這個家譜中,沒有說明有太多屬世的發明,只說明他們可以活多久,也說到生命的延續、生兒育女的記載。所以這個家譜,是注重生命的問題,是說到生命的重要。不代表他們沒有科學,只是他們是以神為目的的,神似乎是他們生活的重心,而不是科學。但當神要挪亞造一隻方舟時,挪亞所完成的方舟,其實是科學的創舉,因為能夠造一隻如此大的方舟,並不是簡單的,一定是要有科學的頭腦的。但這個家譜中沒有提到科學,只提到他們的生命,他們的依靠神。這就說明了,神是他們的科學,有了神就有了科學。方舟如何造,神的啟示一出來,事就成功了,這就是他們的生活原則,是代表他們依靠神,其他神就都會解決了。
以諾是這個家譜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。他是達到了頂峰的人,是代表這家譜中的精華。當一個人的生命,達到與神同行時,他就不必在這個世上了,他就可以得到神的直接救恩了。這是人類墮落後的一線曙光,原來人類因著神的恩典,與神同行後,是可以不見死的。當初神因人犯罪後,所定的懲罰原則中,是規定人要死亡的(2:17;3:19)。而亞當也果然是在以諾活到308歲時死去的。因此,這裡有一個人亞當,他因著犯罪而死去了(當然,犯罪時便死了,這是神對死的定義。只是我們對死的定義,是停止了呼吸才算,這才產生了誤差也),是在以諾308歲時死的;但過了57年後,等到以諾365歲時,以諾竟可以直接升天,而不見死(24)。這是一個對比,表示人犯罪後,是要死亡的;然而有一條路,是可以免死的,就是神的救恩,是一條可以與神同行的路,是神為人開的路。這個家譜中的最大發明,就是發明了一條免死的路,是人類可以在犯罪後,仍然可以直通神去的路,是以諾所發明的。這個發明,比起其他科學的發明,重要得多了,是所有人類的盼望,是人類的新生命的開始。
因此,該隱的族譜中的發明,只是對人的文明及肉體的生活的舒適而已,但亞伯族譜中的發明,乃是一條新的救恩之路,是人在犯罪後,仍可以免去神的咒詛,不致死亡的路。這條路,就是人類真正需要的,是這個族譜所活出來的啟示。不只如此,這個族譜中還有一人,就是挪亞(29-32),他是代表神的拯救。對於以諾可以直接升天是很好的,但對於大部分的人,他們沒有這機會,但神還預備了一隻方舟,就是代表神的拯救,耶穌的救贖,是只要願意的人,都可以得著的。這就是神所為人類所預備的全備救恩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