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1/23 samedi 伯一:1-12
約伯記是說到約伯這個人對苦難的經歷,神覺得約伯是完全人,神為了要賜更多的福給他,神就把苦難賜給他,使他藉著苦難得以更加完全,使他在苦難中,更加明白神的心意,也更可以抓住神、親近神、以及認識神。從人看來,這場苦難是無緣無故的,因為像約伯的這個人,是天上有、地上無的義人,但義人卻仍遭苦難,且這次的遭苦難,是因為他的義,不是因為他的惡。所以,約伯不明白,他的四個朋友也不明白。人試著找苦難的原因,人試著用道理去了解一切的事,然而似乎有一些事,不是道理所可以明白的。因為這一場苦難,似乎是很特殊的,不是遵行一般世間的律,而是神特別的計劃,是神特別給約伯的福。也只是給約伯一個人,而不是給所有的人,因為只有約伯配得這樣的福。只是人間不很明白這種特殊的福,認為苦難一定是禍,而絕對不可能是福。因為我們沒有「苦難可以是福」的觀念。因此,要解釋這場苦難的原因,便無從下手了,因為我們最先的大前題便錯了。我們認為苦難一定不是好的東西,於是我們就不能解釋這場大苦難了。
原來苦難不只可以用來對惡人的懲罰,它也可以用來作為使義人更義、使義人更完全的工具。苦難本身可以是神很重要的工具,它既可以用以懲罰惡人,但也可以使義人得益處的。我們必須要有這個觀念,才可以明白苦難的意義。若我們只認為,苦難一定是給惡人及犯罪的人的,那我們便只在這個領域中兜圈子,至終一定找不到答案的了。
約伯四個朋友就是這樣。他們先是認為約伯一定是犯罪,才遭遇這麼大的苦難。因為約伯的苦難,似乎也是空前絕後的,這似乎更可以證明,一定是約伯犯了很大的罪,才會如此的。約伯的朋友,絕對不會想到,苦難原來是福氣,苦難原來是神為了賜福給約伯,而作出的前奏曲,是為了給他更大的福氣而預備的呢!若不是神的啟示,這是我們永遠想不到,這麼大的苦難,卻是另一個祝福的開始的。
然而,苦難若要變成祝福,還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的,必須是一個完全倚靠神的人,他才可以真得到苦難所帶來的福。因為如此大的苦難,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受得了、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因而親近神,倚靠神而得到更大的福的。只有如約伯這種真正的義人,才配得上這種特殊的福的。因為神知道他在苦難中不會跌倒,反而會更加認識神,所以神才會把這種特殊的福給他的。神不會無緣無故把這種特殊的福,給每一個人的。神是經過衡量過後,祂細心觀察過了,就以祂的預知的能力,把這更大的福,特殊的福,要賜給約伯。因為祂知道他可以受得了,也知道他可以從其中而得福。
因此,神是把這特殊的福賜給約伯,因為祂知道他可以藉此而更完全,祂也要藉此而把他磨練成更完全的人。故此,不是神要把禍給約伯,乃是要把更大的福,一般人不能得到的福而給他。原來苦難的興起,對某些人來說是禍,但對敬畏神的人而言,卻會是福氣。神知道約伯配受這福氣,才細心的量給他,使他得這種從苦難而得到的完全的福,去給他的。因此,我們若不配得這福,神也不會給我們的。約伯記是說到一個從完全到完全的人;是說到從地上的完全,到天上的完全的人;是說到從法律的完全,到生命的完全的過程。因為約伯是一個完全的人,所以神要把之作成一個更完全的人。這是神的真正心意,而不是因為神「偶然」不小心,與撒但對話後的後果。乃是神細心觀察後,知道約伯配受更大的福,祂要把永恆的福賜給他,把經過復活而得到的生命給他,讓他得到死而復活的生命,才利用撒但而給他的的,其實這是神設計給他的恩典。因此,我們應視約伯的苦難,是神量給他的恩典,雖然其外表是以可怕的苦難來包裝的,但其內卻是神的恩典。只是撒但看不出來,而我們也看不出來,這是我們為何常為約伯喊冤之因,因為我們以為這是極大的災難,而不認為是極大的恩典也。
從屬世的角度來看,這確不是恩典,這是災難。但從屬靈的角度來看,是神要把約伯一切屬世的所有,更新成為屬靈的所有。他的孩子是死而復生;他末後所得的,是復活的生命的代表,他重得他的孩子及財產,但這時他所有的,是復活的生命,是更新的生命。是把本來是屬世的,變成是屬靈的;本來是肉體的,成為復活了的生命。這是神更深的一層工夫,是神覺得約伯不應只得到屬肉體的福,而應得到更深的屬靈的福,因而利(使)用撒但,而完成祂的更美的旨意的一篇書。
撒但是利用苦難來打擊我們,希望藉此而把人擊敗;但神是利用苦難來造就我們,希望藉此而把福氣給我們。因此,苦難可以使人跌倒,也可使人更愛神,這就端看我們在苦難中的態度,是否更加倚靠神,更親近祂而得福了。當我們明白了苦難的意義時,我們或會更加的懂得,如何在苦難中親近神,而得到更大的福氣。我們永不要在苦難中埋怨神,棄掉神,這是撒但很想我們作的事(11),然而神卻是希望藉著苦難,把我們更拉向神,而得到祂更大的福呢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